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15本好書(值得收藏)

2. 《詩經選》: 袁行霈題詞推薦, 由中國《詩經》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魅力教授”李山傾心編撰, 通過詩經, 走進中華民族文學和精神的源頭。

為何孔子說, “不學詩, 無以言”?

為何給孩子取名, 會有“男楚辭, 女詩經”的說法?

《詩經》蘊藏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有很多名人的名字取自《詩經》:

王國維的名字出自《詩經·大雅·文王》中“王國克生, 維周之楨”。

林徽因的名字出自《詩經·大雅·思齊》中“大姒嗣徽音, 則百斯男”。

梁思成的名字出自《詩經》中“湯孫奏假, 綏我思成”。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 名字取自《詩經·小雅》裡 “呦呦鹿鳴”。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也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 《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 奠定了中國詩歌的優良傳統, 中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 思無邪。 不學詩,

無以言。

—— 孔子

頌其詩, 讀其書,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 孟子

始乎誦經, 終乎讀禮。

—— 荀子

“《詩》三百篇, 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

—— 司馬遷

本書精選《詩經》中一百一十篇佳作——重新審讀其字句、篇章, 重新考訂其創制年代, 勾勒其禮樂背景, 體味其文化意蘊, 欣賞其藝術風雅, 考察其歌唱方式……力求將《詩經》的曼妙美好再次直觀而動人地呈現于世人面前。

3.《古希臘抒情詩選》:被譽為西方的《詩經》。 充滿詩意與古希臘人的哲學觀, 是人類靈魂的保存。

水建馥的譯文, 不論是詩還是散文, 都非常精彩……這個集子裡的詩, 十之八九是我國首次翻譯的。

——文潔若(翻譯家, “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古希臘抒情詩的盛期是在史詩傳統衰落之後和希臘悲劇興盛之前, 它來源於民歌, 分為雙管歌、琴歌和諷刺詩:梭倫、西莫尼德斯、薩福、阿納克瑞翁、品達等都是其中代表。

幸福四要素

人皆有死, 最重要第一是健康,

第二是天生性情溫和,

第三是有一份並非來之不義的財產,

第四是有一批朋友歡度春光。

世代如落葉

豪邁的狄俄墨得斯, 你何必問我的家世?

正如樹葉榮枯, 人類的世代也如此,

秋風將枯葉灑落一地, 春天來到

林中又會滋發許多新的綠葉,

人類也如是, 一代出生一代凋謝。

—— 荷馬《伊利亞特》節選

4.《俄羅斯抒情詩選》:一本書讀懂跨越三百年的俄羅斯浪漫詩風,

精選66位俄羅斯最具代表性詩人的抒情詩佳作。

西方任何一國的文學在生活中出現的時候, 都不曾具有這麼大的力量和速度, 發出了這麼強烈耀眼的才智的光輝……全世界都驚訝於它的美和力量。

—— 高爾基

俄羅斯風景有一種神秘的美, 大凡看過俄羅斯風景的人們, 對那種美的愛惜之情, 似乎都會繼續懷念至死為止。

—— 法國作家 莫洛亞

“最偉大的道德頌詩”

“俄國詩歌的太陽”

“俄國文學之父”

“俄羅斯詩人之父”

黃金時代

白銀時代

……

《俄羅斯抒情詩選》以俄漢對照的方式完美展現了詩歌的格律, 使讀者能在吟誦原詩的同時, 體會中文譯詩的奧妙。 除此之外, 本書還選錄了在國外廣為流傳但在國內尚未介紹的經典詩篇, 對於廣大俄語讀者和詩歌文學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佳音。

斯坦司

勒熱夫斯基

身處逆境為何要日坐愁城

切不要失去光風霽月的襟懷

雖然歡樂的時期已經逝去 像甜蜜的夢

但悲傷也會過去 快樂的日子定會回來

人的生命仿若鮮花

春天生長 花兒豔麗

但秋天漸漸寒冷肅殺

樹葉乾枯墜地 枯萎的花兒消蹤匿跡

芳春易逝 炎夏接踵而至

金秋遠行 寒冬結束一年時光

人的生命也像時光一樣消逝

誕生 成長 衰老 死亡

命運給予我們的幸福變化多端

這世界變化無常 我們的生活也變化無常

滾滾紅塵一切世事如車輪飛轉

但最終的命運註定只是死亡

身處逆境要樂天知命 等待吐氣揚眉

災難和厄運也隨著時間而飛快消散

幸福時要懂得節制 謹防樂極生悲

已經過去的事情悔恨已晚

小曲

赫拉斯科夫

我被你深深迷住,

這有什麼驚奇,

你天生美麗,

這是命運的意圖。

人人都愛美,

這是我們的天性,

要想不對你鍾情,

我無法把自己支配。

你天生註定要迷人,

我天生註定迷戀你,

那我們為何還要極力

壓抑自己的天性?

