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的1997》用時代影響記憶的變遷

那些風起雲湧的歷史變幻以及榮辱交錯的決定性時刻, 對於老一輩人來說, 是人生中有淚有笑的經歷, 回首時或唏噓不已, 或感慨萬千;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而言, 大概只是長輩口中的故事, 或者歷史資料上的圖文片段。 1997年香港回歸, 20年後, 導演帶領整個劇組, 把這光榮時刻以及前後的跌宕與愛恨, 用光、影、音、畫, 一一描述給電視機前的你我。

用情感來帶動時代, 用時代來影響情感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常是人們心中“港式情懷”的發生地, 這一次我們對於老香港的追憶和暢想, 王偉民導演都呈現在了《我的1997》當中。 整個劇組在內地和香港兩地實景拍攝, 夜幕下霓虹燈閃爍的繁體字招牌;街巷中回蕩著的那曲紅遍兩地的《甜蜜蜜》;交錯的粵語、英語、普通話, 讓人們再一次想起紫荊旗、中國國旗、英國國旗升起與降落的時刻。

【導演 王偉民】

馬甲、領帶Suitsupply

襯衫Satchi

西褲Ermenegildo Zegna

皮鞋Bottega Veneta

眼鏡私人物品

大時代下的小人物

《我的1997》講述了1976年至1997年香港回歸前後, 兩位老戲骨巫剛飾演的高致遠與陳瑾演繹的岳芳英的人生跌宕, 以及青年優秀演員印小天飾演的高建國與瑛子出演的安慧、高可兒詮釋的李欣欣的奮鬥歷程與感情糾葛。

不同于其他歷史劇站在偉人的視角講述時代故事, 這一次導演王偉民作了精心的設計, 用小人物的故事反映大時代的變幻, “用情感來帶動時代, 用時代來影響情感”, 導演這樣說道。 在問到執導《我的1997》的出發點時, 王偉民導演講:“有種家國情懷吧。 當年香港被割讓, 那是中國最屈辱的年代, 最後能夠收回來, 實際上是國家昌盛、國力強大的表現。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歷史結點上, 我們作為現代人能有這麼一個揚眉吐氣的事件, 我覺得每個中國人都是非常自豪的, 也是非常值得紀念的”。

【高可兒飾李欣欣】

針織上衣、皮質過膝裙、腰帶均為Bottega Veneta

高跟鞋Jimmy Choo

巫剛、印小天、高可兒在《我的1997》中已是二度合作, 曾經三人分別有過搭戲切磋的經歷, 這一次老搭檔再會面, 多了一份默契與信任, 因此拍攝推進得十分順暢。 陳瑾雖然與印小天是第一次交手, 但實力派的合作必然精彩紛呈, “陳瑾老師是我非常喜歡的女演員, 曾經你我都看過陳瑾老師的戲, 這次她演我的母親, 中間有一些即興的表演,

非常精彩。 ”印小天在採訪中說。 瑛子和印小天曾共同出演《大舜》, 但二人各有各的戲, 未曾謀面, 這次在《我的1997》當中, 二人終於會面合作。 瑛子雖然之前沒有出演過這類苦情角色, 但她從出道就成功塑造了不少女一號的形象, 演技上的實力、內心的挑戰欲以及對安慧這一角色的嚮往, 讓她將大時代對女性的影響詮釋得淋漓盡致。

獨特時代的珍藏記憶

和以往對藝人明星的單獨採訪不同, 這一次《我的1997》主創人員一起走進影棚, 並先後進行對談, 採訪當中能夠感受到每個人對時代、對作品、對角色有著相同和不同的感受。 導演和演員們帶著自己過往的獨特經歷與性格中的張力, 呈現著屬於每個人的1997。

電視劇《我的1997》

和很多“半路出家”的導演不同,王偉民可以算是一名“學院派”導演,斯坦尼的表演體系和導演體系讓王偉民導演受益匪淺,因此他的作品中充滿文學性和文化底蘊,鏡頭下的故事也更加意味悠長。“因為我們接觸的是從國內的戲劇文學到契訶夫、托爾斯泰和普希金,到後來西方的這些,打的基礎都比較扎實。”因此,這一次在《我的1997》當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導演獨特的文學厚重感以及人文的精神探索。

