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好多金子!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被證實

【西楚網綜合報導】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被證實, 彭山江口被確認為沉銀遺址。 同時, 記者3月20日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 2017年1月開始的彭山江口沉銀考古取得重大進展:出水文物超過一萬件, 實證確認了民間流傳的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

挖掘現場

西王賞功

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

本次出水文物數量之多、等級之高、種類之豐富, 是一次重大考古發掘專案。 萬余件出水文物對研究明代政治史經濟史和軍事史具有重要意義。 文物包括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金印側、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和鐵刀、鐵劍等兵器。 通過此次發掘, 基本確認張獻忠江口之戰的地點, 出水文物是確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

張獻忠江口沉銀一直是歷史之謎,其沉銀地點歷來眾說繪紜,史學界也對此長期存在爭議,一直是世人關注的焦點。史料記載,張獻忠(1606~1647年),陝西延安人,崇禎三年(1630年)在米脂起義,是與李自成齊名的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1644年率部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國政權。1646年張獻忠順岷江南下轉移財物,遭明朝參將楊展伏擊,戰敗船沉,大量財物沉于江底。

近年來,在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施工過程中陸續發現了一些與張獻忠有關的文物,為破解歷史之謎提供了線索。2015年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開江口沉銀遺址保護與考古研討會,經國內權威專家論證,該遺址極有可能為文獻中記載的張獻忠船隊被伏擊的地點。2016年1月,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物局)組織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聯合向國家文物局提出了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的申請。2016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准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項目於2017年1月5日啟動,截止3月15日已發掘面積10000餘平方米,共出水文物10000餘件。

外,此次考古發掘工作還面向全國公開招募了志願者,為公眾參與考古提供了平臺,也擴大了考古工作對公眾的影響力,讓公眾真正瞭解考古、走進考古,享受考古成果。據專家介紹,目前僅是階段性的考古工作,距離發掘結束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專家預判未來的發掘更值得期待。

張獻忠江口沉銀一直是歷史之謎,其沉銀地點歷來眾說繪紜,史學界也對此長期存在爭議,一直是世人關注的焦點。史料記載,張獻忠(1606~1647年),陝西延安人,崇禎三年(1630年)在米脂起義,是與李自成齊名的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1644年率部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國政權。1646年張獻忠順岷江南下轉移財物,遭明朝參將楊展伏擊,戰敗船沉,大量財物沉于江底。

近年來,在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施工過程中陸續發現了一些與張獻忠有關的文物,為破解歷史之謎提供了線索。2015年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開江口沉銀遺址保護與考古研討會,經國內權威專家論證,該遺址極有可能為文獻中記載的張獻忠船隊被伏擊的地點。2016年1月,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物局)組織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聯合向國家文物局提出了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的申請。2016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准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項目於2017年1月5日啟動,截止3月15日已發掘面積10000餘平方米,共出水文物10000餘件。

外,此次考古發掘工作還面向全國公開招募了志願者,為公眾參與考古提供了平臺,也擴大了考古工作對公眾的影響力,讓公眾真正瞭解考古、走進考古,享受考古成果。據專家介紹,目前僅是階段性的考古工作,距離發掘結束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專家預判未來的發掘更值得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