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王波油畫展開幕 10餘年300餘件作品重現記憶中的吊腳樓

展覽現場

灰淡朦朧的色調, 沿山而建的吊腳樓……“王波的畫的吊腳樓讓我感受到了30多年前的生活氣息。 ”9日下午, 《消逝的記憶——吊腳樓•折子戲:王波油畫作品展》在重慶市文聯美術館開幕,

藝術家王波歷時10餘年創作的56幅關於重慶吊腳樓主題的繪畫作品, 將免費展覽至7月19日結束。 在展覽現場, 不少重慶市民都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波的繪畫讓他們記憶中重慶的吊腳樓再次浮現在眼前, 感受到了那個時候的生活氣息。

《守望之城》

有中國畫的形式表現重慶吊腳樓的作品不少, 用油畫來畫吊腳樓的則不多。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 王波並沒有採用完全寫實的表現手法, 而是虛實結合, 畫面多以灰淡朦朧的色調為主, 配上本就略顯魔幻的吊腳樓建築, 立體的山城立刻呈現在觀眾面前。 “雖然不能一口就說出畫中是重慶的哪裡, 但我們記憶中的吊腳樓一下就浮現在了眼前。 ”多位觀眾在展覽現場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波的作品裡都是重慶的民居和重慶的人生活, 30多年前的那種生活氣息, 很明顯的就感受到了。 ”

《重慶·1981》

王波並不是重慶人, 出生於四川瀘州的他1981年考上四川美術學院後, 才第一次看到了重慶的吊腳樓。 “瀘州也有吊腳樓, 只是不像重慶那樣多。 ”王波回憶到, 剛來重慶時, 他被重慶吊腳樓的規模震撼:“很震撼, 同時又覺得非常親切。 ”那個時候王波並沒有想到, 20多年後的2005年, 他會開始畫吊腳樓這樣一個題材的繪畫系列作品。

《我的記憶我的城》

“那個時候就是喜歡畫, 數不清畫了多少張了, 在那個時候的菜園壩、千廝門、朝天門、十八梯等地方, 我畫了無數的重慶吊腳群樓。 ”王波對那個時候的重慶吊腳樓記憶猶新, 他去的最多的地方是菜園壩, 他有位朋友住在菜園壩火車站旁的山坡上,

那裡有密集的吊腳樓, “每次去都是穿牆走壁, 崎嶇迂回, 一不小心還會踩到了別人的房頂。 ”

30多年後的王波, 經歷了大學教師、下海經商、職業藝術家多個身份後, 突然想到了要畫吊腳樓系列作品。 “2005年左右, 當我靜下來的時候, 很多東西都在我的腦海中慢慢浮現出來, 吊腳樓就是那個時候決定開始畫的。 ”於是王波回到了學生時代的樣子, 又帶上畫筆畫板, 重新開始去尋找吊腳樓, 尋找當年的記憶。 “我畫的寫生都是非常客觀寫實的, 但油畫都加上了自己的創作, 更多的是表現的自己印象中的重慶吊腳樓。 ”12年的時間, 王波已經畫了300多幅吊腳樓題材的油畫作品, “我試圖通過解讀吊腳樓這樣古老民居的密碼, 重構記憶,在畫布上找回我的精神家園。”

重構記憶,在畫布上找回我的精神家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