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戰國時趙國45萬降兵被殺的背後卻是靠著一個反間計!

瞭解過秦史的都知道, 秦朝能一統六國, 跟一個關鍵戰役脫不了干係。 那就是著名的長平之戰, 秦軍大敗趙軍, 讓秦國成為當時唯一的強國。

戰國時期, 群雄爭霸, 打仗就像是家常便飯。 秦國猶如一隻沉睡的雄獅, 在經過商鞅變法和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之後, 秦國迅速崛起。 到秦昭襄王時期, 秦國的對手只剩下齊趙兩國方能與之一戰。 在蘇秦與秦昭襄王的密謀之下, 齊國被六國同而伐之, 齊君自盡齊國滅。 那著名的長平之戰就是秦趙兩國一決雌雄的關鍵戰役。

長平之戰起源與上黨之爭, 秦國攻佔上黨, 上党百姓紛紛逃離趙國。 趙國的軍隊在長平接應上党的百姓。 西元前260年, 秦將王齕向長平的趙國軍隊發動進攻, 廉頗節節敗退, 只好率軍固守, 秦軍無法突破趙軍屏障, 打起了拉鋸戰。 誰都不敢撤軍, 誰也不敢貿然進攻, 就這樣僵持了幾年, 秦趙兩國的國力都即將耗盡。 糧草供應都出現了缺乏, 雙方都想這一仗能夠快速的結束。 秦相范睢派人攜帶千金到趙國施行反間計, 並散佈流言說:“廉頗很容易對付, 秦國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 ”趙王本就生氣廉頗敗退, 加上這麼一說,

他更惱羞成怒, 撤下廉頗換上趙括。 殊不知趙括只是一個紙上談兵之輩, 並無實戰經驗。

趙括

秦軍這邊也悄悄的換帥, 換上秦軍戰神白起, 白起用計引出趙括大軍, 白起命令一支2萬5千人的部隊突襲到趙軍出擊部隊的後方, 截斷趙軍的後路, 又命一支5千人的騎兵部隊插入趙軍與營壘之間,

將趙軍主力分割成兩隻孤立的部隊, 同時切斷趙軍的糧道。 趙軍被秦軍團團包圍。

范睢向秦王獻上攻人之策, 不給趙軍吃喝, 趙軍主力已經斷糧四十六天, 士兵們相互殘殺為食。 趙括將剩餘的趙軍組織成四支突圍部隊,

輪番衝擊了四、五次後仍不能突圍。 趙括親率精銳突圍被亂箭射死, 趙軍軍心渙散成敗已定。 秦國已無人能擋, 可范睢的攻人之策正中秦王的稱霸之心。 唯有不留一線機會, 方能完成一統。 於是秦王命白起屠殺了45萬趙國降兵, 趙國上下一片震驚。

1995年,在山西省晉城高平市永錄村發現一處屍骨坑,出土了大量的屍骨和刀幣、布幣、半兩、箭頭、帶鉤等文物。據說正是長平之戰白起斬殺45萬趙軍留下的永錄屍骨坑。

1995年,在山西省晉城高平市永錄村發現一處屍骨坑,出土了大量的屍骨和刀幣、布幣、半兩、箭頭、帶鉤等文物。據說正是長平之戰白起斬殺45萬趙軍留下的永錄屍骨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