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香港金像獎史上首部最佳影片!這樣的父愛你受得起嗎?

在香港回歸20周年這個節點, 小摳打算開一個專題, 專門為大家介紹香港這幾十年來的電影發展。 每週都會介紹幾部電影, 喜歡港片的同學們千萬不能錯過哦!

為此, 小摳還請來了一位新朋友, 港片愛好者——魚蛋。

大家好, 我是魚蛋, 一個95後港片迷。 之前的那篇 2017開年最好的國產喜劇片!《絕世高手》我一定要三刷! 就是魚蛋先來熱個身~~~

作為一個95後, 魚蛋能看懂電影的時候, 港片已經走下坡路了。 正可謂“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

But, 魚蛋小時候還是被電視裡的那些港片所深深吸引。

成龍的動作片, 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 徐克的各種黃飛鴻, 古惑仔、警匪片、僵屍片, 還有TVB的警匪劇、律政劇……

這些, 都讓魚蛋對香港產生了無比的好奇與嚮往。

港片不僅影響著80後一代, 就連魚蛋這樣的95後都被“荼毒”頗深。

可現在, 很多人都說港片已死, 魚蛋對此卻有不同看法。

的確, 港片是大不如前了, 但這是由時勢和市場造成的, 它的基因其實一直存在。

這些年, 香港市場萎靡, 大多數香港電影人都北上內地發展。 所以, 我們兒時的那些港味電影越來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跟內地文化的融合。

縱觀我們當今的國產電影, 叫好又叫座的幾乎都有香港電影人的參與, 他們帶著港片基因豐富了整個國產電影的市場。 但, 這也恰恰導致了香港導演的斷層。

不過, 近兩年, 植根於香港本土的新生代導演正在崛起, 一些口碑不錯的佳作都出自年輕導演之手。

他們會不會掀起一輪新浪潮魚蛋不知道, 但港片想要真正發展, 靠的還是香港本土電影人的初心。

魚蛋給大家分享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當年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主打作品之一《父子情》。

在這裡有必要給大家說一下香港電影“新浪潮”。

簡單來講,就是當時有一批在電視臺出身的年輕導演各自開始拍攝風格新穎的電影。

我們熟悉的徐克、許鞍華都是那個時期開始崛起的導演。

《父子情》的導演方育平也是其中一員,而他在當時類型片一統天下的香港電影界絕對算得上是一個異類。

他的電影風格多為現實主義,主要表現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和命運。

那個年代的方育平,相當於今天的王家衛,是香港影評界眼中的名牌,也是香港影壇不可多得的重要導演之一。

方育平的電影導演處女作《父子情》,就獲得了第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主要展現了父與子的日常生活。

導演以“父親收到兒子在美國的畢業證,興奮之下卻因為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開頭。

隨後兒子回國,在家中回憶起了自己與父親在一起的日子……

片中描繪的是一個典型的具有重男輕女思想的父親,一家7口,4個女兒,1個兒子。

在一個父權主義的家庭,父親幾乎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兒子,兒子承載了他所有的希望。

父親因為自己學歷低,雖然工作勤勤懇懇,卻始終得不到晉升。

所以,他不想兒子步自己的後塵,他希望兒子好好讀書,高學歷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可兒子偏偏不愛讀書,愛看戲。因為調皮惹事,轉了5家學校。父親對兒子的管教也十分嚴厲,因為恨鐵不成鋼,經常採取棍棒教育。

兒子高考落榜,卻瞞著父親考取了電視臺的藝員。

父親為了讓兒子讀大學,不惜讓大女兒找個有錢人嫁了供兒子出國讀書,讓考上大學的二女兒放棄機會,出去工作賺錢。

兒子儘管不情願,但最終還是放棄了自己做藝員的夢想,背負了全家人的希望和犧牲,出國讀書。

這儼然是那個時代的悲劇。

如果用我們這個時代的價值觀去衡量這位父親,那他可能會被罵死。

但放到當時,魚蛋可以理解,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重男輕女思想仍然非常嚴重,就算是今天,我們國家的很多地方依然如此。

哪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片中也可以看到父親的無奈與落寞,這並不全是父親的錯,而是那個時代的必然。