王偉民導演在前蘇聯留學時剛好趕上蘇聯解體,如今我們在史料裡看到的炮轟白宮,導演曾經是真實感受到的。“戰亂離我們很近,外面一邊開炮,宿舍一邊震,這個真的是記憶猶新。” 也正是因為親眼目睹過戰亂,親身經歷過變革,導演對時代更迭有著更深刻的體會,感情也更加細膩。1997年王偉民導演已經回國開始拍戲,“那天全城戒嚴”,導演回憶道,“我和朋友們就開車到山裡玩了一天。回來去了趟天安門,晚上看電視,一看一夜沒睡覺,升旗、降旗,主權交接,到第二天早晨起來,歡欣鼓舞。當時真是發自肺腑的感情”。

大時代變幻下人們的感情糾葛,或許不像現代這樣簡單。在陳瑾所飾演的岳芳英這一角色中,能夠看到老一輩的艱苦、艱苦中的無助,也能看到和當代人不同的感情模式。陳瑾闡釋她所飾演的角色時說:“那一代人,他們更多的不是卿卿我我,不是個人的得失。他們能夠捨棄一些小情小愛,一方面可以說是心裡有家國理想,另一方面也是時代的悲劇。”

【陳瑾飾岳芳英】

拼色針織長裙、坡跟高跟鞋Bottega Veneta

陳瑾帶著理想從自己的青春一路走下來,她對社會變幻,對人情變化有著自己的深刻領悟,因此她也能夠理解作品中嶽芳英這一角色的種種選擇,“其實我們在演每個角色的時候,一定是摻入了自己對那代人的解釋,而且每個演員解釋得都還不一樣,大家都有設計和想法,當然我也有。”事實上,陳瑾之所以能夠被稱為“戲骨”,正是因為她對飾演的每一個角色都有獨到的理解,並能夠在一顰一笑間傳達出來。因此即使一路演到現在,陳瑾對角色的激情始終持續。

在劇組裡,與陳瑾相似的,還有另一位德高望重的演員,高致遠的飾演者,巫剛。1996年,巫剛出演了一部《中英街》,以迎接香港回歸。二十年後,這部《我的1997》中巫剛作為主演再次出現。這二十年間歲月更迭,巫剛感慨從拍攝條件到自身閱歷都發生了變化,並開玩笑說,“剛開拍《我的1997》的時候,我還把《中英街》調出來回顧,我一看那時候真嫩,轉眼變老頭了,原來是演兒子,現在只能演爹了”。

【巫剛飾高致遠】

西裝、西褲、領帶Emporio Armani

樂福鞋Ermenegildo Zegna

然而歲月留在巫剛身上的,不只是肌膚的紋理,更是內心的體會。劇中高致遠被兒子失手傷人所牽連,家庭支離破碎,父親對兒子愛恨交加。現實生活中,學生時代的巫剛,由於父親被打成“走資派”,因而受到老師的數落,上課只能坐在最後一排。這種經歷讓他對角色的理解更加切實,“我就跟小天分析我們父子的角色,我說你當時打了人還逃到香港,這是連累全家人,這一輩子不能翻身了。小天一聽覺得挺嚇人。”老演員和年輕演員之間的探討,讓彼此更能體會到劇情設置中的嚴重性,也更能感受到劇中為了一家人團聚的來之不易和感人至深。因此團圓的那一場戲,“我們跟導演商量,把臺詞全部去掉,就是靠演,演就是演情緒,沒有別的東西”。

青年演員的實力對決

演員的風格各不相同,在演技交鋒時互相借鑒也彼此影響。印小天飾演的高建國失手傷了女朋友安慧的哥哥,逃到香港,母親一路追趕想帶兒子回公安局自首,這便開始了整個故事的跌宕。初到香港的高建國落魄潦倒,印小天演出了人在潦落時的苦楚,以及骨子裡的那種拼勁兒,照顧母親、打工、學英語,最後考上了香港大學。在劇組和印小天演對手戲的高可兒在採訪中提到,“天哥把‘愣頭青’表現得特別好。”在陌生的城市中安身立命,印小天的眼中有了高建國的落寞,當他與母親背著大包小包在路上前行時,緊鎖的眉頭是高建國心中的愧疚。愧于牽連了一家人,也愧於受了傷的安慧哥哥。