我為美而犧牲,

你犧牲於如火激情,

大自然的一切規程,

就讓我倆來完成。

詩歌醫治病痛的心靈

巴拉丁斯基

詩歌醫治病痛的心靈。

神秘而有威力的和聲,

救治重大的弊病,

抑制狂暴的激情。

歌者的靈魂,融入了和諧,

消除了自己所有的悲痛;

神聖的詩歌賦予自己的參加者

純潔和寧靜。

5.《先秦諸子系年》:走進中國傳統思想的源頭,探索軸心時代的中華文明。

錢穆的代表作之一。

講秦漢史以錢賓四先生為最好,研究秦漢史莫不以錢先生為宗師。

——牟宗三

周王室東遷以後,學術重心由王官逐漸移向民間,自老子、孔子以後,一時大思想家輩出,如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皆能著書立說,而成一家之言,後世因稱這些思想家為“先秦諸子”。

先秦諸子的學說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崇高地位,後世思想學派莫不淵源于此,諸子著作是瞭解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寶貴資料。

他們是春秋戰國歷史舞臺上的主宰者,奏響了“軸心時代”的最強音。

宋代儒學大師朱熹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秦漢以來,中華民族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霜雪雨而日久彌新,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先秦諸子為中華文明的進步與繁榮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

《先秦諸子導讀》

6.《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精選西方哲學經典原著,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傾心編譯,走進西方精神的內核。

《西方哲學原著選讀》是供綜合大學哲學系學生學習“西方哲學史”課程用的教材,也可以供自學者參考。本書內容包括: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十八--十九世紀德國哲學、十九世紀俄國哲學等。

研究歷史必須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哲學史的第一手材料就是哲學家們的原著。但是哲學原著浩如煙海,初學者在一學年中除了聽課以外,自學時間是有限的,只能在教師指導下研讀其中最必要的一小部分,作為基本訓練。因此,有必要從主要哲學家的原著中重點選錄有代表性的段落,以滿足教學上的需要,自學的需要。

目錄:

第一部分 古希臘羅馬哲學

1 米利都學派

2 畢泰戈拉派

3 赫拉克利特

4 愛利亞學派

5 阿那克薩戈拉

6 恩培多克勤

7 原子論者

8 智者

9 蘇格拉底

10 柏拉圖

11 亞里斯多德

……

第二部分 歐洲中世紀哲學

18 波愛修

19 愛留根納

20 安瑟爾謨

21 高尼祿

22 阿伯拉爾

23 湯瑪斯·阿奎那

……

第三部分 文藝復興時期哲學

27 庫薩的尼古勞

28 達·芬奇

29 愛拉斯謨

30 布魯諾

第四部分 十六至十八世紀西歐哲學

31 弗蘭西斯·培根

32 笛卡爾

33 霍布斯

34 斯賓諾莎

35 洛克

……

7.《史記選》:《史記》的經典選本,清康乾時代最有影響的《史記》選本之一。

《史記選》,清初著名學者儲欣所編選,選錄作品五十五篇。所選篇章之末亦多有評語,盛讚史公文章之精彩處,與文中評語形成照應。

編選者對於文章精彩部分用不同的符號加以圈點,並有大量的評點,用語長短不一,恰到好處,或指出詞句作用,或評點章法佈局,或揭示史公深意,或探討前後關聯性等。

在歷史上,《史記》產生後,歷朝歷代對《史記》多有注疏、索隱、編選的工作,這些工作進一步增進了《史記》作為文化典籍的影響力。特別是《史記》選文,雖然大多從文學作品角度著手,但因為選本背後隱藏著一定的歷史、文學、審美及思想文化觀念,某種意義上選本不僅具有文學審美的功能,也具有思想文化的功能,更可以作為把握選文者思想觀念的史料之一。《史記》及《史記》選本在歷史編纂學、散文史以及思想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8.《古文觀止譯注》: 中國古代散文精粹,古人的語文教材,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準,青年首選的普及性古文選本。

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古文觀止》是一部形象的中國歷代散文大觀,也是最流行、最通俗、最廣為人知、最有影響的初學古文選本。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劌論戰》

《古文觀止》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古文觀止》是作者以犀利的視角,在廣博的中華文海中擷采的最為絢麗、最有價值、最具代表性的精美古文,因而本書也是最為優秀的古文選本。

《古文觀止》做到了蒙童讀來不高,學人讀來不低的境界,這些不朽的經典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知識、成熟的人生經驗、艱深的文章美學,乃至博遠的宇宙哲理。

9.《文心雕龍劄記》: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作為現代學科的確立,即是以黃侃在北京大學講授《文心雕龍》課程並最終寫成《文心雕龍劄記》為標誌的。

