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如何進行加密數字貨幣投資?你需要先瞭解這些基礎知識

近日, 加密數位貨幣的行情又經歷了過山車——前期追高買入的朋友遭遇短暫被套, 隨後又出現回升跡象。

對大多數人而言, 既然投資波動性巨大的加密數字貨幣, 就應該有應對過山車行情的心理準備。 但, 除了心理準備, 是否還有一些基礎知識的準備呢?

舉例來講, 同是加密數位貨幣, 為何比特幣能賣到18000元人民幣(下同, 除非標明美元, 否則單位為人民幣)一枚?區塊鏈2.0乙太坊中的乙太幣怎麼就是無法突破3000元?大名鼎鼎的Ripple區塊鏈中的瑞波幣為何又不足2元?達世幣是什麼鬼, 憑什麼又能賣到1300元左右?

當前, 全球加密數字貨幣已經超過900種, 價值基礎不同, 風險差異極大, 不知其然, 也不知其所以然, 恐怕不是好的投資理念。 在本文中, 結合市值排名前十大的加密數字貨幣, 簡單談一談加密數位貨幣背後的投資邏輯, 抛磚引玉,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加密數位貨幣的市值趨於兩極分化

Coinmarketcap資料顯示, 截止2017年6月28日, 共有928個加密數字貨幣, 其中722個有市值統計, 總市值1061億美元。

從市場結構來看, 比特幣市值423.36億美元, 占比39.89%;乙太幣市值301億美元, 占比28.36%;瑞波幣市值106億美元, 占比10%。 前三大加密數字貨幣合計占比78.25%, 第4-10名合計占比8.81%, 第11-50名合計占比9.54%, 其餘672個幣種僅占3.40%。

不難發現, 加密數位貨幣領域呈現明顯的兩級分化特徵, 幾款明星貨幣才是市場追逐的重點。

單價1美元以下的加密數字貨幣占多數

722種加密數字貨幣中, 單價超過1000美元的有4種, 單價100-1000美元之間的有7種, 單價1-100美元的有104種, 單價1美元以下的是606種。

鑒於每種加密數字貨幣的總發行量、已發行量存在很大差異, 所以單純比較單價並不可取。

舉例來講,

比特幣總發行量2100萬枚, 截止2017年6月28日(下同), 已發行1640萬枚, 單價2578.78美元;瑞波幣總發行量1000億枚, 流通數量383萬枚, 單價0.277美元;Zcash總發行量2100萬枚, 已發行155萬枚, 單價339.5美元。

瑞波幣單價很低, 主要原因在於其巨大的供給量。 但供給量又並非決定價格的唯一因素, 比特幣和Zcash總供給量相同,

單價相差7倍, 背後便是需求的影響。 決定需求的因素則比較複雜, 塊鏈實用性、知名度、用戶量、區塊鏈安全性、發展路線圖、市場預期等等因素, 不一而足。

產業鏈的支撐因素顯得愈發重要

一個加密數字貨幣, 從理念誕生到發行再到走入公眾視野, 離不開產業鏈的支撐, 尤其是在各種加密貨幣已經多達900餘種的前提下, 加密貨幣的競爭力已經不僅僅是理念和技術本身的競爭力, 產業鏈的支撐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 加密數字貨幣的產業鏈涉及到發行、兌換、儲存、流通等環節, 背後涉及到創始團隊、社區核心參與者、礦工(礦池)、投資人、基於區塊鏈的拓展專案、交易場景、監管機構等等。 當然, 具體到每個幣種,

產業鏈構成方存在顯著差異, 比如比特幣已經不存在創始團隊;未來幣、新經幣、IOAT幣等都是通過創始交易一次性發行完畢, 後續不再有發行環節, 其中IOAT甚至並非基於區塊鏈的加密數字貨幣。

以比特幣為例, 其產業鏈包括發行環節的礦池, 以算力排名看, 全球排名前10的礦池7個都在中國;買賣環節的交易所, 僅中國就有大大小小40餘家交易所;儲存環節的錢包軟體;流通環節的各類交易場景, 如微軟、戴爾、日本樂天、新蛋網、Overstock等均接受比特幣支付;以及比特幣用戶(投資人)、基金會、各國監管機構及其他產業合作方等。

