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觀點指數 | 廈門上半年TOP10:新房成交跌5成 外來房企龍湖奪魁

觀點指數回看2017年上半年樓市, 避不開“調控加碼”。

就廈門而言, 在限購、限貸、限賣、限價的“四限”新政下, “日光”、“時光”等不再頻繁出現之余, 上半年樓市成交量創下了近5年來的新低。

與成交量大幅縮水不同的是, 上半年廈門一手住宅的成交均價同比上漲了37.6%至34280元/平方米。 有分析指出, 這是由於供不應求導致購房者恐慌入市, 從而推高房價。

機構資料顯示, 上半年廈門一手住宅供應面積總量僅有44萬平方米,

供求比低至0.57。

土地市場方面, 上半年, 廈門共成交12宗(含1宗人才限價地塊)商住用地, 總建面60萬平方米(含無償配建1.7萬平方米), 總成交金額136.81億元, 剔除人才房用地後可售樓面均價達25226元/平方米。

新房成交降5成 龍湖54.4億登頂

廈門房企銷售排行榜中, 外來房企的席位正在逐步擴大。

據觀點指數統計, 2017年上半年廈門區域房地產銷售金額TOP10裡本土房企與外來房企的占比為2:8, 而這一數值, 於去年全年為5:5, 去年同期為6:4。

上榜外來房企的擴大, 意味著榜單的排名也將改寫, 龍湖、萬科、禹洲三房企業分列2017年上半年廈門區域房地產銷售金額TOP10的前三甲。

龍湖受益于旗下龍湖春江彼岸、龍湖春江酈城的熱銷, 以54.4億元奪得銷冠之位。

統計顯示, 龍湖春江彼岸半年銷售金額為33.57億元, 市場佔有率為7.9%。

另外, 保利繼續憑藉單盤銷售成功上榜, 今年上半年, 保利三仟棟取得了23.81億的銷售業績, 並以此位居商品房成交金額的亞軍。

去年同期前三甲的建發、海投、特房此次均無緣上榜, 進入今年TOP10名單的2個廈門本地房企為住宅和聯發, 分別以20.8億、10.8億排名第六及第十。

受政策加碼的影響, 上半年廈門樓市就像一條抛物線, 劃出了從一季度的火熱到二季度下跌的弧形。

在經歷了1-2月的成交低迷後, 廈門樓市在3月創造了上半年的頂峰, 當月共成交40.06萬平方米。 隨後在新政的疊加下, 4月成交大幅跳水, 並於5月延續下跌。

統計資料顯示, 2017上半年廈門一手住宅成交面積89.45萬平方米,

同比下跌53%;成交套數7520套, 同比下跌52%, 這一成交量創下了廈門近5年來的新低。

從區域看, 同安區以25.66萬平方米的成交居於六區之首, 占總成交量的29%。

值得注意的是, 上半年成交量大幅下跌的情況下, 廈門一手住宅成交均價不降反升, 同比上漲了37.6%至34280元/平方米。

有分析指出, 這是由於供不應求導致購房者恐慌入市, 從而推高房價。 機構資料顯示, 上半年廈門一手住宅供應面積總量僅有44萬平方米, 供求比低至0.57。

截止今年6月底, 廈門可售住宅面積155.4萬平方米, 按上半年月均銷售14.9開萬平方米計算, 庫存需10.4個月去化完畢, 但如果交易量恢復到正常水準, 這些庫存將很快被去化。

地價跌回兩萬+ 供應持續加大

供應不足的是一直以來影響廈門樓市的關鍵因素,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土地供應的短缺。

目前看來, 這個問題已經得到了重視。 為了控制房價, 廈門政府近年來持續加大土地的供應量。

據統計, 2017上半年廈門成功出讓12宗商住地(含一幅人才用地), 賣地總收入136.8億元, 同比上漲34%;成交土地建築面積60.4萬平方米, 同比上漲44%, 完成年度供應計畫的1/4。

從分佈來看, 上半年成交的12宗地塊均位於島外, 包括同安區7幅、翔安區4幅、海滄區1幅。

從拿地企業來看, 收穫最大的是世茂集團, 以37.37億元攬獲了3宗地塊;拿地總價最高的是萬科, 共花費39.58億拿下了同安區的2宗地。

隨著調控收緊以及土拍新規的實行, 上半年廈門土地市場明顯呈現降溫趨勢。

2月15日, 廈門2017年首場土拍出讓翔安3宗地塊, 總建築面積為9.42萬平方米。最終,住宅集團和世茂集團將其收穫囊中,總成交27.33億元。

該場土拍沿用之前廈門商住地土拍“限地價、競配建”的規則,扣去無償配建面積,3宗地的實際樓面價均超過3萬元/平方米,最高達36651元/平方米。

5月18日,廈門新政後首場土拍出讓同安及海滄4宗地塊,總出讓面積12.15萬平方米。最終融信、保利、海投、禹洲各獲1宗,總成交37.31億元。

同樣,扣去無償配建面積後,同安3宗地塊的實際樓面價均刷新區域紀錄。其中,以保利競得地塊的實際樓面價為最高,達34759元/平方米。

6月21日,廈門迎來上半年土拍收官之戰,再次出讓同安4宗商住地。出乎意料的是,該場土拍歷時1個小時便結束,共吸金67.5億元。4宗塊地均未到達最高限價,均以零競配建成交。

該次土拍除繼續採用“限地價、競配建”方式進行外,還首次明確規定:受讓人應一次性申請該地塊合同項下宗地商品住房預售許可證,並一次性全部對外公開銷售。

除了歷時短、競拍輪次最少外,成交價也讓人始料為及。4宗地的最高成交樓面價僅25550元/平方米,為近兩年來廈門商住地的最低成交樓面價。

2016年,廈門地價從1萬+直接進入3萬+時代,今年上半年又重見“2”字頭。可見,在土拍新規下,廈門基本鎖定2萬+、3萬+的地價格局。

總建築面積為9.42萬平方米。最終,住宅集團和世茂集團將其收穫囊中,總成交27.33億元。

該場土拍沿用之前廈門商住地土拍“限地價、競配建”的規則,扣去無償配建面積,3宗地的實際樓面價均超過3萬元/平方米,最高達36651元/平方米。

5月18日,廈門新政後首場土拍出讓同安及海滄4宗地塊,總出讓面積12.15萬平方米。最終融信、保利、海投、禹洲各獲1宗,總成交37.31億元。

同樣,扣去無償配建面積後,同安3宗地塊的實際樓面價均刷新區域紀錄。其中,以保利競得地塊的實際樓面價為最高,達34759元/平方米。

6月21日,廈門迎來上半年土拍收官之戰,再次出讓同安4宗商住地。出乎意料的是,該場土拍歷時1個小時便結束,共吸金67.5億元。4宗塊地均未到達最高限價,均以零競配建成交。

該次土拍除繼續採用“限地價、競配建”方式進行外,還首次明確規定:受讓人應一次性申請該地塊合同項下宗地商品住房預售許可證,並一次性全部對外公開銷售。

除了歷時短、競拍輪次最少外,成交價也讓人始料為及。4宗地的最高成交樓面價僅25550元/平方米,為近兩年來廈門商住地的最低成交樓面價。

2016年,廈門地價從1萬+直接進入3萬+時代,今年上半年又重見“2”字頭。可見,在土拍新規下,廈門基本鎖定2萬+、3萬+的地價格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