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魏橋創業智慧化科技化創新 引領行業全面升級改造

媒體記者在魏橋鋁電600千安鋁電解槽生產線參觀採訪

諾大的生產線僅有一名員工值守

魏橋紡織鄒魏三園二紡智慧化緊密紡工廠生產線

魏橋紡織鄒魏三園二紡智慧化緊密紡工廠車間頂部

大眾網濱州7月7日訊培育新動能, 改造傳統動能, 圍繞打造家紡紡織和高端鋁業千億級產業集群,

魏橋創業集團開啟智慧化、科技化改造升級, 紡織板塊加快紡織智慧設備改造進度, 逐步實現了設備、過程、管理和產品的智慧化, 提高了產品品質和檔次。 高端鋁業板塊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延伸, 提高了我國鋁電解整體技術水準和國際競爭力。

智慧化改造升級, 魏橋紡織車間實現熄燈生產

7月4日下午, 在魏橋紡織鄒魏三園二紡智慧化緊密紡工廠偌大的車間裡, 只有寥寥數人, 整個工廠生產情況在廠總控平臺前一目了然。 "這條投資3億元建設的12.5萬紗錠智慧化緊密紡工廠, 全部選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智慧紡紗設備, 可實現'生產全程自動化'、'控制系統智慧化'、'線上監測資訊化',

生產過程保持高度連續性, 不僅節省了六分之五的人力, 成紗品質進一步穩定和提高, 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鄒魏三園二紡智慧化紡紗廠副總經理卜曉霞介紹。

據瞭解, 該生產線生產軌道長達35公里, 是國際上第一條相容紙箱包裝和無人自動縫包兩種模式的自動包裝生產線。 其中粗紗工序全部採用粗細聯合智慧粗紗機系統, 粗細聯軌道輸送為自動模式, 細紗機紗架全部被粗細聯軌道取代, 細紗機換紗採用"整排換紗"模式, 整個專案實現了粗細絡包聯, 粗細聯生產線可以實現從一樓到二樓的自動輸送, 解決了粗紗跨樓層輸送的難題。 筒紗輸送包裝工序選用智慧包裝物流系統, 該系統實現了整個流程無任何人工直接參與模式,

是真正的無人智慧包裝輸送系統。

這個智慧化分廠是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個試驗工廠, 也是魏橋紡織智慧化改造的開端。 除了進行智慧化改造, 鄒平的棉紡織企業還向土地集約, 高附加值要效率。 為節約利用土地, 魏橋紡織是國內第一家把紡紗、織布放在三層與五層樓上的企業。

科技創新, 魏橋鋁電600千安電解槽排放達歐盟標準

魏橋鋁電有限公司600千安鋁電解槽的生產線依託科技研發解決了行業內技術難題。 走進魏橋鋁電有限公司600千安鋁電解槽的生產線, 一塵不染的安靜車間, 聞不到煙氣的味道, 看不到飄浮的粉塵。 從2014年12月投產, 一直到目前, 這條生產線始終保持電解槽生產系列全球容量最大的"霸主地位"。

600千安鋁電解槽的研發意向從2009年開始,直至2014年底竣工投產,全程參與專案的研發設計的東北大學設計研究院從2010年起通過無數次的數值模擬克服重重技術難關,破解了材料力學、磁場、熱場等專案運行中遇到的關鍵性技術難題。據瞭解,同樣是年產30萬噸鋁,魏橋鋁電600千安電解槽生產線是186個電解槽,換做400千安生產線則需要288個電解槽,企業排放標準減少70%以上,占地、用工等方面同樣具有明顯優勢。從2014年投產以來,該目運行平穩,技術日趨成熟,提高了我國鋁電解整體技術水準和國際競爭力,對原鋁冶煉企業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

在2015年6月5日舉行的魏橋鋁電"NEUI600KA級高效鋁電解槽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應用"專案成果鑒定會上,包括多位院士在內的國內頂級鋁產業專家團隊一致認定:該項目的排放標準已達到歐盟標準,項目的環保技術達到了全世界同行業最好。從2014年投產以來,魏橋鋁電600千安電解槽項目運行平穩,技術日趨成熟,提高了我國鋁電解整體技術水準和國際競爭力,對原鋁冶煉企業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

600千安鋁電解槽的研發意向從2009年開始,直至2014年底竣工投產,全程參與專案的研發設計的東北大學設計研究院從2010年起通過無數次的數值模擬克服重重技術難關,破解了材料力學、磁場、熱場等專案運行中遇到的關鍵性技術難題。據瞭解,同樣是年產30萬噸鋁,魏橋鋁電600千安電解槽生產線是186個電解槽,換做400千安生產線則需要288個電解槽,企業排放標準減少70%以上,占地、用工等方面同樣具有明顯優勢。從2014年投產以來,該目運行平穩,技術日趨成熟,提高了我國鋁電解整體技術水準和國際競爭力,對原鋁冶煉企業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

在2015年6月5日舉行的魏橋鋁電"NEUI600KA級高效鋁電解槽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應用"專案成果鑒定會上,包括多位院士在內的國內頂級鋁產業專家團隊一致認定:該項目的排放標準已達到歐盟標準,項目的環保技術達到了全世界同行業最好。從2014年投產以來,魏橋鋁電600千安電解槽項目運行平穩,技術日趨成熟,提高了我國鋁電解整體技術水準和國際競爭力,對原鋁冶煉企業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