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開車上路 你至少要學會拍這5張照片,手機就可以了!

發生交通事故有可能是每一位元司機師傅都會遇到的問題, 但真正讓人頭疼的不是發生事故本身, 而是之後的維權問題。 雖然在國內很多地方都佈置有攝像頭, 但是還是有很多事故多發區由於攝像頭角度以及交通狀況是無法捕捉到發生事故的瞬間, 這對於交通事故中的定責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交通參與者掌握基本的事故處理經驗尤其是對於交通事故的拍照留證, 將會為我們的交通安全提出更好的保證。

交通事故拍照留證基本方法

很多人發生事故以後因為情緒激動, 難免會發生口角衝突而忘記了拍照取證, 當交通執法者到來的時候, 因為現場證據的不足很難準確定責, 所以當發生交通事故以後不妨平復心情。

拍照留證並不同於我們日常的拍攝, 他對於角度以及內容有著一定的要求, 圖片必須能夠清晰的反應一輛車在碰撞事故中的碰撞變形程度,

行駛速度, 制動距離以及碰撞角度。 交通執法者可以根據這些圖片的資料對比, 判斷出碰撞發生時的基本狀況, 為更加準確的定責提供依據。 一般基本準則是這樣的:

1.碰撞時的行駛角度:拍照時要儘量包括兩車同時入鏡,

同時包括兩車的刹車制動痕跡。 如果只單獨拍攝兩車位置, 當較高車速刹車時會破壞行駛方向的。

2.制動痕跡:拍攝完制動痕跡一定要保護好現場, 因為存在急刹車的情況下, 對於定責很麻煩的, 所以儘量保持好現場。

3.碰撞點:兩車發生碰撞或者直接接觸的位置,

儘量全面。

4.碰撞變形程度:拍攝碰撞變形程度一定要選好參照物, 做好的參照物就是我們車輛行駛本。

5.周圍環境以及雙方車輛資訊:這能夠保證雙方現場被破壞, 以及責任人不清的情況下説明執法者儘快定責。

除了拍攝留存上面的基本資訊, 車主也可以拍攝儘量多的資訊, 以方便更完全的反應車禍發生時的狀況, 以幫助準確定責。

這些誤區要注意

其一, 很多車主在發生事故以後因為情緒比較激動所以一般會讓現場混亂不堪, 造成大量群眾圍觀, 首先這會破壞現場的痕跡, 尤其是重大車禍中的汽車破碎零件以及刹車痕跡將會被破壞掉,無法分辨汽車受損狀況,其次會造成很大的交通堵塞,甚至造成二次事故。所以在拍照取證以後,短時間內執法者無法趕到的情況下,車主不妨先撤離現場,事後處理。

其二,在發生事故以後,儘管不能儘快撤離事故現場,還是要離事故現場保持一定距離,在安全區域進行拍照取證,以及雙方協調。很多事故都是因為二次事故的發生造成人員傷亡,所以快速的正確的取證後一定要去安全區域等待執法者。

其三,假如發生事故的場所車流量比較大,一定要注意前後立好警示牌。

拍的好不如錄的好----行車記錄儀

現在很多車主都會為愛車配備行車記錄儀,行車記錄儀記錄著我們行駛方向的圖像資訊,能夠完整的記錄整個事故的發生過程,並且帶有時間浮水印的行車記錄儀圖像在法律上是可以作為定責的證據之一。其次行車記錄儀還能夠説明我們在取證不完整的情況下儘量清晰的還原事故現場。

原廠自帶的行車記錄儀一般價格要2000左右,雖然和車內後視鏡整合在一起,但是角度以及可視範圍受限,所以不推薦車主在買車的時候安裝原廠的。車主們不妨嘗試後期加裝協力廠商行車記錄儀,市場的價格也就200-600元的就完全夠用了,比廠家的更好用也實惠,記得要能夠提供時間浮水印的行車記錄儀。

雖然事故是每一位車主都不願意發生的事情,但是當事故發生時我們能夠用清晰的頭腦,理性客觀的取證就能夠減少事故的損失,為我們自己同時也為他人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交通環境。

尤其是重大車禍中的汽車破碎零件以及刹車痕跡將會被破壞掉,無法分辨汽車受損狀況,其次會造成很大的交通堵塞,甚至造成二次事故。所以在拍照取證以後,短時間內執法者無法趕到的情況下,車主不妨先撤離現場,事後處理。

其二,在發生事故以後,儘管不能儘快撤離事故現場,還是要離事故現場保持一定距離,在安全區域進行拍照取證,以及雙方協調。很多事故都是因為二次事故的發生造成人員傷亡,所以快速的正確的取證後一定要去安全區域等待執法者。

其三,假如發生事故的場所車流量比較大,一定要注意前後立好警示牌。

拍的好不如錄的好----行車記錄儀

現在很多車主都會為愛車配備行車記錄儀,行車記錄儀記錄著我們行駛方向的圖像資訊,能夠完整的記錄整個事故的發生過程,並且帶有時間浮水印的行車記錄儀圖像在法律上是可以作為定責的證據之一。其次行車記錄儀還能夠説明我們在取證不完整的情況下儘量清晰的還原事故現場。

原廠自帶的行車記錄儀一般價格要2000左右,雖然和車內後視鏡整合在一起,但是角度以及可視範圍受限,所以不推薦車主在買車的時候安裝原廠的。車主們不妨嘗試後期加裝協力廠商行車記錄儀,市場的價格也就200-600元的就完全夠用了,比廠家的更好用也實惠,記得要能夠提供時間浮水印的行車記錄儀。

雖然事故是每一位車主都不願意發生的事情,但是當事故發生時我們能夠用清晰的頭腦,理性客觀的取證就能夠減少事故的損失,為我們自己同時也為他人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交通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