《文心雕龍》是中國第一部美學和文學理論巨著,也是一部文學批評著作,全書受《周易》二元哲學的影響很大。

《文心雕龍》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精密的批評的書,“體大而慮周”,全書重點有兩個:一個是反對不切實用的浮靡文風;一個是主張實用的“攡文必在緯軍國”之落實文風。

本書是黃侃先生在北京大學講授辭章學和中國文學史的講義,對《文心雕龍》這部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學理論專著作了細緻入微的深入剖析,在中國文學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

《文心雕龍劄記》一書乃是清末民初三大文學流派紛爭中湧現出來的一部名著。季剛先生以其過人的才力和不懈的鑽研,心血所聚,成此一冊,自然不同泛泛之作。這樣的文字,歷久彌新,可以預見,它將永遠得到愛好文學者的珍視。

10.《大一國文讀本》:史學大師、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先生編選的民國大學生國文讀本,古文訓練必備圖書。

“看你點得對不對,即知你的國文程度”。

陳師是史學大家,在選文外,別有寓意,其選文傾向于史學的痕跡很明顯。他所選內容,是當時大部分學生能大致瞭解的故事。通用各系科,既可使他們探求故事緣起,又能增加若干歷史知識,更能學到作文的章法。

——著名史學家來新夏

著名史學家來新夏先生逝世前曾二次撰文,呼籲以本書為教材增設“大一國文”課。

欲作文言(文),只有熟讀《論》《孟》,亦一捷徑。能多讀熟讀,則出筆成文言。

本書排序,相同主題文章對比異同,便於讀者在比較中學習寫文章。

說話及寫信,均要替對方設想,不能因自己明白,以為人亦明白。

《大一國文讀本》是由陳垣先生任輔仁大學校長期間自選、自編、自校的稿紙鈔本《國文讀本》和各年度《國文讀本》以及所附《論孟一臠》合併而成,由其哲孫陳智超先生整理修訂並導讀。

該書既選取了《春秋》《左傳》《史記》《漢書》等經史名篇,又有韓愈、柳宗元、劉知幾、三蘇、歸有光、顧炎武等名家的書序、政論文和散文等。本書繁體直排,不加標點,由讀者自行句讀,為傳統古文訓練之良法,對於培養學生的國學素養和古文根基也大有裨益。

陳垣(1880-1971),廣東新會人,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曾任國立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輔仁大學的教授、導師。1926—1952年,任輔仁大學校長;1952—1971年,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南宋河北新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諍記》《中國佛教史籍概論》及《通鑒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論文集》行世。陳垣先生在史學界聲望極高,與陳寅恪先生有“南北二陳”之譽。

11.《古希臘散文選》:走進軸心時代的西方文學源頭;本書榮獲第五屆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獎一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古希臘文明源遠流長,不僅孕育了整個歐洲文明,而且直接啟發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發展。

中國人對希臘文化並不陌生。近現代文人中介紹古希臘文化的有周作人和羅念生,水建馥是繼周、羅之後古希臘文研究第一人。水老不僅是古希臘文專家,而且是翻譯大師。他的譯文流暢、忠實、典雅,使讀者“忘乎所以”,不知不覺置身古希臘,與古希臘人共呼吸、同命運。

口是心非

口是心非一般說來,就是言行極其虛偽。口是心非的人會上前和他所仇視的人搭話,不流露出仇恨。他背地裡誹謗某人,當面卻恭維。他控告某人,某人官司打輸,遭了殃,他會去表示慰問。人家說他壞話,他賠笑臉。某人受害,向他訴委屈,他無動於衷地加以勸解。他要做某事,卻說還在考慮。他的托詞很多,要麼說他當時不在場,要麼說他遲到了,要麼說他正在生病。

阿諛逢迎

阿諛逢迎可認為是一種交際手段,不顧廉恥但對逢迎者有利。這種善於逢迎的人如果陪你一起走路,會說:“你注意大家望著你嗎?在雅典沒人有你得人心。”又會說:“昨天你在市政廳真出風頭,瞧,當時三十多人在場,談起誰最精明強幹,大家異口同聲說出來的都是你。”他邊說邊伸手拈去你衣上的一點髒。這人一講話,他就叫大家肅靜,或者誇獎大家聽得專心,每逢講話稍停,他就叫好。

《古希臘散文選》收錄了柏拉圖的《對話錄》四篇、泰奧弗拉斯托斯的《人物素描》三十篇以及普盧塔克、盧奇安、朗戈斯等人的作品,介紹了八篇完整的作品,篇篇經典文章展示了古希臘文學的博大精深。

12.《早期經濟思想: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文獻選集》: 說起經濟思想,人人都知道《國富論》,但在這之前的經濟思想又是怎樣的面貌?

