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上半年大宗商品市場先揚後抑

今年上半年, 跟蹤國內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BPI指數收官828點, 較年初863點下跌35點, 跌幅約4%。 總體來看, 上半年大宗商品市場呈現先揚後抑的態勢。 1、2月承接去年下半年的大漲模式, 直至2月中旬, 指數出現拐點。 之後, 該指數持續3個多月震盪下行, 期間累計跌幅超7%。 6月上旬起, 指數出現企穩, 並於當月下旬略有翹尾。

具體來看, 農產品板塊的品種跌多漲少, 玉米期貨上半年漲幅7.38%, 而白糖、豆粕等大多數品種跌幅逾5%;能源化工板塊漲跌互現, 焦煤焦炭雙雙收漲, 其中焦炭更是大漲逾30%, 漲幅遙遙領先, 而PTA(精對苯二甲酸)、甲醇、塑膠等跌幅均在10%左右;基本金屬板塊方面,

螺紋鋼、熱軋卷板、滬銅等小幅收紅, 但跌礦石卻下跌近6%;貴金屬板塊方面, 滬金、滬銀變化幅度不大。

從成交量來看, 以單邊計算, 今年上半年, 全國期市累計成交量約14.78億手, 累計成交額約85.91萬億元, 同比分別下降35.48%和13.52%。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認為, 上半年股指期貨交易限制措施初步鬆綁後, 國內期市成交較去年上半年仍出現下滑, 表明了商品期貨市場成交同比萎縮明顯, 行情走勢較為看淡。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 上半年, 國內大宗商品市場走勢“先牛後熊”有多重原因。 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心田表示, 一是經濟對市場的向心力作用。 國內宏觀經濟2016、2017均呈穩中向好的態勢,

傳統行業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 大宗商品整體走強有其內在的邏輯。 但部分品種在前期大幅上漲後, 與實體經濟出現了某種脫節, 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 因此市場有適度回檔的需要。 二是在防範金融風險的背景下, 流動性狀況同比也有所改變。 商品價格與資金及自身供需關係巨大, 但今年美聯儲兩輪加息, 而央行繼續保持中性貨幣政策, 市場資本面狀況與2016年已有顯著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 大宗商品市場整體回落也與龍頭品種的轉向不無關係。 大宗商品2016年的走強與鐵礦石、原油、銅等龍頭品種的共同發力密切相關, 三大品種帶動了黑色系、能源系、有色金屬系的集體走強。 但進入2017年後, 原油因供給過剩萎靡不振,

鐵礦石受房地產市場調整失勢, 銅受需求乏力沖高受挫, 三大龍頭幾乎同時轉向, 繼而影響其他大宗商品也紛紛掉頭。

資料顯示, 作為大宗商品龍頭的國際原油價格從2月中旬至今跌幅達14%, 進入6月份後油價跌至45美金/桶的“地板價”;鐵礦石現貨價格從2月份至今跌幅累計達33%, 價格跌回至2016年10月份水準, 當前441元/噸的價格已經是觸及了年內低位;銅現貨同期跌幅達7%, 滬銅5月中旬跌到了年內的最低位45200元/噸位置。

儘管如此, 有市場人士認為, 對於大宗商品市場而言, 上半年的這波下行走勢有利於“去泡沫”, 從而有助於經濟進一步走穩、走強, 並且也可以為下波商品行情創造條件。 劉心田對下半年商品市場行情保持謹慎樂觀,

黨的十九大召開和原油期貨的上市將是值得市場關注的重要因素, 預計下半年BPI指數將有望沖高, 然後維持窄幅震盪。

對於具體板塊而言, 一德期貨研究院分析師寇寧認為, 從6月份資料來看, 工業品期貨中的煤炭板塊繼續保持強勢, 價格漲幅及持倉、成交環比增長均排名靠前, 表明煤炭板塊反彈力度較強, 後市仍有望維持上漲;有色金屬板塊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 市場持倉、成交均出現下降, 說明空頭在平倉的同時多頭獲利了結, 後市漲勢可能趨緩。

(責編:李丹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