要瞭解一種加密數字貨幣,不僅要瞭解該幣種本身的技術和理念,還應熟悉其產業鏈情況,往往後者才是決定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

關注價格波動有兩個不容忽視的要素

針對具體的加密數字貨幣,決定其走勢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比特幣的此次大漲,隔離見證協定的臨近和勒索病毒都是推手,監管因素、其他競爭幣良好的發展勢頭等也都是重要推動力。所以,筆者不會去窮盡這些助漲或助跌的因素,只是想就以下兩點做些提示:

(1)要關注數位貨幣的供給曲線

除了比特幣和少數其他幾個幣種外,幾乎所有的山寨幣和競爭幣都會採用ICO的形式進行創始發行,通常結構是“X+Y/年”,即ICO階段發行X,之後每年發行Y(當然,Y並非常數,而是按照一定的規則動態變化)。

多數時候,X的占比並不高,但對一些數字貨幣而言,X占比高達70%以上,考慮到剩餘30%是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逐步釋放的,初始階段的前幾年,X可以占流通量的90%以上,創始團隊和初始ICO參與者便成為事實上的巨莊。

舉個例子,乙太坊的ICO階段共釋放7200萬枚乙太幣,而截止2017年6月,已發行總量接近9300萬枚,ICO階段占比仍達到77%。類似新經幣、比特股、未來幣、瑞波幣,ICO階段發行占比達到100%,即第一個區塊便完成了整個發行任務。

在ICO階段,創始團隊通常持有很大比例,第一批眾籌者的獲取成本也極低,隨著幣值成百上千倍地攀升,投資者有理由擔心“莊家”套現行為以及由此引發的砸盤和市場恐慌。

以瑞波幣為例,總共發行1000億枚,市場流通383億枚,瑞波公司手中還握有610億枚,這610億枚瑞波幣何時進入市場、以什麼比例進入市場,成為決定瑞波幣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為了打消投資人疑慮,維持幣值穩定,2017年5月,瑞波公司宣佈即將通過數十個智慧合約鎖定該公司持有的瑞波幣,鎖定期四年半,每隔一個月釋放一個託管合約即10億瑞波幣由公司支配。

Ripple首席執行官Brad Garlinghouse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砸盤整個市場的行為將是非理性的,這違背了公司的利益……希望這種凍結資金的行為能夠為瑞波幣持有者帶來信心”。

就其他加密數字貨幣而言,也或多或少存在類似的問題,既有ICO階段形成的巨莊,也有後續發行階段的供給曲線變動引發的供求變化問題,這些都是影響投資人信心和決定市場價格走向的重要因素,必須時刻保持關注。

(2)應瞭解數字貨幣的核心價值基礎

既然市場中出現了900餘種加密數字貨幣可供選擇,那投資人必然關注該幣種背後的區塊鏈有何價值基礎,並基於這種價值基礎做出投資決策。因為不同的加密貨幣,價值基礎迥異。

比特幣的價值在於,其作為加密數字貨幣的鼻祖,知名度大、用戶數多。比特幣區塊鏈的參與人數最多,安全性最高,是目標相對單純的純粹的數字貨幣。即便存在這樣那樣的局限性,即便所謂的比特幣2.0/3.0們做了很多針對性改進和創新,都無法動搖比特幣的價值基礎。

在比特幣之後、2013年之前,出現了很多山寨幣,基於比特幣的代碼邏輯進行簡單的修改,搖身變成新的幣種,因為推出時間很早,也積累了大批的支持者,具有一定的產業鏈生態資源。但由於和比特幣實在太像了,即便交易確認更快些、區塊容量更大些,在價值上並沒有太多的想像空間,如萊特幣、狗狗幣、點點幣等。

一些數位貨幣通過增強比特幣的某一特徵而受到市場認可,如門羅幣、達世幣、Zcash等,針對比特幣的半匿名特徵,通過混幣、環簽名、零知識驗證等技術大幅增強貨幣的匿名性,受到了市場的追捧。