本書選集了從古希臘至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十六個作家著作的摘文,是一本精選的文集。編者在書的前言中說,“它既不是一切有關重要文獻的選集,甚至也不是所有名家的圖像畫廊,而只是若干篇有代表性的、足夠多樣化的文摘;希望對大量可用的資料,可以由此提供一個大致的印象。”這個說明是實事求是的。它類似一本若干名劇本的摺子選。折子戲的優點是,它一般地擷摘一個劇本的精華,而且可藉這管中的一斑窺測全豹。

——陳岱孫(著名經濟學家)

《早期經濟思想: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文獻選集》是出版於1924年的美國哈佛大學亞瑟•伊萊•門羅博士選編的《早期經濟思想——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文獻選集》一書的譯本。

(1)亞里斯多德:貨幣是交換的出發點和終點

亞里斯多德(西元前384-322),他充分注意到經濟因素與生活中其他方面之間的關係的,從這一觀點出發,討論了許多經濟問題。

(2)色諾芬:如何增加國家收入?

他的《經濟論》精闢地分析了複雜的分工問題。

《雅典的收入》作為一部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著作,反映了希臘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

(3)湯瑪斯·阿奎那:什麼是公正和合法?

和亞里斯多德一樣,他從不單對經濟問題作抽象的論述,而總是和較大的倫理學或政治學的問題聯繫著一併研討。

……

(14)弗朗斯瓦·魁奈:他的思想影響了亞當·斯密

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他從1757年開始,相繼寫出《租地農場主論》《經濟表》等著作。這些經濟著作使魁奈周圍聚集了一小批能幹的信徒,他們非常熱心的宣傳他的理論,並在一定程度上對亞當·斯密產生了影響。

(15)安·羅伯爾·雅克·杜爾哥:關於財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安·羅伯爾·雅克·杜爾哥(1727-1781),他曾任法國財政大臣。在擔任財政大臣的兩年間,他在國內實行了穀物的自由貿易,廢除了沉重的徭役,並取消了行會組織。

(16)約翰·馮·尤斯蒂:財政學

約翰·馮·尤斯蒂(1720-1771),是德國最著名的重商主義經濟學家之一。

編者在書的前言中說,“它既不是一切有關重要文獻的選集,甚至也不是所有名家的圖像畫廊,而只是若干篇有代表性的、足夠多樣化的文摘;希望對大量可用的材料,可以由此提供一個大致的印象”。這個說明是實事求是的。選集所收的文章以其寫成年月的先後為序的,其摘文都是幾百年甚至兩千多年前的古老文獻,尤其是在今國內西方國家早期經濟思想文獻較缺的情況下,作為經濟學說教材的補充讀物,是非常具有學術價值的。

13. 《市民社會基礎讀本》: 理解市民社會的經典選本。

那種希望對自由選擇和社群同時加以膜拜的想法,在根本上就誤解了社群的屬性。社群的含義並不是將生活中的一切行為訴諸自由選擇,毋寧說它是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從個人角度的計算,更多安於現狀,並享受它所帶來的心理上的滿足。 ——艾倫·埃倫霍特

本書為西方學者對市民社會理論領域內重要文獻的基礎彙編,書中選編的文章都是一些經典文獻,內容涵蓋了市民社會理論、市民社會與社會資本、市民社會中的市民信任和社會權威、市民社會與民主國家等幾個基本主題。

目錄

第一部分 導言與概述

第一章 市民社會的含義、起源與應用(唐·艾伯利)

第二部分 市民社會理論

第二章“尋求共同體”:秩序與自由之倫理學的研究(羅伯特·尼斯比特)

第三章 誰的守護者?社會科學和道德義務(艾倫·沃爾夫)

……

第十七章 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與民主的市民社會(威廉·加爾斯通)

第十八章 再談“美國例外論”:市民社會的作用(丹尼爾·貝爾)

第十九章 政治、道德與文明(瓦茨拉夫·哈威爾)

本書所收文章的作者,都是一些國際知名的學者,包括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 伯傑(Peter L. Berger),羅伯特•貝拉(Robert N. Bellah)、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哈威爾,福山等等,他們的學術水準和知名度已經得到公認。主編艾博裡一直致力於推動和加強美國的社會公共機構和社區生活,是美國著名的公民社會理論家和行動者,此前曾主編過The Content of America's Character: The Recovery of Civic Virtue一書。

14.《中國法學經典導讀》: 揭示中國百年來的法治求索歷程,以求啟蒙社會文化,普及法律常識。

《中國法學經典導讀》匯輯四位法律學人分別為沈家本《歷代刑法考》,《梁啟超論憲法》,陳顧遠《中國法制史概要》,錢端升與王世傑《比較憲法》撰寫的導讀文章,從整體上向讀者介紹了中國近代法律史學、憲法學所達到的研究水準。

