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樂視汽車聯合創始人丁磊離職,捷豹路虎將再國產4款新車

樂視汽車聯合創始人丁磊離職

2016年4月, 樂視汽車概念車發佈, 作為樂視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的賈躍亭在現場不能自已, 激動地流下淚水。 眾人都知曉, 淚水的背後是他被質疑和嘲笑的經歷, 他也總用“命途多舛”來形容自己。

然而, 就在大家認為樂視汽車開始要走向正軌, “PPT造車”一說將要被打破時, 賈躍亭口中的“命途多舛”才真正開始。

融資失敗、股價跌跌不休、大量裁員等負面新聞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每一條都印證了賈躍亭的“蒙眼狂奔”或許有疏漏。 不過, 筆者也曾為樂視汽車感到一絲欣慰, 即便是負面消息接連不斷,

樂視汽車的高管卻少有離開, 這也是無形中對賈躍亭的支持與信賴。

如今, 樂視汽車聯合創始人丁磊的離開, 讓本就步履維艱的樂視汽車又徒增了壓力。

賈躍亭(左)、丁磊(右)

聲明中, 丁磊以個人身體健康為由, 宣佈辭去現有職務, 但依舊應邀作為樂視生態研究院的戰略顧問。 雖然樂視汽車官方立刻宣佈了新的人事任命, 由樂視超級汽車(中國)總裁兼COO張海亮出任樂視超級汽車(LeSEE)全球CEO, 牛勝福擔任樂視超級汽車(LeSEE)中國首席技術官。 但在各路人眼裡, 此時的樂視汽車或許已經開始人心浮動。

丁磊在之前擔任上海通用汽車公司總經理時, 曾讓這家企業連續6年保持國內車企銷量冠軍, 後於2015年9月加盟樂視超級汽車, 成為樂視汽車的聯合創始人、全球副董事長、中國及亞太區的CEO, 是樂視超級汽車中除了賈躍亭之外的最核心人物。

在丁磊任職期間, 樂視超級汽車先後完成了對充電樁運營公司北京電莊、網約車公司易到、美國電動車創業公司法拉第未來的投資;又與阿斯頓馬丁、北汽、比亞迪等汽車公司簽署合作協定。

然而, 一切於現在戛然而止。 對於其間的內幕和根本原因, 我們無從猜測, 但相信真相將會隨著時間水落石出。

各方言論

阿裡汽車

丁磊的離職就像是一個強烈的信號, 引發了外界的無限猜測, 甚至是對樂視汽車未來命運的深深擔憂。

鳳凰網網友

樂視做個電視都不行, 還做汽車?

驅動之家網友

萬能的理由:身體健康!

AutoKol點評

丁磊在加盟樂視汽車時曾表示:“我們並不是想顛覆傳統汽車行業, 反而對傳統企業充滿了尊重, 實際上互聯網企業進入汽車行業是想成為一股變革的力量,

是變革而不是顛覆”。 不難看出, 言語中無不透露著丁磊對於樂視汽車的無限肯定與遐想。 也正因如此, 樂視汽車在遭受質疑時, 丁磊也幾次三番站出來向大家證明“我們可以”。

也正是因為以丁磊為代表的傳統汽車人的加盟, 才讓外界對於樂視汽車的看法有了實質性的轉變。

但是,縱觀樂視汽車的發展歷程,源源不斷的高管加入和流水般的資金支出,最終展現在大家面前的仍舊是那台還未開始量產的概念車。原本以為傳統汽車人的轉型會給樂視汽車帶來技術方面的經驗,而互聯網造車的異軍突起也會給傳統汽車人帶來更多的大展拳腳的機會。

對於丁磊的離開,筆者不做過多的猜測,時間會揭開一切謎底。但是眼下,樂視汽車仍要踟躕前行。

其中最大的“攔路虎”便是資金問題,賈躍亭曾表示,樂視造車至少需要400億到500億元的投資。據不完全統計,樂視在汽車板塊的支出已經超過150億,資金缺口依然很大,而汽車板塊的資金問題也嚴重影響到了樂視旗下的其他業務的發展。

