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精細動作的培養,玩轉指尖上的學問

繼大運動訓練(點擊可查閱大運動訓練)文章推送以後, 身邊很多寶媽們又開始想知道精細動作是如何訓練的?

這回我還真是更有話語權了, 因為我家寶貝的精細動作發育曾經相對較遲, 為此我嘗試了不少訓練方法, 今天就和大家來分享一下吧。

精細動作是什麼?精細動作多為小肌或小肌群的運動, 在全身大肌發育後迅速發育。 手和手指的動作, 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都屬於精細動作, 如抓放、手指對捏、模仿畫畫、書寫等。

精細動作的發育順序

新生寶寶:會反射性地抓住放入手中物品;

1-3月齡:開始注意自己的小手;會吸吮手指和玩自己的小手;

4-6月齡:能有意識地握物;將抓住的物品送入口中;會撕紙;會將蓋在臉上的布扯掉;

7-9月齡:能將物品從一隻手轉移至另一隻手;會拿玩具互相敲擊;會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撿取東西;

10-12月齡: 會把物品放入容器中或取出來;會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顆粒;塗鴉時,

能留下筆道;

13-18月齡:可以模仿著劃橫道和豎道;能夠用積木搭一些矮矮的塔;

19-24月齡:會捏橡皮泥;會串珠;

25-30月齡:會用積木搭一些具有空間感的物體;可以進行有控制地畫畫;

31-36月齡:能將折紙折成三角形、正方形等;會畫一些簡單的圖形和填色。

精細動作如何訓練?

精細動作的訓練有助於寶寶發展動手能力, 也是為了將來寶寶能擁有一雙巧手, 為實現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打下基礎。

1-3個月階段

寶貝快出月子的時候, 寶媽們可以試著幫寶寶把他的小手放到他嘴邊吃,

這不但對寶寶有安撫作用, 而且也是最早精細動作訓練的一種方式。

新生兒出生後, 很多媽媽為了防止寶寶抓撓, 而給嬰兒帶上保護手套, 殊不知寶寶自己揮動拳頭, 自己玩手是件多麼快樂的事情, 大人也可以通過刺激寶寶的手心促進寶寶抓握反射。

這個階段我給寶寶準備了可手抓的布制玩具, 每一面的觸感和形狀不一樣, 促進寶寶感官知覺的發展。

3個月左右的時候, 提供給寶寶一些她能夠抓握的玩具。 比如:bb棒和各種牙膠, 來練習寶寶的主動抓握能力和手臂控制能力。 (所謂手臂控制能力, 就是把牙膠準確放入口內的能力。 )

PS. 這裡分享一個小經驗,在寶寶還無法把牙膠準確送入嘴裡之前,建議購買柔軟一點、輕巧一點的牙膠,我最初購買的是搖鈴式牙膠,寶寶在練習時,搖鈴部分經常會打到自己的臉、甚至眼睛。

4-6個月階段

寶貝已經開始慢慢活躍起來,健身架成了這個時期最好的玩具,寶貝小手可以抓上面吊著的物體,腳丫也可以一起參與運動。

寶媽們還可以和寶寶玩“躲貓貓”的互動遊戲:用一塊布(寶寶口水巾即可),擋住自己的臉,然後掀開布的同時對寶寶說“喵”,寶寶總是會開心得咯咯樂,這個遊戲絕對是個經久不衰的互動遊戲。

寶寶在玩“躲貓貓”遊戲的過程中,他的精細動作也會有所發展。大一些了,寶寶會在我用布擋住臉的時候伸手抓我的布,再後來,我索性把布蒙在她自己的臉上,她自己會掀開後看著我樂,現在她已經是那個蒙面說“喵”的主角了。

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蟲蟲飛”(也有叫逗逗飛)遊戲,也是鍛煉寶寶手眼協調能力和手指精細動作的好遊戲,媽媽和寶寶兩指相對,點兩下(蟲蟲),然後再將手指拉開(飛)。

7-9個月階段

積木是每個寶寶都必不可少的玩具之一,最初她一隻手抓完另一隻手再抓,慢慢自然學會了兩手交換物品。

我們平日會有意識地做兩個積木敲擊的動作,沒多久她就能輕鬆get這項新技能,從此敲擊樂(各種物體的敲擊)會經常在家中迴響…

關於撕紙,我記得很清楚,我家寶寶7個月的時候,撕紙倒是“自學成才”的。

PS. 突然有一天,我家寶寶抓著一張毛爺爺就是不放手,緊接著就給我們表演了一張毛爺爺變“兩張”的魔術(此處求我的心裡陰影面積),土豪可忽略此段,否則請看好自己的錢包吧。

寶寶八個月的時候,我給寶寶買了第一次零食——嘉寶星星泡芙,我的目的很簡單——讓她練習捏小東西。

我發現寶寶捏小泡芙時,捏半天才能抓起來,放到嘴裡時,更是整只手都放進去,才能吃到食物。和同齡的寶寶一起吃泡芙,人家吃3個她才吃1個!當時我覺得寶寶精細動作發展和同月齡的孩子相比有點慢,還是有點著急的。

但是經過每天的堅持練習,還是看到了寶寶的進步,我也算安下心來,每個孩子的大運動或精細動作發育會有所差異,早一些或晚一些不能代表什麼,有目的的訓練可以説明寶寶這方面的發展。

PS:不想讓寶寶吃此類零食的話,這個階段可以把水果切塊讓寶寶練習自己抓握著吃(做好洗衣服的準備哦~~)。

10-12個月階段

寶貝10個月時,可以開始學著把積木放入盒子裡。記得當時,我一遍一遍地給寶寶演示,她就是無動於衷。

快11個月的時候自己突然會主動把積木放到盒子裡(看來又是我心急了),其實家長只要耐心演示,不必在意寶寶當時的反應如何,總有一天孩子會模仿你的行為(這一點不僅體現在精細動作訓練方面,而是貫穿整個育兒過程的)。