沈家本 花甲之年擔大任,清末修律大臣的精深之學。

梁啟超 傑出的中國現代啟蒙者,一生追求憲法理想。

陳顧遠 革命與志士于一生,探源中國法制理念。

王世傑與錢端升 置世界大局,眺望中國憲法前程。

本書通過對四部經典的研究闡發,揭示了中國百年來的法治求索歷程,以求啟蒙社會文化,普及法律常識;也可為法律專業本科以上人士學習相關專業重點參考。

尹伊君 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副主任。業餘致力法學、紅學、書法研究及清代法律文書的收藏。著有《社會變遷的法律解釋》《紅樓夢的法律世界》《故紙遺律——尹藏清代法律文書》。在《中國社會科學》《讀書》等報刊發表文章數十篇。

杜鋼建 現任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行政學院、汕頭大學任教。著有《新仁學——儒家思想與人權憲政》《外國人權思想論》《中國近百年人權思想》《政府職能轉變攻堅》。

段秋關 西北大學教授。曾任西北大學法學院院長 ; 汕頭大學法商學、法學院院長, 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系副主任,北京大學法學院兼職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會會長, 教育部法學教育指導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法律史,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林來梵 留日法學博士。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公法研究中心主任、《清華法學》主編;兼任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等職;主攻公法學,兼涉比較法及法理學的部分領域,迄今在國內外出版學術專著數部,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15. 《古今名人讀書法》:不僅是讀書法,更是一部中國人的閱讀史,一部國學指導教材。

採集古今三百余位名人讀書心得,列為八百餘則,上自孔孟,下至蔡元培、胡適之,以時代為序,依次羅列,便於檢索。書末附相關書目數十種,並介紹其作者、版本、存佚,乃至內容之優劣,尤便查考。

《古今名人讀書法》最早於1940年由本館以繁體豎排形式出版,後又多次重印。本次改成簡體橫排形式出版,只做了少量必要的校訂,內容並無增刪。

對於廣大俄語讀者和詩歌文學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佳音。

斯坦司

勒熱夫斯基

身處逆境為何要日坐愁城

切不要失去光風霽月的襟懷

雖然歡樂的時期已經逝去 像甜蜜的夢

但悲傷也會過去 快樂的日子定會回來

人的生命仿若鮮花

春天生長 花兒豔麗

但秋天漸漸寒冷肅殺

樹葉乾枯墜地 枯萎的花兒消蹤匿跡

芳春易逝 炎夏接踵而至

金秋遠行 寒冬結束一年時光

人的生命也像時光一樣消逝

誕生 成長 衰老 死亡

命運給予我們的幸福變化多端

這世界變化無常 我們的生活也變化無常

滾滾紅塵一切世事如車輪飛轉

但最終的命運註定只是死亡

身處逆境要樂天知命 等待吐氣揚眉

災難和厄運也隨著時間而飛快消散

幸福時要懂得節制 謹防樂極生悲

已經過去的事情悔恨已晚

小曲

赫拉斯科夫

我被你深深迷住,

這有什麼驚奇,

你天生美麗,

這是命運的意圖。

人人都愛美,

這是我們的天性,

要想不對你鍾情,

我無法把自己支配。

你天生註定要迷人,

我天生註定迷戀你,

那我們為何還要極力

壓抑自己的天性?

我為美而犧牲,

你犧牲於如火激情,

大自然的一切規程,

就讓我倆來完成。

詩歌醫治病痛的心靈

巴拉丁斯基

詩歌醫治病痛的心靈。

神秘而有威力的和聲,

救治重大的弊病,

抑制狂暴的激情。

歌者的靈魂,融入了和諧,

消除了自己所有的悲痛;

神聖的詩歌賦予自己的參加者

純潔和寧靜。

5.《先秦諸子系年》:走進中國傳統思想的源頭,探索軸心時代的中華文明。

錢穆的代表作之一。

講秦漢史以錢賓四先生為最好,研究秦漢史莫不以錢先生為宗師。

——牟宗三

周王室東遷以後,學術重心由王官逐漸移向民間,自老子、孔子以後,一時大思想家輩出,如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皆能著書立說,而成一家之言,後世因稱這些思想家為“先秦諸子”。

先秦諸子的學說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崇高地位,後世思想學派莫不淵源于此,諸子著作是瞭解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寶貴資料。

他們是春秋戰國歷史舞臺上的主宰者,奏響了“軸心時代”的最強音。

宋代儒學大師朱熹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秦漢以來,中華民族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霜雪雨而日久彌新,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先秦諸子為中華文明的進步與繁榮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

《先秦諸子導讀》

6.《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精選西方哲學經典原著,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傾心編譯,走進西方精神的內核。

《西方哲學原著選讀》是供綜合大學哲學系學生學習“西方哲學史”課程用的教材,也可以供自學者參考。本書內容包括: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十八--十九世紀德國哲學、十九世紀俄國哲學等。