以Zcash為例,誕生於2016年10月,因採用零知識驗證技術被稱作終極匿名的數位貨幣,火爆到還沒開始挖礦,其期貨價格就遠遠超過比特幣,2016年10月28日正式上線的Zcash,一個幣的單價一度沖到3300BTC,相當於200萬美元。雖然之後價格急劇回落,但截止2017年6月,已經攀升至市值排行榜第12位,單價仍處於316美元的高位。

還有一些數位貨幣通過在區塊鏈完善上做文章而獲取獨特的價值,典型的是乙太幣、瑞波幣、比特股等。乙太坊以對智慧合約良好的擴展性出名,Ripple則致力於支付,比特股則著重於資產交易。因為有獨特的價值基礎,所以這些數字貨幣雖然推出時間晚,但在市值上往往能後來居上,得到投資者的認可,並成功建立生態圈。

當然,有一點需要明確,先發效應很重要。一個數字貨幣有很好的創意不等於有很好的價值,前提是提出時間要早,否則便和比特幣後面的山寨幣一樣,晚了一步,便不是正主兒。

還有一點就是,絕大多數所謂的價值基礎,在理論上都是可以被其他貨幣複製或採用的,歸根結底,還是要持續創新,並儘快建立起穩固的生態圈。

投資加密數字貨幣的幾點通用建議

加密數字貨幣的投資屬於比特層面的投資,而比特層面是可以複製、反覆運算和更新的,所以,相比原子層面的資產(如股票背後的上市公司),加密數位貨幣具有很強的進化性,這意味著,任何所謂的缺點都是有希望被糾正的,任何所謂的優點也都有可能被競爭幣複製。

一句話,不存在絕對的缺點和優點,也就不存在絕對堅固的價值基礎。所以,需要再提示幾點:

一,進行加密數字貨幣投資

二,分散投資。正因為進化太快且新的競爭者層出不窮,才需要分散投資,押注單個幣種並不明智。

三,實在看不懂,就買市值高的。注意,是市值高而非單價高。所有的加密數字貨幣本質上都是虛擬資產,其市值的高低基本代表了市場對其價值基礎的認可度高低。所以,拋開短期投機性因素,一般來看,市值越高,投資的風險便越低。

最後,控制欲望、保持理智。

作者:薛洪言,蘇甯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

要瞭解一種加密數字貨幣,不僅要瞭解該幣種本身的技術和理念,還應熟悉其產業鏈情況,往往後者才是決定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

關注價格波動有兩個不容忽視的要素

針對具體的加密數字貨幣,決定其走勢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比特幣的此次大漲,隔離見證協定的臨近和勒索病毒都是推手,監管因素、其他競爭幣良好的發展勢頭等也都是重要推動力。所以,筆者不會去窮盡這些助漲或助跌的因素,只是想就以下兩點做些提示:

(1)要關注數位貨幣的供給曲線

除了比特幣和少數其他幾個幣種外,幾乎所有的山寨幣和競爭幣都會採用ICO的形式進行創始發行,通常結構是“X+Y/年”,即ICO階段發行X,之後每年發行Y(當然,Y並非常數,而是按照一定的規則動態變化)。

多數時候,X的占比並不高,但對一些數字貨幣而言,X占比高達70%以上,考慮到剩餘30%是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逐步釋放的,初始階段的前幾年,X可以占流通量的90%以上,創始團隊和初始ICO參與者便成為事實上的巨莊。

舉個例子,乙太坊的ICO階段共釋放7200萬枚乙太幣,而截止2017年6月,已發行總量接近9300萬枚,ICO階段占比仍達到77%。類似新經幣、比特股、未來幣、瑞波幣,ICO階段發行占比達到100%,即第一個區塊便完成了整個發行任務。

在ICO階段,創始團隊通常持有很大比例,第一批眾籌者的獲取成本也極低,隨著幣值成百上千倍地攀升,投資者有理由擔心“莊家”套現行為以及由此引發的砸盤和市場恐慌。

以瑞波幣為例,總共發行1000億枚,市場流通383億枚,瑞波公司手中還握有610億枚,這610億枚瑞波幣何時進入市場、以什麼比例進入市場,成為決定瑞波幣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為了打消投資人疑慮,維持幣值穩定,2017年5月,瑞波公司宣佈即將通過數十個智慧合約鎖定該公司持有的瑞波幣,鎖定期四年半,每隔一個月釋放一個託管合約即10億瑞波幣由公司支配。