【印小天飾高建國】

針織毛衣、絲質圍巾Bottega Veneta

灰色西褲Giorgio Armani

但從香港大學畢業後,高建國的人生一步步進入正軌,印小天將這一階段的角色塑造得成熟且穩重。印小天對人物走向成功有著自己的理解,“在戲裡我用了自己高考時候的座右銘,‘有志者事竟成’。沒有這個勁兒的話,高建國也不會考上香港大學,所以也感謝導演對這個想法的認可。”

瑛子在飾演安慧的過程當中,隨著劇情感受到了女性在時代當中的進步,“安慧認為,我的生命我可以隨心所欲,但是我肯定不是隨波逐流的那種人,這一點她特別打動我。”瑛子解讀到。安慧的命運從被時代束縛、被家人安排,到一步步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再進一步尋求解放,這樣的人生張力讓瑛子“迫不及待地想要成為她”,也如我們所見,瑛子內心的這份熱切將安慧生命的擰巴與曲折,演繹得格外動人。

【瑛子飾安慧】

連衣裙Gucci

高跟鞋Etro

瑛子在安慧身上看到了新時代女性的形象,也在演戲的過程中,演出了自己的哲學,她認為做女人就該像安慧那樣,要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裡,這樣就不會太信馬由韁;要清楚自己的個性,這樣才能知道適合與怎樣的人相處,適合做哪些事情;最後更要堅持自己所想,“我覺得這是獲得幸福最有效的方式。”

同樣是女性角色,香港富家女李欣欣的飾演者高可兒,在這部作品中得到的體會和瑛子又是不同。從上流社會走出來的李欣欣留學回來,渴望獨立,希望能用一己之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衣食無憂的李欣欣面對果腹難保的高建國,產生了超越階級的感情,“我覺得年輕人,我們想要改變未來,我們一起抗擊貪腐員警的時候,兩個人就是對正義是有共識的。所以不管是什麼階級,什麼出身,我們對未來、對正義,對那種很多東西是的渴望是一樣的。所以我覺得有共同點的人,有共同夢想的人會相互吸引。”高可兒分析道。

高可兒也表示,《我的1997》的出演是與印小天的第二次合作,作為新人演員,每一次都能在演戲中從對方身上學到一些自己可以借鑒的經驗。1997那年高可兒年齡尚小,為了更好地呈現角色,她去翻閱香港簡史,去瞭解當時的社會環境,試著體會每一個不同職業、不同層次的人,“那個時代大家的想法和對社會、感情的理解都不一樣,所以我覺得這部戲我學到了特別多”。

大開大合的喜怒哀樂

《我的1997》當中,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在螢幕上再現,改革開放,設立深圳特區、鄧小平與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談判,並提出了“一國兩制”等……這些歷史中的重大結點在導演和演員們的共同努力下,被細膩地呈現出來,而時代下的人物碰撞和情感變化,更是耐人尋味。

電視劇《我的1997》

老一輩岳芳英與高致遠、海叔之間的情感,年輕一代高建國與安慧、李欣欣的感情,全都難以用愛情來做單一的界定,“這部戲除了用家國情懷大的歷史結點去紀念香港回歸以外,另一個亮點就是人物的情感比較飽滿,是我們這部戲的一個看點。人物情感上的大開大合,能夠引起觀眾的關注和注意,同時觀眾會跟著角色的喜怒哀樂走。”導演王偉民說。

這樣的一部作品,導演、演員能夠在歷史事件中感受時空交錯,觀眾也能夠感受到人物在艱苦關頭心中執著的信念,用不同的說法去掩飾自己的心痛;再用更多的鼓勵去引導彼此迎接新的人生。每個演員都演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策劃、編輯、統籌、執行·佟承嶽

撰文·周維

設計·彭嘉偉

採訪·周維、張昕怡、張淩絮、張馨藝

現場協調·謝瑋

攝影·張博然

形象、服裝·Richard

服裝助理·張幸

妝發·ON TIME鄒成程、孫彬、寬粉、大祺

電視劇《我的1997》

和很多“半路出家”的導演不同,王偉民可以算是一名“學院派”導演,斯坦尼的表演體系和導演體系讓王偉民導演受益匪淺,因此他的作品中充滿文學性和文化底蘊,鏡頭下的故事也更加意味悠長。“因為我們接觸的是從國內的戲劇文學到契訶夫、托爾斯泰和普希金,到後來西方的這些,打的基礎都比較扎實。”因此,這一次在《我的1997》當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導演獨特的文學厚重感以及人文的精神探索。

