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新牡丹畫派創始人王繡:續寫洛陽牡丹傳奇的女人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鄭州人民廣播電臺和中華網專訪王繡)

提到洛陽, 人們自然會想到龍門石窟, 會想到洛陽牡丹。 每逢洛陽花會舉辦的日子,

如織的遊人湧入這座有著4000餘年歷史的古城, 只為一睹國色牡丹的雍容之態。 白居易賦詩描畫牡丹盛開時節的景象, 說“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這一狂就是幾百年。 與牡丹花開時節的短暫“若狂”相比, 新牡丹畫派創始人王繡對於牡丹的熱愛, 應該算得上是“癡狂”了。

王繡與洛陽牡丹的結緣多少有些偶然。 王繡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系, 1968年參加工作來到洛陽, 自己的根也就紮在了洛陽, 一呆就是49年。 回憶起大學期間對於牡丹的印象, 她說:“在大學學習期間, 我就有了很不錯的繪畫功底, 但是卻從未想過會與牡丹結下這麼深的情緣。 當時生活中各種牡丹元素的裝飾品、日用品隨處可見, 牡丹畫作也見過不少,

我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牡丹。 那個時候, 牡丹雖然被眾人稱頌, 但卻引不起自己的興趣來, 我喜歡的還是油畫。 ”

(洛陽牡丹圖片來自網路)

到了洛陽, 見到牡丹, 王繡才頓感劉禹錫在《賞牡丹》中所言非虛, 真是“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我是在到洛陽的第二年才見到真正的牡丹花開的, 看到它們那麼大朵大朵地開著, 那麼雍容, 那麼華貴, 一時之間都讓我有些不知所措了, 分不清它們到底是畫工筆下的畫作, 還是真實的花朵。 ”

“我覺得凡是在藝術方面有所成就的藝術家, 那一定是有著非常深厚的生活基礎。 就我個人來說, 如果當初沒有到洛陽來工作, 沒有見到牡丹, 那麼今天我也就不會取得這些成績。 ”王繡這樣看待自己之所以會在牡丹繪畫上有所成就的原因。 從1970年開始畫牡丹, 王繡憑藉著自己在學校打下的繪畫功底, 再加上不斷地進行寫生創作, 漸漸抓住了牡丹的神韻與風姿。 1985年, 在當地市領導和單位領導的鼓勵與支援下, 王繡將首次“個人牡丹畫專題展”辦在了自己工作的洛陽博物館,

當時恰逢第三屆牡丹花會。 作為洛陽當地藝術家首次在洛陽舉辦的牡丹專題畫展, 王繡的畫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60幅牡丹主題畫作被收藏者搶購一空, 其中多為日本人。

(王繡畫作)

畫展的成功讓王繡一下子對繼續進行牡丹創作有了信心,

她也開始陸陸續續在洛陽當地和其他地方舉辦大小規模不等的畫展, “當時我還兼任著洛陽市博物館的副館長, 伴隨著牡丹花展的成功, 我們也將洛陽的文物展帶到了廣東、福建, 韓國、日本、歐洲等地。 ”一個個在各地舉辦的展覽讓洛陽市博物館抱得大名, 洛陽市博物館先後獲得“全國十大地縣級優秀博物館”、“全國十大文物精品展”等榮譽稱號。

更好地傳播洛陽牡丹文化是王繡創作牡丹畫作的不竭動力。 在自己不斷精進牡丹創作的同時, 王繡還兼任了洛陽美協主席, 把牡丹畫作創作心得傳授給眾多學生。 一開始在洛陽當地進行講學, 到了後來, 王繡還把講學活動辦到了日本、韓國等地。 “洛陽當地的農民牡丹畫作也開始漸漸形成一定的規模,在領導的授意下,我開始組織一些專家對農民畫家進行專業指導。牡丹畫作對于這些農民來說就是一種增收的手段,當時有句話說得很形象‘一張畫,一畝田’。”

(王繡畫作)

讓王繡感到欣慰的是,她的畫作還被當作河南省、洛陽市的代表性禮品贈送給國際友人。在她的影響下,洛陽市,乃至全國形成了很多牡丹主題繪畫的組織。王繡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眾多藝術家的牡丹繪畫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繡與洛陽牡丹就這樣相互成就著。王繡因畫洛陽牡丹而名揚天下,洛陽牡丹因王繡的畫而聲名遠播,古都洛陽與洛陽牡丹成為世界知名的文化名片。同時,王繡還通過自己的創作和教學而改變並改善了整個洛陽文化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狀態。

“洛陽牡丹王”也就漸漸成了一頂戴在王繡頭上的桂冠。

人物簡介:

王繡,女,新牡丹畫派創始人、中國美協會員、洛陽博物館名譽館長、洛陽美協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作品入選第二屆當代中國花鳥畫展、《姚蕙傳粉》入選首屆全國中國花鳥畫展,《牡丹圖》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中國當代牡丹書畫藝術大展”等。多次參加全國及省級大展,並獲獎。其美術作品由國家文化部選送泰國國王行宮“淡浮院”陳列並收藏;並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印度、新加坡、法國等國家元首。部分作品被故宮博物院、釣魚臺國賓館、日本、韓國等博物館陳列並收藏。

出版有《洛陽漢代彩畫》、《牡丹雅韻―王繡牡丹繪畫精品》、《中國牡丹畫技法大全》、《洛陽文物精粹》等畫冊。曾多次參加國內外繪畫展覽,並應邀出訪國外舉辦展覽和講學。

文並攝/楊紅軍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華網)

“洛陽當地的農民牡丹畫作也開始漸漸形成一定的規模,在領導的授意下,我開始組織一些專家對農民畫家進行專業指導。牡丹畫作對于這些農民來說就是一種增收的手段,當時有句話說得很形象‘一張畫,一畝田’。”

(王繡畫作)

讓王繡感到欣慰的是,她的畫作還被當作河南省、洛陽市的代表性禮品贈送給國際友人。在她的影響下,洛陽市,乃至全國形成了很多牡丹主題繪畫的組織。王繡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眾多藝術家的牡丹繪畫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繡與洛陽牡丹就這樣相互成就著。王繡因畫洛陽牡丹而名揚天下,洛陽牡丹因王繡的畫而聲名遠播,古都洛陽與洛陽牡丹成為世界知名的文化名片。同時,王繡還通過自己的創作和教學而改變並改善了整個洛陽文化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狀態。

“洛陽牡丹王”也就漸漸成了一頂戴在王繡頭上的桂冠。

人物簡介:

王繡,女,新牡丹畫派創始人、中國美協會員、洛陽博物館名譽館長、洛陽美協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作品入選第二屆當代中國花鳥畫展、《姚蕙傳粉》入選首屆全國中國花鳥畫展,《牡丹圖》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中國當代牡丹書畫藝術大展”等。多次參加全國及省級大展,並獲獎。其美術作品由國家文化部選送泰國國王行宮“淡浮院”陳列並收藏;並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印度、新加坡、法國等國家元首。部分作品被故宮博物院、釣魚臺國賓館、日本、韓國等博物館陳列並收藏。

出版有《洛陽漢代彩畫》、《牡丹雅韻―王繡牡丹繪畫精品》、《中國牡丹畫技法大全》、《洛陽文物精粹》等畫冊。曾多次參加國內外繪畫展覽,並應邀出訪國外舉辦展覽和講學。

文並攝/楊紅軍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華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