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專訪《悟空傳》導演郭子健另類解讀:或許是最黑暗的西遊故事

7月13日, 根據網路最具人氣的文學作品《悟空傳》改編的同名電影將要上映。 導演郭子健力求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齊天大聖, 用最黑暗的視角講述最熱血的西遊。

文|馬思遙

7月的北京, 潮濕且悶熱, 可能剛剛豔陽高照, 一瞬間就彤雲密佈電閃雷鳴。 採訪郭子健導演那天, 就是這樣一個日子, 窗外的雨彌漫了視線, 忽然讓我想到《悟空傳》中的那句:“我要這天, 再遮不住我眼, 要這地, 再埋不了我心, 要這眾生, 都明白我意, 要那諸佛, 都煙消雲散!”, 恍惚間覺得遠在雲層之上, 齊天大聖正帶著百萬妖軍與天庭大戰三百回合,

千軍萬馬金鼓連天。

初識·《悟空傳》是個十年的結

初見到郭子健導演, 他瘦高的身材, 文雅中總能感覺到有一股說不出的不羈, 如果《悟空傳》的悟空放到時下的背景裡, 或許正是此般模樣。

郭子健導演可以說是相當出色的受訪者, 我只要拋出問題他就能源源不斷的從各個角度來解答,

甚至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話反而會讓人聽得格外投入。

說起了他和《悟空傳》的初識, 郭子健仿佛在談及一位故人老友。

“2005年左右, 我已經聽說過《悟空傳》, 但是沒機會看到, 我一直留在心中。 後來拍攝《西遊·降魔篇》, 我要做資料收集, 看到了《悟空傳》, 用一天的時間就看完了, 讓我特別興奮。 這部小說寫的東西, 就好像是我內心想要說的話, 和我的成長經歷不謀而合。 沒過多久, 今何在就來到劇組和我們聊劇本, 由於《西遊·降魔篇》的主角是唐僧, 而且《悟空傳》裡面唐僧的感覺和《西遊·降魔篇》唐僧的感覺不一樣, 就沒有過多的加入《悟空傳》的元素。 後來, 《西遊·降魔篇》效果很好, 很多投資人找我拍西遊題材的作品,

不過我全推掉了, 直到新麗傳媒找到我, 我就要求如果是《悟空傳》的話我就接。 再後來今何在和我聊, 說把版權賣給了新麗傳媒, 真的可以拍, 我們就開始了這個項目。 ”

創作·“悟空精神”的嘗試和挑戰

十幾年的等待才把自己喜歡的作品搬上大銀幕,

郭子健導演自然對這個機會十分看重, 在他看來, 這是能夠表達自己內心的作品, 所以要選能夠詮釋《悟空傳》角色的演員。

如果把用現代的角度來看悟空傳, 會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在郭子健眼中, 悟空大概是一個30歲左右的年輕人, 他經歷了生活的種種, 見到了太多的不公, 他的生活充滿了無可奈何, 但心中還殘存著一絲熱情。 或許這樣拍攝, 《悟空傳》會是王家衛式的文藝路線, 老老實實按照原著, 講述一個無可奈何卻又無能為力的故事, 不免讓人想起那張沒有多出來的船票。 而此時原著作者今何在提出:《大話西遊》是顛覆的《西遊記》, 《悟空傳》是顛覆的《大話西遊》, 電影的《悟空傳》難道要老老實實按照原著拍麼?這一想法和郭子健的觀點一拍即合,

郭子健決定在《悟空傳》的基礎上, 再創作。

“我們把孫悟空的年紀提前到‘17歲’, 就好像剛剛高中畢業的年紀, 充滿活力。 面對情感, 面對體制, 面對失敗, 都可以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 雖然會有傷痛, 但是不畏懼, 反正還年輕, 這個感覺是小說裡面沒有的,就好像電影是小說的前傳,兩者合起來成為了一部完整的《悟空傳》。”郭子健敘述這段想法的時候,仿佛自己也回到了17歲那段日子,充滿激情。

在此基礎上,孫悟空的角色活了起來,他們遵循著原著中的抗爭理念,加入了全新的情節。這期間自然會有來自原著小說大量粉絲的壓力,但是在郭子健眼中這都不是問題。“以前的《悟空傳》在一個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創作出來,是個顛覆的東西,我們的改編可能會受到一些原著粉的批評。但是我覺得,難道我們到了這年紀就怕這些東西了?這個太不悟空精神了,孫悟空的精神就是:我明知道,這個世界的殘酷,明知道可能失敗,但還要去嘗試。我們內心裡面有呼喚,有使命,讓我們去做這個事情。”

