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傳統銀行擁抱互聯網巨頭 銀行離櫃化趨勢日益明顯

當下的金融業, 金融科技似乎已經成了大家互相追捧的政治路線, 似乎誰不擁抱金融科技, 不貼上金融科技的標籤, 就要被淘汰一樣。

面對這樣的局勢, 傳統銀行自然不能甘心落後。 前段時間, 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紛紛與互聯網巨頭達成了合作協定, 合作的內容無非是雲計算、大資料、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方面, 在業務、流程、技術上全面啟動創新試點, 共建普惠金融、雲上金融、智慧金融和科技金融。

這樣的合作, 使得銀行業務離櫃率趨勢加劇, 將來離櫃率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之前, 銀行一排排整整齊齊的櫃檯, 忙忙碌碌的景象, 似乎一去不復返。 前幾天去了趟銀行發現, 裡邊除了有幾個指導機器操作的工作人員, 櫃檯的客戶幾乎無排隊的情況, 反而是機器操作的隊伍裡排著一些人。

這家建設銀行之前我一直光顧, 之前想要辦各業務, 需要拿出我的金卡來享受優先辦理級別,

即使金卡的待遇, 也要排上半個小時左右。

這也大概就是兩年前的事兒吧, 不知不覺間, 已經有好久沒去櫃檯辦理過業務了, 每次去銀行, 自助機便能順利的解決, 整個過程也就三五分鐘, 方便快捷;甚至有些業務我都不去營業網點, 直接網上或客服電話就能解決, 就像不知不覺扔掉錢包, 出門只需要帶著手機一樣, 不經意間見證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截至2016年末, 銀行業協會資料顯示, 銀行的櫃員配備情況正在逐年遞減, 尤其以國有大行為首, 工農建三大銀行減少櫃員近6萬, 從2014年的減員1.7萬餘人到2016年的驟減5萬餘人, 離櫃業務已經超過90%。

而在傳統網點櫃員減少的同時, 銀行的網路交易金額則有著巨大的增長。 據相關資料統計, 2016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離櫃交易達1777.14億筆, 同比增長63.68%, 離櫃交易金額達到了1522.54萬億元, 行業平均離櫃率達到了84.31%, 比2015年增長了近7個百分點。 其中, 民生銀行的離櫃業務率已經達到99.27%。

據瞭解, 許多銀行都配備了“智慧櫃檯機”。

這種機器設計非常人性化, 功能包括個人開戶、個人貸款、電子銀行、轉帳匯款、個人外匯、信用卡、投資理財、產品簽約、綜合查詢與列印、生活服務、公司業務、掛失、換卡、啟動新卡、個人資訊修改、申請優惠、睡眠戶啟動、修改密碼、手機號碼維護等19大類100余項個人非現金業務, 使用者可根據需求, 按照提示操作。

所以, 銀行業務離櫃化是發展必然趨勢, 智慧化機器的應用以及社會發展的推動, 必將使金融科技在結合傳統銀行發展的路上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隨著金融科技日益成熟, 加速了智慧客服的建設, 大資料、人工智慧、雲計算和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技術的日漸成熟, 為客服業務的創新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 加速了智慧客服的建設進程。

傳統銀行擁抱互聯網巨頭, 正是金融科技與傳統銀行抱團兒發展的佐證, 雙方只有緊密的結合起來, 才能推動社會經濟的共同進步。 金融科技大環境下, 傳統銀行也必將緊密貼合社會, 緊跟先進科技金融的發展腳步, 將來銀行業務的離櫃化趨勢將更加明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