王偉民導演在前蘇聯留學時剛好趕上蘇聯解體,如今我們在史料裡看到的炮轟白宮,導演曾經是真實感受到的。“戰亂離我們很近,外面一邊開炮,宿舍一邊震,這個真的是記憶猶新。” 也正是因為親眼目睹過戰亂,親身經歷過變革,導演對時代更迭有著更深刻的體會,感情也更加細膩。1997年王偉民導演已經回國開始拍戲,“那天全城戒嚴”,導演回憶道,“我和朋友們就開車到山裡玩了一天。回來去了趟天安門,晚上看電視,一看一夜沒睡覺,升旗、降旗,主權交接,到第二天早晨起來,歡欣鼓舞。當時真是發自肺腑的感情”。

大時代變幻下人們的感情糾葛,或許不像現代這樣簡單。在陳瑾所飾演的岳芳英這一角色中,能夠看到老一輩的艱苦、艱苦中的無助,也能看到和當代人不同的感情模式。陳瑾闡釋她所飾演的角色時說:“那一代人,他們更多的不是卿卿我我,不是個人的得失。他們能夠捨棄一些小情小愛,一方面可以說是心裡有家國理想,另一方面也是時代的悲劇。”

【陳瑾飾岳芳英】

拼色針織長裙、坡跟高跟鞋Bottega Veneta

陳瑾帶著理想從自己的青春一路走下來,她對社會變幻,對人情變化有著自己的深刻領悟,因此她也能夠理解作品中嶽芳英這一角色的種種選擇,“其實我們在演每個角色的時候,一定是摻入了自己對那代人的解釋,而且每個演員解釋得都還不一樣,大家都有設計和想法,當然我也有。”事實上,陳瑾之所以能夠被稱為“戲骨”,正是因為她對飾演的每一個角色都有獨到的理解,並能夠在一顰一笑間傳達出來。因此即使一路演到現在,陳瑾對角色的激情始終持續。

在劇組裡,與陳瑾相似的,還有另一位德高望重的演員,高致遠的飾演者,巫剛。1996年,巫剛出演了一部《中英街》,以迎接香港回歸。二十年後,這部《我的1997》中巫剛作為主演再次出現。這二十年間歲月更迭,巫剛感慨從拍攝條件到自身閱歷都發生了變化,並開玩笑說,“剛開拍《我的1997》的時候,我還把《中英街》調出來回顧,我一看那時候真嫩,轉眼變老頭了,原來是演兒子,現在只能演爹了”。

【巫剛飾高致遠】

西裝、西褲、領帶Emporio Armani

樂福鞋Ermenegildo Zegna

然而歲月留在巫剛身上的,不只是肌膚的紋理,更是內心的體會。劇中高致遠被兒子失手傷人所牽連,家庭支離破碎,父親對兒子愛恨交加。現實生活中,學生時代的巫剛,由於父親被打成“走資派”,因而受到老師的數落,上課只能坐在最後一排。這種經歷讓他對角色的理解更加切實,“我就跟小天分析我們父子的角色,我說你當時打了人還逃到香港,這是連累全家人,這一輩子不能翻身了。小天一聽覺得挺嚇人。”老演員和年輕演員之間的探討,讓彼此更能體會到劇情設置中的嚴重性,也更能感受到劇中為了一家人團聚的來之不易和感人至深。因此團圓的那一場戲,“我們跟導演商量,把臺詞全部去掉,就是靠演,演就是演情緒,沒有別的東西”。

青年演員的實力對決

演員的風格各不相同,在演技交鋒時互相借鑒也彼此影響。印小天飾演的高建國失手傷了女朋友安慧的哥哥,逃到香港,母親一路追趕想帶兒子回公安局自首,這便開始了整個故事的跌宕。初到香港的高建國落魄潦倒,印小天演出了人在潦落時的苦楚,以及骨子裡的那種拼勁兒,照顧母親、打工、學英語,最後考上了香港大學。在劇組和印小天演對手戲的高可兒在採訪中提到,“天哥把‘愣頭青’表現得特別好。”在陌生的城市中安身立命,印小天的眼中有了高建國的落寞,當他與母親背著大包小包在路上前行時,緊鎖的眉頭是高建國心中的愧疚。愧于牽連了一家人,也愧於受了傷的安慧哥哥。