在“悟空精神”的指引下,孫悟空的角色也漸漸豐滿起來,就在郭子健創作劇本的時候,孫悟空的人選也塵埃落定。“孫悟空的人選不能是年級太大的人,要找一個年輕的,有活力的,有二次元的感覺的人,我寫劇本的時候,腦海中就出現了彭于晏的形象。”

拍攝·天將降大任必凍其體膚

任何一部影片的創作和拍攝都是苦樂共行,對於郭子健而言,能夠執導自己一直“心水”的作品,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喜悅不言而喻。可是有些時候,拍電影也是倍加艱辛。當問及郭子健拍攝過程中最難忘的事的時候,他沒有絲毫猶豫,斬釘截鐵的說了一個字“冷”。

“天氣太冷了,據說是五十年最冷的一個冬天,氣溫在零下三四十度,我們還要開最大的電風扇在吹,然後演員病了,攝影師病了,所有人都病了,很痛苦,但是也不知道是什麼讓我們堅持下來。大概有一個多月,每天都在外面,承受超級冷的天氣。而且冬天霧霾很嚴重的,有些時候連一米遠的距離都看不清,特寫都拍不到,很模糊。後來我們就想,反正我們的電影裡面有妖雲的場景,模糊就模糊,結果效果出來還不錯。”說到這時,郭子健明顯從那種冷的感覺脫離出來,更多的是滿足和得意。“我記得有一幕,我們需要一點下雪的感覺,然後真的下雪了,拍出來的效果特別好。我覺得這個是個挺有趣的經歷,就像那句話‘不要等暴風雨過去,必須學會如何在雨中跳舞’。在不可抗力的情況下,本來挺絕望的,結果變成了電影的一個風格,不可多得。”

雖然寒冷,但是天氣的加持讓該片的特效增色不少,在預告片中就已經看到了《悟空傳》超燃的特效場面,在場景的設計上,郭子健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我們很早就考慮,特效必須要為創意和故事服務。現在看到很多電影裡面,特效特別牛,但是也只是特效”。為了好理解,郭子健舉了個例子:“比如《奇異博士》裡面的特效,也許在《盜夢空間》裡見過了,但是《奇異博士》的特效是為故事服務的,為創意服務的,如果沒有這點,肯定有人會罵是抄襲,所以我們要求讓特效為故事服務。而且我們沒有超級龐大的特效資金,所以需要一個很落地、很平民化的特效,是可以看到生活的。風雷雨電,生活中能看到,而且在特效中是很容易做好。”

呐喊·反叛是人生的不謀而合

郭子健對《悟空傳》的喜愛和研究彌漫在整個採訪中,就連孫悟空所有的法器都有詳細的來歷和意義,甚至還有與眾不同的物理觀點,或許這就是一個反叛的《西遊記》信徒。

在他看來,孫悟空是石猴,充滿了叛逆精神,該是一個火性的人物,所以定海神針也不該是充滿水性化的法器。相反,它要更“暴躁”,就好像在海底,能夠“興風作浪”的恰恰是海底的火山。所以孫悟空的金箍棒像火山一樣,上面佈滿了融化的岩漿,變大也並非突然脹大,而是像古樹脫皮一樣,一點一點脹爆,讓觀眾看到變大的過程。既符合物理特性,又符合孫悟空的性格。

除了這些細節設置,郭子健的影像風格和表達方式一直為影迷所津津樂道。據說《西遊·降魔篇》中的多個重口味場景,均出自他的鬼才,這讓人不免期待《悟空傳》是否會出現類似的場景。

對於這樣的問題,郭子健先是一笑,然後否定了。他覺得:“很多人覺得我的電影很黑色,很血腥,我並沒有覺得。在香港來說,這種程度很輕微,這些暴力血腥的東西,都是表面的。這次在《悟空傳》我構建了一個黑暗的世界觀,這不是用血腥來表達的。你可以看到,天機處就好像一個工廠,有一個負責命運的儀器,你可以說這個是電腦,但它是自動運作的嗎?顯然不是,背後還是有人在控制的,所謂命運其實還是有人在控制。這樣一個黑暗的感覺,比血腥場面更恐怖。我故意去掉血腥,就是想和《西遊·降魔》走相反的路。在拍攝屠山場景時,用的是兒歌,很天真的感覺,就是想把壓在根底的恐怖感、黑暗感用不一樣的方法來表現出來,這對我來說是更有意義。”

