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作家常德行暨長篇小說《百年不孤》研討會在常德舉行

新湖南用戶端7月8日訊(李寒露 李璞)7月8日, 由湖南省作家協會、湖南文藝出版社和中共常德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長篇小說《百年不孤》研討會在常德柳園錦江酒店舉行。

研討會由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王躍文主持, 常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作協副主席胡丘陵致歡迎詞, 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兼常務副主席龔愛林、湖南文藝出版社社長曾賽豐、湖南文藝出版社副社長兼《百年不孤》責任編輯龔湘海出席並講話。

長篇小說《百年不孤》由常德作家陶少鴻創作, 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今年初在北京首發之後, 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作品講述了鄉村知識份子岑國仁的百年人生遭際, 塑造了一個歷經百難而善心不改, 熱衷於修身積德, 自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最終成為一個德高望重者的獨特的文學形象, 既再現了百年歷史風雲, 也頌揚了歷久彌新的善德精神,

更展現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不可磨滅的文化魅力。

與會者認為, 該小說故事性強, 關注點新, 藝術性高, 思想性足, 緊扣傳統文化和良善道德精神, 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具有獨特文本意義的作品。 其中,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瀋陽師範大學教授賀紹俊說,

小說不僅塑造了典型的鄉紳形象, 而且寫出了鄉紳身上所有的文化基因是儒家文化的“德”, 無論是作品的思想深度, 還是其現實主義的文學表現, 都稱得上是近些年來難得的文學收穫。 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聶茂認為, 少鴻創造性地建構了一處意味深刻、思想豐厚的藝術場域, 既揭示出中國傳統鄉紳文化遺存的傳統美德在歷史沉浮中的重要意義, 也向讀者傳達出“向善”、“守德”等優秀文化資源對於豐富人類精神世界的獨特價值。

湖南文理學院教授、《武陵學刊》主編張文剛認為, 該小說立足於人物的心性稟賦和道德操守, 以時間的推移和人物的性格、命運為經緯, 生動地勾畫了幾代人的心靈歷程和命運旅程,

其溫度、厚度和高度, 與我們今天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建設和生態建設相契合。 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岳陽市文聯主席余三定覺得, 作品通過一個家族的繁衍發展折射出了中國特別是湖南近百年的歷史變遷、社會發展, 能讓我們從中領悟到社會、人生的規律與哲理。

作者少鴻發表感言。 他說, 自己從1977年發表處女座至今, 已有40年的寫作生涯。 《百年不孤》是從他母系長輩的家族故事生髮而來, 這個題材在他心中醞釀了幾乎一輩子, 它包含了他對歷史、社會、人性以及傳統文化的長期思考和真實想法。 《百年不孤》的寫作不光讓他了卻了心願, 釋放了自我, 安妥了內心, 還是一個極其愉悅的享受過程。

會上, 還有著名作家、評論家付秀瑩、李國平、王春林、劉恪、劉頲、陸梅、劉起林、馬笑泉、李魯平、蔡家園、餘三定、余豔、聶茂、晏傑雄、王涘海、夏子科、郭虹、黃聲波、楚夢、王璐瑩等參加研討。 《文藝報》《文學報》《長篇小說選刊》《小說評論》《芙蓉》《創作與評論》《長江文藝評論》等文藝報刊負責人出席了研討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