【印小天飾高建國】

針織毛衣、絲質圍巾Bottega Veneta

灰色西褲Giorgio Armani

但從香港大學畢業後,高建國的人生一步步進入正軌,印小天將這一階段的角色塑造得成熟且穩重。印小天對人物走向成功有著自己的理解,“在戲裡我用了自己高考時候的座右銘,‘有志者事竟成’。沒有這個勁兒的話,高建國也不會考上香港大學,所以也感謝導演對這個想法的認可。”

瑛子在飾演安慧的過程當中,隨著劇情感受到了女性在時代當中的進步,“安慧認為,我的生命我可以隨心所欲,但是我肯定不是隨波逐流的那種人,這一點她特別打動我。”瑛子解讀到。安慧的命運從被時代束縛、被家人安排,到一步步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再進一步尋求解放,這樣的人生張力讓瑛子“迫不及待地想要成為她”,也如我們所見,瑛子內心的這份熱切將安慧生命的擰巴與曲折,演繹得格外動人。

【瑛子飾安慧】

連衣裙Gucci

高跟鞋Etro

瑛子在安慧身上看到了新時代女性的形象,也在演戲的過程中,演出了自己的哲學,她認為做女人就該像安慧那樣,要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裡,這樣就不會太信馬由韁;要清楚自己的個性,這樣才能知道適合與怎樣的人相處,適合做哪些事情;最後更要堅持自己所想,“我覺得這是獲得幸福最有效的方式。”

同樣是女性角色,香港富家女李欣欣的飾演者高可兒,在這部作品中得到的體會和瑛子又是不同。從上流社會走出來的李欣欣留學回來,渴望獨立,希望能用一己之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衣食無憂的李欣欣面對果腹難保的高建國,產生了超越階級的感情,“我覺得年輕人,我們想要改變未來,我們一起抗擊貪腐員警的時候,兩個人就是對正義是有共識的。所以不管是什麼階級,什麼出身,我們對未來、對正義,對那種很多東西是的渴望是一樣的。所以我覺得有共同點的人,有共同夢想的人會相互吸引。”高可兒分析道。

高可兒也表示,《我的1997》的出演是與印小天的第二次合作,作為新人演員,每一次都能在演戲中從對方身上學到一些自己可以借鑒的經驗。1997那年高可兒年齡尚小,為了更好地呈現角色,她去翻閱香港簡史,去瞭解當時的社會環境,試著體會每一個不同職業、不同層次的人,“那個時代大家的想法和對社會、感情的理解都不一樣,所以我覺得這部戲我學到了特別多”。

大開大合的喜怒哀樂

《我的1997》當中,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在螢幕上再現,改革開放,設立深圳特區、鄧小平與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談判,並提出了“一國兩制”等……這些歷史中的重大結點在導演和演員們的共同努力下,被細膩地呈現出來,而時代下的人物碰撞和情感變化,更是耐人尋味。

電視劇《我的1997》

老一輩岳芳英與高致遠、海叔之間的情感,年輕一代高建國與安慧、李欣欣的感情,全都難以用愛情來做單一的界定,“這部戲除了用家國情懷大的歷史結點去紀念香港回歸以外,另一個亮點就是人物的情感比較飽滿,是我們這部戲的一個看點。人物情感上的大開大合,能夠引起觀眾的關注和注意,同時觀眾會跟著角色的喜怒哀樂走。”導演王偉民說。

這樣的一部作品,導演、演員能夠在歷史事件中感受時空交錯,觀眾也能夠感受到人物在艱苦關頭心中執著的信念,用不同的說法去掩飾自己的心痛;再用更多的鼓勵去引導彼此迎接新的人生。每個演員都演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策劃、編輯、統籌、執行·佟承嶽

撰文·周維

設計·彭嘉偉

採訪·周維、張昕怡、張淩絮、張馨藝

現場協調·謝瑋

攝影·張博然

形象、服裝·Richard

服裝助理·張幸

妝發·ON TIME鄒成程、孫彬、寬粉、大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