正如著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曾經評價《2001太空漫遊》一樣,“未曾露面的外星人比見到的外星人更令人恐懼”,這種細思極恐的設計或許能夠給觀眾留下更多的思考。

郭子健導演曾經說過《悟空傳》和他的人生不謀而合,可能並非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為了解釋這點,他舉了一個“不良少年”的例子。“孫悟空特別敏感,不把自己的內心真正的感受暴露出來。就好像學生時代的不良少年,他見到老師之後很不尊重,好像很強,整天在罵人,其實他內心很脆弱,只是不會隨便和人說。如果是這樣的一個不良少年,經歷了那麼多東西,他很有可能變成了《西遊·降魔》裡面,陰險,恐怖的孫悟空,但也可能他內心還是熱情的,還是很脆弱的,變成了特別‘體制’的一個人。”

郭子健所希望的,所要表達的也正是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無論面對什麼,都要相信自己內心的東西,堅持走下去”。

花絮

1、採訪時提到郭子健曾經客串過很多角色,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得很開心,同時表示演戲只是自己愛好的一小部分,以後不會發展成為演員的。想必此時喜愛郭導演技的影迷們要哭暈在廁所了。

2、採訪結束後,閒聊中,郭導展現出少見的疲憊,他掏出一顆香煙,靜靜地吸一口,煙霧繚繞,意味深長的和我們說“我所說的都是我想表達的,可能這麼說會有風險,如果有遺憾,我也不介意,反正每部電影都有遺憾,但是我現在對電影的品質很滿意、很滿足。”

我想,這可能就是“悟空精神”。

這個感覺是小說裡面沒有的,就好像電影是小說的前傳,兩者合起來成為了一部完整的《悟空傳》。”郭子健敘述這段想法的時候,仿佛自己也回到了17歲那段日子,充滿激情。

在此基礎上,孫悟空的角色活了起來,他們遵循著原著中的抗爭理念,加入了全新的情節。這期間自然會有來自原著小說大量粉絲的壓力,但是在郭子健眼中這都不是問題。“以前的《悟空傳》在一個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創作出來,是個顛覆的東西,我們的改編可能會受到一些原著粉的批評。但是我覺得,難道我們到了這年紀就怕這些東西了?這個太不悟空精神了,孫悟空的精神就是:我明知道,這個世界的殘酷,明知道可能失敗,但還要去嘗試。我們內心裡面有呼喚,有使命,讓我們去做這個事情。”

在“悟空精神”的指引下,孫悟空的角色也漸漸豐滿起來,就在郭子健創作劇本的時候,孫悟空的人選也塵埃落定。“孫悟空的人選不能是年級太大的人,要找一個年輕的,有活力的,有二次元的感覺的人,我寫劇本的時候,腦海中就出現了彭于晏的形象。”

拍攝·天將降大任必凍其體膚

任何一部影片的創作和拍攝都是苦樂共行,對於郭子健而言,能夠執導自己一直“心水”的作品,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喜悅不言而喻。可是有些時候,拍電影也是倍加艱辛。當問及郭子健拍攝過程中最難忘的事的時候,他沒有絲毫猶豫,斬釘截鐵的說了一個字“冷”。

“天氣太冷了,據說是五十年最冷的一個冬天,氣溫在零下三四十度,我們還要開最大的電風扇在吹,然後演員病了,攝影師病了,所有人都病了,很痛苦,但是也不知道是什麼讓我們堅持下來。大概有一個多月,每天都在外面,承受超級冷的天氣。而且冬天霧霾很嚴重的,有些時候連一米遠的距離都看不清,特寫都拍不到,很模糊。後來我們就想,反正我們的電影裡面有妖雲的場景,模糊就模糊,結果效果出來還不錯。”說到這時,郭子健明顯從那種冷的感覺脫離出來,更多的是滿足和得意。“我記得有一幕,我們需要一點下雪的感覺,然後真的下雪了,拍出來的效果特別好。我覺得這個是個挺有趣的經歷,就像那句話‘不要等暴風雨過去,必須學會如何在雨中跳舞’。在不可抗力的情況下,本來挺絕望的,結果變成了電影的一個風格,不可多得。”