《汽車內參》瞭解到,樂視近期正打算出售美國矽谷的49英畝土地,借此度過財政危機,實現FF91的量產。如今樂視汽車已經捉襟見肘,眼下的寸步難行都是曾經步子邁的太大的後果。

最後筆者希望,樂視汽車的高層換防不會給其帶來巨大影響,新成員的加入也會帶領樂視超級汽車向曾經的目標不斷邁進。

捷豹路虎將再國產4款新車

《汽車內參》瞭解到,根據奇瑞捷豹路虎的新車規劃,2017年-2020年將推出4款新車。同時將有4款車型實現國產,將國產的4款車型預計為捷豹XEL、F-PACE、E-PACE和路虎攬勝星脈,國產後售價將進一步下探。目前奇瑞捷豹路虎工廠二期專案正在建設當中,新工廠預計將投產的轎車為捷豹中型轎車XE,將投產的SUV有望為捷豹首款SUV車型F-PACE。

AutoKol點評

2017年2月,捷豹路虎在華銷售8,515輛,同比激增40.4%,增速位居全球各市場之首,而這一切和捷豹路虎國產化不無關係。目前,捷豹路虎在華已經國產了三款車型,分別是路虎攬勝極光、路虎發現神行和捷豹XFL。一旦奇瑞捷豹路虎計畫國產的四款車型陸續進入市場,將會再一次擴大產品線的覆蓋,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在銷量上也有望再次提升。

賓士將國產新一代電動車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博士表示:“戴姆勒計畫在華投產全新一代賓士電動車,進一步助力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

根據梅賽德斯-賓士EQ品牌的註冊申請,到2025年戴姆勒將推出十款電動車,覆蓋入門級到旗艦車型,且首款為SUV車型。十款車型將包括EQ A、EQ C、EQ E、EQ S、EQ GLC、EQ G、EQ Iside、EQ Boost、Generation EQ以及Generation MEQ。其中,EQ Boost或成為混合動力車型的專屬標識,而Generation EQ和Generation MEQ預計將成為人工智慧駕駛車型的代表。

AutoKol點評

目前,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而轉型的節點則在於電動汽車的發展。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產銷市場,也將會在轉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梅賽德斯-賓士計畫在華推出十款電動車不僅是為了助力電動車的發展,更是要跟緊全球汽車市場轉型的步伐。

從入門級到旗艦級的佈局來看,梅賽德斯-賓士的本次戰略可謂是“一步到位,勢在必行”。但距離2025年畢竟還有八年的光景,屆時,中國本土的電動車品牌已然羽翼豐滿,市場趨勢能否如賓士所願?我們坐等市場的風雲變幻。

SUV動力總成和售後服務是投訴“重災區”

近日,中國汽車售後服務大會發佈了“2016年中國汽車市場售後服務報告”,報告顯示,消費者投訴重點中緊湊型車和SUV占比最大,SUV車型的投訴量增速最快。

從另一角度看,近七成的投訴集中在產品品質上,其中,發動機投訴占比27.53%,變速箱投訴占比20.61%。不僅如此,2016年收到售後服務投訴量16,307宗,同比增長31.9%,成為客戶投訴的另一個“重災區”。

AutoKol點評

近幾年,SUV車型發展速度較快,隨之而來的品質問題頻發也在意料之中。從產生製造環節來看,各大汽車品牌應嚴格把控汽車各的品質問題,保證汽車的使用性能;從售後服務角度來看,汽車品牌也要跟緊汽車產業的發展步伐,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繼續完善汽車三包服務政策,保證消費者的權益。

才讓外界對於樂視汽車的看法有了實質性的轉變。

但是,縱觀樂視汽車的發展歷程,源源不斷的高管加入和流水般的資金支出,最終展現在大家面前的仍舊是那台還未開始量產的概念車。原本以為傳統汽車人的轉型會給樂視汽車帶來技術方面的經驗,而互聯網造車的異軍突起也會給傳統汽車人帶來更多的大展拳腳的機會。

