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先生在黑板上寫了一聯,郭沫若隨口對出,先生聽後大喜,大家免受責罰

對聯, 又稱楹聯, 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古往今來有各種名聯妙對, 內容涉及名山大川、歷史古跡、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等。 在以前的時候, 私塾先生經常出對聯來考查自己學生的才智, 所以有很多關於老師與學生之間對聯的趣事。

郭沫若, 原名郭開貞, 字鼎堂, 他是我國著名詩人、歷史學家, 從小就擅長對對聯。

郭沫若自幼聰穎過人, 有一次, 讀私塾的他與幾位同學跑到學堂後的寺廟裡, 偷老和尚種的桃子。 事後, 和尚找到先生, 要求懲罰這些淘氣的孩子。

上課了, 先生板著面孔, 手拿戒尺, 對偷桃子的行為嚴厲地訓斥一番。 先生逐個追問學生, 可大家都不敢吱聲, 誰也不承認。 於是, 先生出了一條挖苦學生的上聯:

昨日偷桃鑽狗洞, 不知是誰?

“這是一副上聯, ”先生指著黑板對孩子們說, “誰要對出了下聯就可以免罰。 ”

郭沫若聽罷, 心裡不再緊張, 思忖片刻, 脫口答道:

他年攀桂步蟾宮, 必定有我!

古代文人常把“攀桂步蟾宮”比喻考中狀元, 形容大有作為。 郭沫若對答的下聯一語雙關:昨天偷桃子的有我, 將來出類拔萃的也有我。

先生一聽, 驚喜不已, 接著鄭重宣佈:“由於郭鼎堂的下聯對得好, 偷桃子的事情不再追究, 但是, 不准再犯!”

先生以對聯來為難學生, 既起到了懲戒作用, 又從側面考查了學生的聰明才智, 著實是一件有趣之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