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200元到80萬元,納米技術“產研結合”讓凹凸棒石“身價百倍”

新華社南京3月22日電 題:從200元到80萬元, 納米技術“產研結合”讓凹凸棒石“身價百倍”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

滅菌除臭, 吸附金屬離子, 放入食品、化妝品用作凝膠……凹凸棒石這種礦物質, 名聲雖然不顯, 用途卻廣泛。 在江蘇省盱眙縣, 凹凸棒石儲量占了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48%。 開採價格200元/噸, 經過納米技術處理和產品升級, 成品售價最高約合80萬元/噸。 科技“魔法棒”一揮, 石頭價值成百倍增。

“凹凸棒石的最大特點是吸附能力強。 ”中國科學院盱眙凹土應用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中心主任王愛勤告訴記者, 凹凸棒石是一種具有棒狀晶體結構的含水富鎂的鋁矽酸鹽礦物,

由於內部多孔道, 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 被廣泛應用於化工、建材、造紙、醫藥、農業、環保和食品等領域。

自上世紀70年代末在江蘇發現礦藏以來, 凹凸棒石很快進入工業化生產加工期, 不過, 直至2010年, 一直面臨附加值較低、產業鏈較短的難題, 盱眙縣凹凸棒石全部產值不足4億元。

“每噸產品的平均價格當時是1千多元。 ”王愛勤說, 究其原因, 一是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沒有取得突破, 二是缺少凹凸棒石創新研發團隊的技術支撐, 三是缺少公共測試和服務平臺。

豐富的凹凸棒石資源不想被“賤賣”, 但如何才能高值利用?2010年6月, 中科院和盱眙縣政府聯合共建了凹土應用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中心,

先後引進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單位, 形成產研共融的創新發展新格局。

王愛勤介紹, 天然的凹凸棒石棒晶大多以鳥巢狀或柴垛狀聚集, 不具備納米材料的特性。 多年來, 國內外研究者採用高速攪拌、超聲、對輥、碾磨和冷凍等傳統處理方式對凹凸棒石棒晶束進行瞭解離研究, 但只能做到部分解離, 同時會影響凹凸棒石納米性能的應用。

經過歷時5年的研究, 科研人員發展了對輥處理—制漿提純—高壓均質—乙醇交換一體化工藝, 成功實現棒晶束的高效解離。 中科院盱眙凹土應用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中心副主任鄭茂松說, 這標誌著制約產業發展多年的關鍵共性問題取得突破,

實現了凹凸棒石從礦物材料到納米材料的華麗轉身。

在此基礎上, 中心開發了凹凸棒石納米無機凝膠、凹凸棒石油品高效脫色劑、凹凸棒石催化材料、凹凸棒石絕緣介質漿料等高值化利用產品, 並成功實現產業化應用。

鄭茂松舉例說, 一直以來, 各種黴菌毒素的危害困擾著畜牧業發展, 並且危害人體健康。 中心創造性地研發了凹凸棒石玉米赤黴烯酮吸附劑並實現產業化, 該專案獲批江蘇省科技廳2016年度重大成果轉化專案, 填補了我國高端黴菌毒素吸附劑自主研發和生產領域的空白, 打破國外產品在此領域的技術和市場壟斷。

“盱眙目前凹凸棒石產品的平均價格為每噸4千多元,

價格最高的絕緣材料可達每噸80萬元。 ”王愛勤說。

據悉, 中科院南京分院將“政府大力支持, 聚焦特色產業;構建創新平臺, 按需引進資源;突破產業瓶頸, 助推轉型升級”總結為院地合作的“盱眙模式”。 通過構建平臺、突破技術、服務產業, 已助推盱眙凹凸棒石產值從2010年的不足4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20億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