對於丁磊的離開,筆者不做過多的猜測,時間會揭開一切謎底。但是眼下,樂視汽車仍要踟躕前行。

其中最大的“攔路虎”便是資金問題,賈躍亭曾表示,樂視造車至少需要400億到500億元的投資。據不完全統計,樂視在汽車板塊的支出已經超過150億,資金缺口依然很大,而汽車板塊的資金問題也嚴重影響到了樂視旗下的其他業務的發展。

《汽車內參》瞭解到,樂視近期正打算出售美國矽谷的49英畝土地,借此度過財政危機,實現FF91的量產。如今樂視汽車已經捉襟見肘,眼下的寸步難行都是曾經步子邁的太大的後果。

最後筆者希望,樂視汽車的高層換防不會給其帶來巨大影響,新成員的加入也會帶領樂視超級汽車向曾經的目標不斷邁進。

捷豹路虎將再國產4款新車

《汽車內參》瞭解到,根據奇瑞捷豹路虎的新車規劃,2017年-2020年將推出4款新車。同時將有4款車型實現國產,將國產的4款車型預計為捷豹XEL、F-PACE、E-PACE和路虎攬勝星脈,國產後售價將進一步下探。目前奇瑞捷豹路虎工廠二期專案正在建設當中,新工廠預計將投產的轎車為捷豹中型轎車XE,將投產的SUV有望為捷豹首款SUV車型F-PACE。

AutoKol點評

2017年2月,捷豹路虎在華銷售8,515輛,同比激增40.4%,增速位居全球各市場之首,而這一切和捷豹路虎國產化不無關係。目前,捷豹路虎在華已經國產了三款車型,分別是路虎攬勝極光、路虎發現神行和捷豹XFL。一旦奇瑞捷豹路虎計畫國產的四款車型陸續進入市場,將會再一次擴大產品線的覆蓋,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在銷量上也有望再次提升。

賓士將國產新一代電動車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博士表示:“戴姆勒計畫在華投產全新一代賓士電動車,進一步助力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

根據梅賽德斯-賓士EQ品牌的註冊申請,到2025年戴姆勒將推出十款電動車,覆蓋入門級到旗艦車型,且首款為SUV車型。十款車型將包括EQ A、EQ C、EQ E、EQ S、EQ GLC、EQ G、EQ Iside、EQ Boost、Generation EQ以及Generation MEQ。其中,EQ Boost或成為混合動力車型的專屬標識,而Generation EQ和Generation MEQ預計將成為人工智慧駕駛車型的代表。

AutoKol點評

目前,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而轉型的節點則在於電動汽車的發展。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產銷市場,也將會在轉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梅賽德斯-賓士計畫在華推出十款電動車不僅是為了助力電動車的發展,更是要跟緊全球汽車市場轉型的步伐。

從入門級到旗艦級的佈局來看,梅賽德斯-賓士的本次戰略可謂是“一步到位,勢在必行”。但距離2025年畢竟還有八年的光景,屆時,中國本土的電動車品牌已然羽翼豐滿,市場趨勢能否如賓士所願?我們坐等市場的風雲變幻。

SUV動力總成和售後服務是投訴“重災區”

近日,中國汽車售後服務大會發佈了“2016年中國汽車市場售後服務報告”,報告顯示,消費者投訴重點中緊湊型車和SUV占比最大,SUV車型的投訴量增速最快。

從另一角度看,近七成的投訴集中在產品品質上,其中,發動機投訴占比27.53%,變速箱投訴占比20.61%。不僅如此,2016年收到售後服務投訴量16,307宗,同比增長31.9%,成為客戶投訴的另一個“重災區”。

AutoKol點評

近幾年,SUV車型發展速度較快,隨之而來的品質問題頻發也在意料之中。從產生製造環節來看,各大汽車品牌應嚴格把控汽車各的品質問題,保證汽車的使用性能;從售後服務角度來看,汽車品牌也要跟緊汽車產業的發展步伐,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繼續完善汽車三包服務政策,保證消費者的權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