在這個月齡,寶媽們可以給寶寶買一塊磁力畫板,讓寶寶在滑板上多多塗鴉,有利於寶寶感受自己對握筆的控制力。

寶寶握筆的能力直接影響到將來握勺子自己吃飯的能力,所以要讓寶寶多玩多練習,手部抓握和控制能力才能發展得更好。

如今我的寶貝已經16個月了,她原先在精細動作方面稍微落後,到現在,給她玩畫板,她自然會慢慢開始塗鴉;給她玩積木,她會壘砌一定高度的小塔;吃飯的時候,讓她慢慢接觸勺子,她自然就開始了握、盛、送入嘴裡的練習…

成長的道路有時候就是這麼讓你驚喜不斷。除了我們刻意的訓練之外,很多技能寶寶都是通過模仿和玩玩具時慢慢領悟的,家長不必操之過急。

給各位寶媽們提個醒,不要像我曾經那樣,拿自己的孩子和身邊的“牛娃”比,更不要因為孩子做不到你的要求而批評他,接納和鼓勵永遠是最好的引導。

PS. 這裡分享一個小經驗,在寶寶還無法把牙膠準確送入嘴裡之前,建議購買柔軟一點、輕巧一點的牙膠,我最初購買的是搖鈴式牙膠,寶寶在練習時,搖鈴部分經常會打到自己的臉、甚至眼睛。

4-6個月階段

寶貝已經開始慢慢活躍起來,健身架成了這個時期最好的玩具,寶貝小手可以抓上面吊著的物體,腳丫也可以一起參與運動。

寶媽們還可以和寶寶玩“躲貓貓”的互動遊戲:用一塊布(寶寶口水巾即可),擋住自己的臉,然後掀開布的同時對寶寶說“喵”,寶寶總是會開心得咯咯樂,這個遊戲絕對是個經久不衰的互動遊戲。

寶寶在玩“躲貓貓”遊戲的過程中,他的精細動作也會有所發展。大一些了,寶寶會在我用布擋住臉的時候伸手抓我的布,再後來,我索性把布蒙在她自己的臉上,她自己會掀開後看著我樂,現在她已經是那個蒙面說“喵”的主角了。

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蟲蟲飛”(也有叫逗逗飛)遊戲,也是鍛煉寶寶手眼協調能力和手指精細動作的好遊戲,媽媽和寶寶兩指相對,點兩下(蟲蟲),然後再將手指拉開(飛)。

7-9個月階段

積木是每個寶寶都必不可少的玩具之一,最初她一隻手抓完另一隻手再抓,慢慢自然學會了兩手交換物品。

我們平日會有意識地做兩個積木敲擊的動作,沒多久她就能輕鬆get這項新技能,從此敲擊樂(各種物體的敲擊)會經常在家中迴響…

關於撕紙,我記得很清楚,我家寶寶7個月的時候,撕紙倒是“自學成才”的。

PS. 突然有一天,我家寶寶抓著一張毛爺爺就是不放手,緊接著就給我們表演了一張毛爺爺變“兩張”的魔術(此處求我的心裡陰影面積),土豪可忽略此段,否則請看好自己的錢包吧。

寶寶八個月的時候,我給寶寶買了第一次零食——嘉寶星星泡芙,我的目的很簡單——讓她練習捏小東西。

我發現寶寶捏小泡芙時,捏半天才能抓起來,放到嘴裡時,更是整只手都放進去,才能吃到食物。和同齡的寶寶一起吃泡芙,人家吃3個她才吃1個!當時我覺得寶寶精細動作發展和同月齡的孩子相比有點慢,還是有點著急的。

但是經過每天的堅持練習,還是看到了寶寶的進步,我也算安下心來,每個孩子的大運動或精細動作發育會有所差異,早一些或晚一些不能代表什麼,有目的的訓練可以説明寶寶這方面的發展。

PS:不想讓寶寶吃此類零食的話,這個階段可以把水果切塊讓寶寶練習自己抓握著吃(做好洗衣服的準備哦~~)。

10-12個月階段

寶貝10個月時,可以開始學著把積木放入盒子裡。記得當時,我一遍一遍地給寶寶演示,她就是無動於衷。

快11個月的時候自己突然會主動把積木放到盒子裡(看來又是我心急了),其實家長只要耐心演示,不必在意寶寶當時的反應如何,總有一天孩子會模仿你的行為(這一點不僅體現在精細動作訓練方面,而是貫穿整個育兒過程的)。

在這個月齡,寶媽們可以給寶寶買一塊磁力畫板,讓寶寶在滑板上多多塗鴉,有利於寶寶感受自己對握筆的控制力。

寶寶握筆的能力直接影響到將來握勺子自己吃飯的能力,所以要讓寶寶多玩多練習,手部抓握和控制能力才能發展得更好。

如今我的寶貝已經16個月了,她原先在精細動作方面稍微落後,到現在,給她玩畫板,她自然會慢慢開始塗鴉;給她玩積木,她會壘砌一定高度的小塔;吃飯的時候,讓她慢慢接觸勺子,她自然就開始了握、盛、送入嘴裡的練習…

成長的道路有時候就是這麼讓你驚喜不斷。除了我們刻意的訓練之外,很多技能寶寶都是通過模仿和玩玩具時慢慢領悟的,家長不必操之過急。

給各位寶媽們提個醒,不要像我曾經那樣,拿自己的孩子和身邊的“牛娃”比,更不要因為孩子做不到你的要求而批評他,接納和鼓勵永遠是最好的引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