研究歷史必須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哲學史的第一手材料就是哲學家們的原著。但是哲學原著浩如煙海,初學者在一學年中除了聽課以外,自學時間是有限的,只能在教師指導下研讀其中最必要的一小部分,作為基本訓練。因此,有必要從主要哲學家的原著中重點選錄有代表性的段落,以滿足教學上的需要,自學的需要。

目錄:

第一部分 古希臘羅馬哲學

1 米利都學派

2 畢泰戈拉派

3 赫拉克利特

4 愛利亞學派

5 阿那克薩戈拉

6 恩培多克勤

7 原子論者

8 智者

9 蘇格拉底

10 柏拉圖

11 亞里斯多德

……

第二部分 歐洲中世紀哲學

18 波愛修

19 愛留根納

20 安瑟爾謨

21 高尼祿

22 阿伯拉爾

23 湯瑪斯·阿奎那

……

第三部分 文藝復興時期哲學

27 庫薩的尼古勞

28 達·芬奇

29 愛拉斯謨

30 布魯諾

第四部分 十六至十八世紀西歐哲學

31 弗蘭西斯·培根

32 笛卡爾

33 霍布斯

34 斯賓諾莎

35 洛克

……

7.《史記選》:《史記》的經典選本,清康乾時代最有影響的《史記》選本之一。

《史記選》,清初著名學者儲欣所編選,選錄作品五十五篇。所選篇章之末亦多有評語,盛讚史公文章之精彩處,與文中評語形成照應。

編選者對於文章精彩部分用不同的符號加以圈點,並有大量的評點,用語長短不一,恰到好處,或指出詞句作用,或評點章法佈局,或揭示史公深意,或探討前後關聯性等。

在歷史上,《史記》產生後,歷朝歷代對《史記》多有注疏、索隱、編選的工作,這些工作進一步增進了《史記》作為文化典籍的影響力。特別是《史記》選文,雖然大多從文學作品角度著手,但因為選本背後隱藏著一定的歷史、文學、審美及思想文化觀念,某種意義上選本不僅具有文學審美的功能,也具有思想文化的功能,更可以作為把握選文者思想觀念的史料之一。《史記》及《史記》選本在歷史編纂學、散文史以及思想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8.《古文觀止譯注》: 中國古代散文精粹,古人的語文教材,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準,青年首選的普及性古文選本。

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古文觀止》是一部形象的中國歷代散文大觀,也是最流行、最通俗、最廣為人知、最有影響的初學古文選本。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劌論戰》

《古文觀止》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古文觀止》是作者以犀利的視角,在廣博的中華文海中擷采的最為絢麗、最有價值、最具代表性的精美古文,因而本書也是最為優秀的古文選本。

《古文觀止》做到了蒙童讀來不高,學人讀來不低的境界,這些不朽的經典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知識、成熟的人生經驗、艱深的文章美學,乃至博遠的宇宙哲理。

9.《文心雕龍劄記》: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作為現代學科的確立,即是以黃侃在北京大學講授《文心雕龍》課程並最終寫成《文心雕龍劄記》為標誌的。

《文心雕龍》是中國第一部美學和文學理論巨著,也是一部文學批評著作,全書受《周易》二元哲學的影響很大。

《文心雕龍》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精密的批評的書,“體大而慮周”,全書重點有兩個:一個是反對不切實用的浮靡文風;一個是主張實用的“攡文必在緯軍國”之落實文風。

本書是黃侃先生在北京大學講授辭章學和中國文學史的講義,對《文心雕龍》這部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學理論專著作了細緻入微的深入剖析,在中國文學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

《文心雕龍劄記》一書乃是清末民初三大文學流派紛爭中湧現出來的一部名著。季剛先生以其過人的才力和不懈的鑽研,心血所聚,成此一冊,自然不同泛泛之作。這樣的文字,歷久彌新,可以預見,它將永遠得到愛好文學者的珍視。

10.《大一國文讀本》:史學大師、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先生編選的民國大學生國文讀本,古文訓練必備圖書。

“看你點得對不對,即知你的國文程度”。

陳師是史學大家,在選文外,別有寓意,其選文傾向于史學的痕跡很明顯。他所選內容,是當時大部分學生能大致瞭解的故事。通用各系科,既可使他們探求故事緣起,又能增加若干歷史知識,更能學到作文的章法。

——著名史學家來新夏

著名史學家來新夏先生逝世前曾二次撰文,呼籲以本書為教材增設“大一國文”課。

欲作文言(文),只有熟讀《論》《孟》,亦一捷徑。能多讀熟讀,則出筆成文言。

本書排序,相同主題文章對比異同,便於讀者在比較中學習寫文章。

說話及寫信,均要替對方設想,不能因自己明白,以為人亦明白。

《大一國文讀本》是由陳垣先生任輔仁大學校長期間自選、自編、自校的稿紙鈔本《國文讀本》和各年度《國文讀本》以及所附《論孟一臠》合併而成,由其哲孫陳智超先生整理修訂並導讀。

