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內燃機汽車怕涉水,其實電動汽車也一樣!

自從進入夏季以來, 全國人民都生活在大自然的懲罰中, 不是飽受酷暑的煎熬, 就是經歷洪水的侵襲, 看來地球媽媽對我們很不滿意, 似乎是在警告我們不要再折磨她了。 就拿暴雨洪水來說, 南方很多城市籠罩在大雨滂沱的天空下, 日常生活、工作、出行都變成了一大難題。

從圖片中被淹沒的汽車就不難看出暴雨洪水給我們帶來了諸多不便, 尤其是有車一族更是頗感頭痛。 且不說不知將車輛停在哪裡才安全, 就連駕車出行都變成了奢望, 深怕自己的愛車涉水後報廢。 尤其是現在的車型大多都帶有自動啟停功能, 車輛涉水後很可能會導致熄火, 這時自動啟停系統便自告奮勇的開始工作, 後果也很顯而易見, 不是大修就是報廢了。 那麼為什麼這個配置在涉水後會對車輛造成如此之大的傷害呢?別急, 且聽車叔緩緩道來。

什麼是自動啟停?為什麼它會在涉水後損害發動機?

發動機自動啟停就是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臨時停車(例如等紅燈)的時候, 自動熄火。 當需要繼續前進的時候, 系統自動重啟發動機的一套系統。 這樣的解釋百度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車叔就不再贅述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它會在雨天損害發動機。

原因很簡單, 因為車輛停穩後自動啟停系統就要介入工作了。 在通過積水較深的路面時, 一旦猶豫不決, 停下車輛觀察, 自動啟停系統便會接收指令關閉發動機, 這時如果再次啟動車輛, 積水就會進入發動機造成損害。

還有一種情況, 雙方在深水路段會車之時, 膽小者會停下觀察, 這時對方已經高速通過, 同樣的道理, 車輛停下後自動啟停開始工作, 一旦想再次起步, 對方推送過來的水浪, 又會進入發動機, 使其受損。

發動機涉水後再次啟動是如何受到損害的?

很多人都知道發動機進水後再次啟動會受到嚴重的損害, 卻不知道損害的究竟是哪裡。 車叔認為首當其衝就是活塞, 裙帶反應的話還要加上氣缸。 因為大部分以汽油為燃料的車型使用的都是四衝程發動機, 也就是進氣-壓縮-做工-排氣這四個過程。 一旦車輛涉水, 水會進入氣缸, 壓縮過程就很難完成了, 活塞以及活塞連杆會受到非常巨大的反向力量, 這時活塞以及連杆很可能會承受不住壓力, 導致變形甚至斷裂。 更加嚴重的是, 斷裂的活塞連杆也會很大幾率刮壞氣缸, 這一系列損害發生後, 發動機基本就算是報廢了。

關於自動啟停系統在大雨天對內燃機汽車造車的威脅與損害,車叔就先說這麼多了。其實自動系統本身一項非常實用與便利的配置,只需在日常使用時,尤其是在積水深得路面行車時,注意一下就不會造成損失。

車叔想到了另一個觀點,有人說電動汽車之所以能夠瞬速崛起,不僅因為國家政策的支持,還因為它們的先天優勢,這類不需要發動機的汽車可以在積水路面自由行駛,絲毫不用擔心涉水問題,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電動汽車真的可以無視積水嗎?

電動汽車的構造

其實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純電動汽車依舊是根據普通的汽車結構研發而成,換句話說就是電動汽車只是沒有了發動機的普通汽車而已,代替發動機提供動力的電池組通常會被安裝在座椅下方。雖然電動汽車的電池線束都有防水設計,而且封閉性優良,但長時間涉水會導致電池組一直浸泡在水中,車輛行駛過程中還會造成水流和壓強發生變化,局部位置仍有極大可能出現漏水。然後。。。電池漏電,坐在車裡就像坐在電刑椅之上,而且還有可能發生火災,想想後果還是很嚴重的。

相關政府頒佈的政策規定了涉水實驗標準

魔都上海的電動汽車准入政策中有一條強制性規定,那就是廠商必須在指定條件下,對電動汽車進行涉水測試。具體規則為:在15釐米的水深中,以30+3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涉水總時間10分鐘;然後在30釐米的水深中,以≥ 5 公里/小時的速度前進、後退行駛,涉水總時間10分鐘,車輛必須在這種模擬條件下保證不出現危險情況。這種政策說白了就是電動汽車的涉水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只不過要比內燃機汽車強上一些罷了。

關於自動啟停系統在大雨天對內燃機汽車造車的威脅與損害,車叔就先說這麼多了。其實自動系統本身一項非常實用與便利的配置,只需在日常使用時,尤其是在積水深得路面行車時,注意一下就不會造成損失。

車叔想到了另一個觀點,有人說電動汽車之所以能夠瞬速崛起,不僅因為國家政策的支持,還因為它們的先天優勢,這類不需要發動機的汽車可以在積水路面自由行駛,絲毫不用擔心涉水問題,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電動汽車真的可以無視積水嗎?

電動汽車的構造

其實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純電動汽車依舊是根據普通的汽車結構研發而成,換句話說就是電動汽車只是沒有了發動機的普通汽車而已,代替發動機提供動力的電池組通常會被安裝在座椅下方。雖然電動汽車的電池線束都有防水設計,而且封閉性優良,但長時間涉水會導致電池組一直浸泡在水中,車輛行駛過程中還會造成水流和壓強發生變化,局部位置仍有極大可能出現漏水。然後。。。電池漏電,坐在車裡就像坐在電刑椅之上,而且還有可能發生火災,想想後果還是很嚴重的。

相關政府頒佈的政策規定了涉水實驗標準

魔都上海的電動汽車准入政策中有一條強制性規定,那就是廠商必須在指定條件下,對電動汽車進行涉水測試。具體規則為:在15釐米的水深中,以30+3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涉水總時間10分鐘;然後在30釐米的水深中,以≥ 5 公里/小時的速度前進、後退行駛,涉水總時間10分鐘,車輛必須在這種模擬條件下保證不出現危險情況。這種政策說白了就是電動汽車的涉水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只不過要比內燃機汽車強上一些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