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行理財收益率維持高位會多久?專家:下行將很快出現

6月以來, 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異常寬鬆, 進入7月, 更是可以用“資金氾濫”來形容。 當前, 銀行間7天加權平均回購利率已降至3%, 1個月期同業存單利率降至4%左右,

即使3個月期跨季存單利率也只在4.4%附近。 然而, 與如此寬鬆的資金面相對的是, 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卻居高不下, 平均高於同期限同業存單利率40-80BP, 而股份制銀行甚至更高。 這是啥原因?

與回購、拆借利率直接反映資金面鬆緊不同, 銀行在制定理財收益率時, 會同時考慮資金面的鬆緊和資產端收益率的高低, 即理財收益率會同時受到負債端資金成本的推動, 和資產端回報率的拉動。

當前, 持續了近8個月的負債荒, 讓信用債二級市場收益率大幅抬升了3、400BP, 同時, 很多企業再融資壓力較大, 信用風險事件頻出, 更使得企業的債券發行雪上加霜。 即使當前資金面轉松, 但金融業整體去杠杆的大趨勢沒有逆轉,

因此, 當前雖然企業債券發行推遲或發行失敗的事件減少, 二級市場收益率也在下行, 但一級發行利率卻維持較高, 6-7%的票面利率依然俯拾皆是。 因此, 資產回報率較高還將拉動理財收益率維持一段時間的高位。

銀行之間競爭空前激烈推動增長

雖然銀監會貸存比的指標早在15年就已經不再考核, 但似乎並未影響銀行自身對存款的追逐。 很多銀行內部依然有貸存比考核, 而且由於今年存款增長乏力, 部分銀行貸存比已升至90%以上。

如果說前期理財收益率的抬升是銀行為“續命”而做的“以空間換時間”, 那麼當前理財收益率的居高難下就是銀行整體存款規增長乏力, 而導致的銀行之間爭奪存款加劇的結果, 加之資產回報率依然較高, 使得這種爭奪在未來短期內可以維持。

專家認為當前理財因前期持續去杠杆, 而並沒有儲備太多高收益資產, 去維持理財高收益率時間過久。 當前二級市場雖然利率債收益率依然震盪, 但高收益債已經受到理財資金追逐而收益率大幅下行,

很快也必將帶動一級市場收益率跟隨下行。 因此帶動的理財收益率下行也將很快出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