該書既選取了《春秋》《左傳》《史記》《漢書》等經史名篇,又有韓愈、柳宗元、劉知幾、三蘇、歸有光、顧炎武等名家的書序、政論文和散文等。本書繁體直排,不加標點,由讀者自行句讀,為傳統古文訓練之良法,對於培養學生的國學素養和古文根基也大有裨益。

陳垣(1880-1971),廣東新會人,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曾任國立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輔仁大學的教授、導師。1926—1952年,任輔仁大學校長;1952—1971年,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南宋河北新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諍記》《中國佛教史籍概論》及《通鑒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論文集》行世。陳垣先生在史學界聲望極高,與陳寅恪先生有“南北二陳”之譽。

11.《古希臘散文選》:走進軸心時代的西方文學源頭;本書榮獲第五屆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獎一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古希臘文明源遠流長,不僅孕育了整個歐洲文明,而且直接啟發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發展。

中國人對希臘文化並不陌生。近現代文人中介紹古希臘文化的有周作人和羅念生,水建馥是繼周、羅之後古希臘文研究第一人。水老不僅是古希臘文專家,而且是翻譯大師。他的譯文流暢、忠實、典雅,使讀者“忘乎所以”,不知不覺置身古希臘,與古希臘人共呼吸、同命運。

口是心非

口是心非一般說來,就是言行極其虛偽。口是心非的人會上前和他所仇視的人搭話,不流露出仇恨。他背地裡誹謗某人,當面卻恭維。他控告某人,某人官司打輸,遭了殃,他會去表示慰問。人家說他壞話,他賠笑臉。某人受害,向他訴委屈,他無動於衷地加以勸解。他要做某事,卻說還在考慮。他的托詞很多,要麼說他當時不在場,要麼說他遲到了,要麼說他正在生病。

阿諛逢迎

阿諛逢迎可認為是一種交際手段,不顧廉恥但對逢迎者有利。這種善於逢迎的人如果陪你一起走路,會說:“你注意大家望著你嗎?在雅典沒人有你得人心。”又會說:“昨天你在市政廳真出風頭,瞧,當時三十多人在場,談起誰最精明強幹,大家異口同聲說出來的都是你。”他邊說邊伸手拈去你衣上的一點髒。這人一講話,他就叫大家肅靜,或者誇獎大家聽得專心,每逢講話稍停,他就叫好。

《古希臘散文選》收錄了柏拉圖的《對話錄》四篇、泰奧弗拉斯托斯的《人物素描》三十篇以及普盧塔克、盧奇安、朗戈斯等人的作品,介紹了八篇完整的作品,篇篇經典文章展示了古希臘文學的博大精深。

12.《早期經濟思想: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文獻選集》: 說起經濟思想,人人都知道《國富論》,但在這之前的經濟思想又是怎樣的面貌?

本書選集了從古希臘至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十六個作家著作的摘文,是一本精選的文集。編者在書的前言中說,“它既不是一切有關重要文獻的選集,甚至也不是所有名家的圖像畫廊,而只是若干篇有代表性的、足夠多樣化的文摘;希望對大量可用的資料,可以由此提供一個大致的印象。”這個說明是實事求是的。它類似一本若干名劇本的摺子選。折子戲的優點是,它一般地擷摘一個劇本的精華,而且可藉這管中的一斑窺測全豹。

——陳岱孫(著名經濟學家)

《早期經濟思想: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文獻選集》是出版於1924年的美國哈佛大學亞瑟•伊萊•門羅博士選編的《早期經濟思想——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文獻選集》一書的譯本。

(1)亞里斯多德:貨幣是交換的出發點和終點

亞里斯多德(西元前384-322),他充分注意到經濟因素與生活中其他方面之間的關係的,從這一觀點出發,討論了許多經濟問題。

(2)色諾芬:如何增加國家收入?

他的《經濟論》精闢地分析了複雜的分工問題。

《雅典的收入》作為一部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著作,反映了希臘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

(3)湯瑪斯·阿奎那:什麼是公正和合法?

