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人發明的空調房,集齊三大神器方能使用,製作手藝如今已失傳

中國人智慧超群, 這是眾所周知的, 但到底聰明到啥程度?讓小編來告訴你。 據史料記載, 早在西周時期, 貴族的家裡就已經開始出現冰窖了。

奴隸們在冬天時鑿挖冰塊, 放進冰窖裡保存起來, 等夏天時冰點西瓜、冰水之類的, 那清涼勁, 甭提多爽了。 而到了隋唐時, 出現了一種叫做飲子的冰鎮飲料。

據史料記載, 每當知了喧囂不已的時節, 商人們會從印度販運一種類似于薄荷葉的草本植物到揚州。 當地人將此植物洗淨、搗碎, 再榨出綠色的汁液。 然後將其與水以5比1的比例混合, 放在冰窖裡冰上幾天, 拿出來喝, 其口感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碳酸飲料。

但是此物有個副作用, 據說人如果喝多了會產生亢奮感, 俗稱精蟲上腦。 所以此物只是盛行了二三十年, 且局限於揚州附近。 到了清朝末年, 一種被稱為荷蘭水的飲料出現在了市面上, 並很快風靡帝都, 據說此物便是後來可口可樂等碳酸飲料的老祖宗。

各位, 小編為何要先講這種冰鎮飲料的製作技術?因為它是後世製作空調房的靈感之源。 據史料記載, 先秦時期人們已經會製作一種叫窟室的空調房。 其方法簡單粗暴, 就是在房間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塊, 然後讓人用扇子扇, 以使冷氣流動。 冰塊融化後的水則會被收集起來, 由僕人拿來撒在房間的地上, 每隔一個時辰撒一次。

此種方法耗費較大, 製冷效果一般。 所以一般只有王思聰或者李剛的兒子們之流才能享用。 先秦老百姓要納涼, 還是只能拿把扇子, 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

但請各位注意, 正是這種窟室, 給後世真正的空調房提供了技術支援。 據史料記載, 漢代時, 古人已能造出既製冷, 又全自動的空調房了, 當時的人稱之為溫調殿。 有專家考證, 說這其實就是一間小屋, 一般由竹子搭建而成。

其中用來組成四面牆壁的竹子被挖成了中空, 以方便流水。

屋頂開有許多溝槽, 水從屋頂溝槽中流下, 順著竹子一路向下, 並在屋旁被收集起來, 由筒車將其運至屋頂, 如此循環往復。 在此過程中, 多餘的水會沿著屋脊往下落, 形成一道獨特的水簾, 所以唐代時也有人戲稱其為水簾洞。

各位,此物只見於《天工開物》一書,但作者介紹得也不是很詳細,所以小編也只能說個大概。至於其中很多細節,如今已無從考證,換句話說,其製作手藝如今已失傳。但根據小編的描述,各位大概已經猜到了,要使用它,必須集齊三大神器:首先是房屋製作技術;其次是能把水自地面升至屋頂的一套筒車;最後是屋內的冰塊、冰枕、冰鎮飲料等,否則估計達不到理想的製冷效果啊!

所以唐代時也有人戲稱其為水簾洞。

各位,此物只見於《天工開物》一書,但作者介紹得也不是很詳細,所以小編也只能說個大概。至於其中很多細節,如今已無從考證,換句話說,其製作手藝如今已失傳。但根據小編的描述,各位大概已經猜到了,要使用它,必須集齊三大神器:首先是房屋製作技術;其次是能把水自地面升至屋頂的一套筒車;最後是屋內的冰塊、冰枕、冰鎮飲料等,否則估計達不到理想的製冷效果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