雖然寒冷,但是天氣的加持讓該片的特效增色不少,在預告片中就已經看到了《悟空傳》超燃的特效場面,在場景的設計上,郭子健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我們很早就考慮,特效必須要為創意和故事服務。現在看到很多電影裡面,特效特別牛,但是也只是特效”。為了好理解,郭子健舉了個例子:“比如《奇異博士》裡面的特效,也許在《盜夢空間》裡見過了,但是《奇異博士》的特效是為故事服務的,為創意服務的,如果沒有這點,肯定有人會罵是抄襲,所以我們要求讓特效為故事服務。而且我們沒有超級龐大的特效資金,所以需要一個很落地、很平民化的特效,是可以看到生活的。風雷雨電,生活中能看到,而且在特效中是很容易做好。”

呐喊·反叛是人生的不謀而合

郭子健對《悟空傳》的喜愛和研究彌漫在整個採訪中,就連孫悟空所有的法器都有詳細的來歷和意義,甚至還有與眾不同的物理觀點,或許這就是一個反叛的《西遊記》信徒。

在他看來,孫悟空是石猴,充滿了叛逆精神,該是一個火性的人物,所以定海神針也不該是充滿水性化的法器。相反,它要更“暴躁”,就好像在海底,能夠“興風作浪”的恰恰是海底的火山。所以孫悟空的金箍棒像火山一樣,上面佈滿了融化的岩漿,變大也並非突然脹大,而是像古樹脫皮一樣,一點一點脹爆,讓觀眾看到變大的過程。既符合物理特性,又符合孫悟空的性格。

除了這些細節設置,郭子健的影像風格和表達方式一直為影迷所津津樂道。據說《西遊·降魔篇》中的多個重口味場景,均出自他的鬼才,這讓人不免期待《悟空傳》是否會出現類似的場景。

對於這樣的問題,郭子健先是一笑,然後否定了。他覺得:“很多人覺得我的電影很黑色,很血腥,我並沒有覺得。在香港來說,這種程度很輕微,這些暴力血腥的東西,都是表面的。這次在《悟空傳》我構建了一個黑暗的世界觀,這不是用血腥來表達的。你可以看到,天機處就好像一個工廠,有一個負責命運的儀器,你可以說這個是電腦,但它是自動運作的嗎?顯然不是,背後還是有人在控制的,所謂命運其實還是有人在控制。這樣一個黑暗的感覺,比血腥場面更恐怖。我故意去掉血腥,就是想和《西遊·降魔》走相反的路。在拍攝屠山場景時,用的是兒歌,很天真的感覺,就是想把壓在根底的恐怖感、黑暗感用不一樣的方法來表現出來,這對我來說是更有意義。”

正如著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曾經評價《2001太空漫遊》一樣,“未曾露面的外星人比見到的外星人更令人恐懼”,這種細思極恐的設計或許能夠給觀眾留下更多的思考。

郭子健導演曾經說過《悟空傳》和他的人生不謀而合,可能並非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為了解釋這點,他舉了一個“不良少年”的例子。“孫悟空特別敏感,不把自己的內心真正的感受暴露出來。就好像學生時代的不良少年,他見到老師之後很不尊重,好像很強,整天在罵人,其實他內心很脆弱,只是不會隨便和人說。如果是這樣的一個不良少年,經歷了那麼多東西,他很有可能變成了《西遊·降魔》裡面,陰險,恐怖的孫悟空,但也可能他內心還是熱情的,還是很脆弱的,變成了特別‘體制’的一個人。”

郭子健所希望的,所要表達的也正是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無論面對什麼,都要相信自己內心的東西,堅持走下去”。

花絮

1、採訪時提到郭子健曾經客串過很多角色,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得很開心,同時表示演戲只是自己愛好的一小部分,以後不會發展成為演員的。想必此時喜愛郭導演技的影迷們要哭暈在廁所了。

2、採訪結束後,閒聊中,郭導展現出少見的疲憊,他掏出一顆香煙,靜靜地吸一口,煙霧繚繞,意味深長的和我們說“我所說的都是我想表達的,可能這麼說會有風險,如果有遺憾,我也不介意,反正每部電影都有遺憾,但是我現在對電影的品質很滿意、很滿足。”

我想,這可能就是“悟空精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