Ripple首席執行官Brad Garlinghouse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砸盤整個市場的行為將是非理性的,這違背了公司的利益……希望這種凍結資金的行為能夠為瑞波幣持有者帶來信心”。

就其他加密數字貨幣而言,也或多或少存在類似的問題,既有ICO階段形成的巨莊,也有後續發行階段的供給曲線變動引發的供求變化問題,這些都是影響投資人信心和決定市場價格走向的重要因素,必須時刻保持關注。

(2)應瞭解數字貨幣的核心價值基礎

既然市場中出現了900餘種加密數字貨幣可供選擇,那投資人必然關注該幣種背後的區塊鏈有何價值基礎,並基於這種價值基礎做出投資決策。因為不同的加密貨幣,價值基礎迥異。

比特幣的價值在於,其作為加密數字貨幣的鼻祖,知名度大、用戶數多。比特幣區塊鏈的參與人數最多,安全性最高,是目標相對單純的純粹的數字貨幣。即便存在這樣那樣的局限性,即便所謂的比特幣2.0/3.0們做了很多針對性改進和創新,都無法動搖比特幣的價值基礎。

在比特幣之後、2013年之前,出現了很多山寨幣,基於比特幣的代碼邏輯進行簡單的修改,搖身變成新的幣種,因為推出時間很早,也積累了大批的支持者,具有一定的產業鏈生態資源。但由於和比特幣實在太像了,即便交易確認更快些、區塊容量更大些,在價值上並沒有太多的想像空間,如萊特幣、狗狗幣、點點幣等。

一些數位貨幣通過增強比特幣的某一特徵而受到市場認可,如門羅幣、達世幣、Zcash等,針對比特幣的半匿名特徵,通過混幣、環簽名、零知識驗證等技術大幅增強貨幣的匿名性,受到了市場的追捧。

以Zcash為例,誕生於2016年10月,因採用零知識驗證技術被稱作終極匿名的數位貨幣,火爆到還沒開始挖礦,其期貨價格就遠遠超過比特幣,2016年10月28日正式上線的Zcash,一個幣的單價一度沖到3300BTC,相當於200萬美元。雖然之後價格急劇回落,但截止2017年6月,已經攀升至市值排行榜第12位,單價仍處於316美元的高位。

還有一些數位貨幣通過在區塊鏈完善上做文章而獲取獨特的價值,典型的是乙太幣、瑞波幣、比特股等。乙太坊以對智慧合約良好的擴展性出名,Ripple則致力於支付,比特股則著重於資產交易。因為有獨特的價值基礎,所以這些數字貨幣雖然推出時間晚,但在市值上往往能後來居上,得到投資者的認可,並成功建立生態圈。

當然,有一點需要明確,先發效應很重要。一個數字貨幣有很好的創意不等於有很好的價值,前提是提出時間要早,否則便和比特幣後面的山寨幣一樣,晚了一步,便不是正主兒。

還有一點就是,絕大多數所謂的價值基礎,在理論上都是可以被其他貨幣複製或採用的,歸根結底,還是要持續創新,並儘快建立起穩固的生態圈。

投資加密數字貨幣的幾點通用建議

加密數字貨幣的投資屬於比特層面的投資,而比特層面是可以複製、反覆運算和更新的,所以,相比原子層面的資產(如股票背後的上市公司),加密數位貨幣具有很強的進化性,這意味著,任何所謂的缺點都是有希望被糾正的,任何所謂的優點也都有可能被競爭幣複製。

一句話,不存在絕對的缺點和優點,也就不存在絕對堅固的價值基礎。所以,需要再提示幾點:

一,進行加密數字貨幣投資

二,分散投資。正因為進化太快且新的競爭者層出不窮,才需要分散投資,押注單個幣種並不明智。

三,實在看不懂,就買市值高的。注意,是市值高而非單價高。所有的加密數字貨幣本質上都是虛擬資產,其市值的高低基本代表了市場對其價值基礎的認可度高低。所以,拋開短期投機性因素,一般來看,市值越高,投資的風險便越低。

最後,控制欲望、保持理智。

作者:薛洪言,蘇甯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