和亞里斯多德一樣,他從不單對經濟問題作抽象的論述,而總是和較大的倫理學或政治學的問題聯繫著一併研討。

……

(14)弗朗斯瓦·魁奈:他的思想影響了亞當·斯密

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他從1757年開始,相繼寫出《租地農場主論》《經濟表》等著作。這些經濟著作使魁奈周圍聚集了一小批能幹的信徒,他們非常熱心的宣傳他的理論,並在一定程度上對亞當·斯密產生了影響。

(15)安·羅伯爾·雅克·杜爾哥:關於財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安·羅伯爾·雅克·杜爾哥(1727-1781),他曾任法國財政大臣。在擔任財政大臣的兩年間,他在國內實行了穀物的自由貿易,廢除了沉重的徭役,並取消了行會組織。

(16)約翰·馮·尤斯蒂:財政學

約翰·馮·尤斯蒂(1720-1771),是德國最著名的重商主義經濟學家之一。

編者在書的前言中說,“它既不是一切有關重要文獻的選集,甚至也不是所有名家的圖像畫廊,而只是若干篇有代表性的、足夠多樣化的文摘;希望對大量可用的材料,可以由此提供一個大致的印象”。這個說明是實事求是的。選集所收的文章以其寫成年月的先後為序的,其摘文都是幾百年甚至兩千多年前的古老文獻,尤其是在今國內西方國家早期經濟思想文獻較缺的情況下,作為經濟學說教材的補充讀物,是非常具有學術價值的。

13. 《市民社會基礎讀本》: 理解市民社會的經典選本。

那種希望對自由選擇和社群同時加以膜拜的想法,在根本上就誤解了社群的屬性。社群的含義並不是將生活中的一切行為訴諸自由選擇,毋寧說它是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從個人角度的計算,更多安於現狀,並享受它所帶來的心理上的滿足。 ——艾倫·埃倫霍特

本書為西方學者對市民社會理論領域內重要文獻的基礎彙編,書中選編的文章都是一些經典文獻,內容涵蓋了市民社會理論、市民社會與社會資本、市民社會中的市民信任和社會權威、市民社會與民主國家等幾個基本主題。

目錄

第一部分 導言與概述

第一章 市民社會的含義、起源與應用(唐·艾伯利)

第二部分 市民社會理論

第二章“尋求共同體”:秩序與自由之倫理學的研究(羅伯特·尼斯比特)

第三章 誰的守護者?社會科學和道德義務(艾倫·沃爾夫)

……

第十七章 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與民主的市民社會(威廉·加爾斯通)

第十八章 再談“美國例外論”:市民社會的作用(丹尼爾·貝爾)

第十九章 政治、道德與文明(瓦茨拉夫·哈威爾)

本書所收文章的作者,都是一些國際知名的學者,包括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 伯傑(Peter L. Berger),羅伯特•貝拉(Robert N. Bellah)、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哈威爾,福山等等,他們的學術水準和知名度已經得到公認。主編艾博裡一直致力於推動和加強美國的社會公共機構和社區生活,是美國著名的公民社會理論家和行動者,此前曾主編過The Content of America's Character: The Recovery of Civic Virtue一書。

14.《中國法學經典導讀》: 揭示中國百年來的法治求索歷程,以求啟蒙社會文化,普及法律常識。

《中國法學經典導讀》匯輯四位法律學人分別為沈家本《歷代刑法考》,《梁啟超論憲法》,陳顧遠《中國法制史概要》,錢端升與王世傑《比較憲法》撰寫的導讀文章,從整體上向讀者介紹了中國近代法律史學、憲法學所達到的研究水準。

沈家本 花甲之年擔大任,清末修律大臣的精深之學。

梁啟超 傑出的中國現代啟蒙者,一生追求憲法理想。

陳顧遠 革命與志士于一生,探源中國法制理念。

王世傑與錢端升 置世界大局,眺望中國憲法前程。

本書通過對四部經典的研究闡發,揭示了中國百年來的法治求索歷程,以求啟蒙社會文化,普及法律常識;也可為法律專業本科以上人士學習相關專業重點參考。

尹伊君 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副主任。業餘致力法學、紅學、書法研究及清代法律文書的收藏。著有《社會變遷的法律解釋》《紅樓夢的法律世界》《故紙遺律——尹藏清代法律文書》。在《中國社會科學》《讀書》等報刊發表文章數十篇。

杜鋼建 現任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行政學院、汕頭大學任教。著有《新仁學——儒家思想與人權憲政》《外國人權思想論》《中國近百年人權思想》《政府職能轉變攻堅》。

段秋關 西北大學教授。曾任西北大學法學院院長 ; 汕頭大學法商學、法學院院長, 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系副主任,北京大學法學院兼職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會會長, 教育部法學教育指導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法律史,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林來梵 留日法學博士。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公法研究中心主任、《清華法學》主編;兼任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等職;主攻公法學,兼涉比較法及法理學的部分領域,迄今在國內外出版學術專著數部,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15. 《古今名人讀書法》:不僅是讀書法,更是一部中國人的閱讀史,一部國學指導教材。

採集古今三百余位名人讀書心得,列為八百餘則,上自孔孟,下至蔡元培、胡適之,以時代為序,依次羅列,便於檢索。書末附相關書目數十種,並介紹其作者、版本、存佚,乃至內容之優劣,尤便查考。

《古今名人讀書法》最早於1940年由本館以繁體豎排形式出版,後又多次重印。本次改成簡體橫排形式出版,只做了少量必要的校訂,內容並無增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