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千古中醫千古事」—一代藥聖李時珍,勵志本草成大家(連載二)

不僅如此, 獨具慧眼的李時珍還時常從經史百家中發現全新的醫學知識。 藍靛水的殺蟲功效便是他從一個民間故事中領悟到的。

相傳唐代有個患有噎症的僧人, 臨終前對徒弟說, 我死後你們把我的身體解剖, 看看裡面究竟有什麼東西。 僧人圓寂後, 徒弟對師傅遺體進行了解剖, 發現裡面有一條小蟲子, 兩個頭, 取出來活蹦亂跳, 無論用什麼藥都不能將它毒死。 這時, 有一個僧人正好在染布, 順手舀了一勺染布的藍靛水, 往小蟲子身上一潑, 這蟲居然死了。

無獨有偶, 另有一則故事中也提到了染布水能殺蟲的功效。 一次, 有個醉鬼踉踉蹌蹌地走在田間, 不料竟一頭紮在了稻田裡, 猛喝了幾口水, 田中的螞蟥順勢進入肚中。 他立即感到腹脹、腹痛, 後來誤打誤撞喝了染布水, 肚子居然不痛了。 聯繫這兩則故事, 李時珍悟出了染布用的藍靛水具有止血殺蟲的作用,

於是寫道:“靛乃藍與石灰作成, 其氣味與藍稍有不同, 而其止血拔毒殺蟲之功似勝於藍。 ”藍十億種染料, 染料加上石灰, 有殺蟲功效。

實踐出真知, 認識到這一點, 李時珍不辭勞苦, 四處遊歷查訪, 遠涉深山曠野, 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遍訪名醫宿儒,

搜求民間驗方。 李時珍這種不畏艱險, 不恥下問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人學習。

有一天, 李時珍來到薊州北面的龍峰山, 遇見一群捕蛇人。 聽說這裡出產白花蛇, 李時珍以前只在書上讀到過, 於是帶著好奇心跟著捕蛇人仔細觀察起來。 原來白花蛇喜歡吃石楠藤的葉, 所以有石楠藤的地方, 就可能有白花蛇出沒。 李時珍跟著捕蛇人, 到處尋找石楠藤。 捕蛇人發現白花蛇後, 捕捉的方法也很奇特。

他們先從地上抓起一把土, 對準白花蛇撒去, 接著白花蛇像是吃了迷魂藥一般, 立刻盤成一團, 捕蛇人先用鐵叉壓住蛇頭, 然後把蛇捉住吊在樹上, 用刀剖腹, 挖出內臟, 眼看著蛇死了, 才將蛇身卷起放在竹簍裡, 手法乾淨利是三角形,

口裡有四顆毒牙, 背上有24個斜方格腹部有黑色斑紋, 和一般無毒蛇大不相同。 他將自已的見聞詳細地記錄下來, 後來均被載人《本草綱目》中, 讓這部傳世名著內容更加詳實、嚴謹。

還有一次, 李時珍投宿在一家客棧, 恰巧看見幾個車夫正圍著一口小鍋,

連根帶葉地煎煮一種目己從未見過的野草。 李時珍好奇地向他們打聽。 車夫們告訴他說:“這種草名叫鼓子花, 又叫旋花, 有舒筋活血的功效, 我們趕車的都靠勞力吃飯, 難免傷筋動骨, 煮旋花湯來喝, 以保平安。 ”李時珍暗暗記下車夫的話, 後經過試驗證實, 果然有效, 便將C.參這種藥草寫進了《本草綱目》。

[結語]

原創作品, 轉載需注明出處。

如果您覺得本文有什麼不妥之處, 歡迎您在評論區裡指出, 您的建議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 您也可以把您關心的疾病問題發在評論區, 小編會整合後做相關分享, 期待您的留言與意見!

監製/編輯:溫馨

單位:仁醫堂名醫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