而其中普世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也讓魚蛋有一絲絲共鳴。

可能大多數的父母都如電影中的父親一樣,把自己的經驗強加在子女身上,希望他們可以少走彎路,人生過得更順一點。

父母自認為這都是對孩子好,所以有了大學選專業都是家長做主,師範、會計、金融……

魚蛋每次跟家裡聊天,都是催我考研、考公務員的,安安穩穩工作多好。

可這些有時並不是子女想要的,兩代人走的路註定不同,只有自己經歷過才不會後悔。

但不可否認,父母的這些做法都是出於一個字:愛。

有時我們並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愛,所以才有了種種分歧。

正如電影中的兩父子。父親明明特意給兒子留了飯,卻偏因為兒子晚歸罰他不准吃飯。

明明很愛兒子,嘴上卻永遠在教訓著,把所有的愛都壓抑在心底。

兒子也是如此,明明很緊張父親,父親生病,他追著救護車沿山邊跑了一路,可始終沒敢跟家人一同探望父親,讓大家誤解他又貪玩去了。

他自己在山上采了花,一個人默默地來到醫院看望父親,而此時的父親已經睡著。

父子間細膩而又無言的愛讓人看後陣陣酸楚。

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看一下這部電影,很多處細節都會打動你。

下次,魚蛋會為你們分享一部許鞍華導演的作品,你們猜猜是哪部呢?

在這裡有必要給大家說一下香港電影“新浪潮”。

簡單來講,就是當時有一批在電視臺出身的年輕導演各自開始拍攝風格新穎的電影。

我們熟悉的徐克、許鞍華都是那個時期開始崛起的導演。

《父子情》的導演方育平也是其中一員,而他在當時類型片一統天下的香港電影界絕對算得上是一個異類。

他的電影風格多為現實主義,主要表現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和命運。

那個年代的方育平,相當於今天的王家衛,是香港影評界眼中的名牌,也是香港影壇不可多得的重要導演之一。

方育平的電影導演處女作《父子情》,就獲得了第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主要展現了父與子的日常生活。

導演以“父親收到兒子在美國的畢業證,興奮之下卻因為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開頭。

隨後兒子回國,在家中回憶起了自己與父親在一起的日子……

片中描繪的是一個典型的具有重男輕女思想的父親,一家7口,4個女兒,1個兒子。

在一個父權主義的家庭,父親幾乎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兒子,兒子承載了他所有的希望。

父親因為自己學歷低,雖然工作勤勤懇懇,卻始終得不到晉升。

所以,他不想兒子步自己的後塵,他希望兒子好好讀書,高學歷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可兒子偏偏不愛讀書,愛看戲。因為調皮惹事,轉了5家學校。父親對兒子的管教也十分嚴厲,因為恨鐵不成鋼,經常採取棍棒教育。

兒子高考落榜,卻瞞著父親考取了電視臺的藝員。

父親為了讓兒子讀大學,不惜讓大女兒找個有錢人嫁了供兒子出國讀書,讓考上大學的二女兒放棄機會,出去工作賺錢。

兒子儘管不情願,但最終還是放棄了自己做藝員的夢想,背負了全家人的希望和犧牲,出國讀書。

這儼然是那個時代的悲劇。

如果用我們這個時代的價值觀去衡量這位父親,那他可能會被罵死。

但放到當時,魚蛋可以理解,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重男輕女思想仍然非常嚴重,就算是今天,我們國家的很多地方依然如此。

哪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片中也可以看到父親的無奈與落寞,這並不全是父親的錯,而是那個時代的必然。

而其中普世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也讓魚蛋有一絲絲共鳴。

可能大多數的父母都如電影中的父親一樣,把自己的經驗強加在子女身上,希望他們可以少走彎路,人生過得更順一點。

父母自認為這都是對孩子好,所以有了大學選專業都是家長做主,師範、會計、金融……

魚蛋每次跟家裡聊天,都是催我考研、考公務員的,安安穩穩工作多好。

可這些有時並不是子女想要的,兩代人走的路註定不同,只有自己經歷過才不會後悔。

但不可否認,父母的這些做法都是出於一個字:愛。

有時我們並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愛,所以才有了種種分歧。

正如電影中的兩父子。父親明明特意給兒子留了飯,卻偏因為兒子晚歸罰他不准吃飯。

明明很愛兒子,嘴上卻永遠在教訓著,把所有的愛都壓抑在心底。

兒子也是如此,明明很緊張父親,父親生病,他追著救護車沿山邊跑了一路,可始終沒敢跟家人一同探望父親,讓大家誤解他又貪玩去了。

他自己在山上采了花,一個人默默地來到醫院看望父親,而此時的父親已經睡著。

父子間細膩而又無言的愛讓人看後陣陣酸楚。

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看一下這部電影,很多處細節都會打動你。

下次,魚蛋會為你們分享一部許鞍華導演的作品,你們猜猜是哪部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