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韓國在華企業虧損數百億:不僅不敢退出,反而增加投資

很多韓企的發家之地就是大陸市場。 如今, 不少韓企的心裡話可能是“大陸虐我千百遍, 我待大陸如初戀。 ”

在華經營的韓國企業日子普遍不太好過。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 由於執意部署THAAD, 在華經營的韓企普遍陷入虧損的困境。 其中, “失血”最多的是現代KIA汽車, 僅2017年1月到6月就損失了50000億韓元(約合295億人民幣)的銷售額。 尤其是從3月份以後, 銷量連續4個月下跌50%以上, 半年總銷量不到43萬輛, 一夜回到8年前。 而2016年KIA在華總銷量是179萬輛。

而嚴重依賴韓國電視劇和偶像進行品牌傳播的化妝品行業更是成為“重災區”。 韓國最大化妝品集團愛茉莉太平洋一季度業績慘遭“開門黑”, 二季度整體銷售額1.2944萬億韓元(約合76.7億人民幣), 同比減少10%以上, 淨利潤則同比減少48.2%, 僅為1247億韓元(約合7.36億人民幣)。 要知道, 愛茉莉太平洋原本制訂了“亞洲之美”戰略, 企圖借助韓流在大陸的橫掃而盡享“趨勢紅利”, 甚至將2020年銷售額調高到12萬億韓元(約合708億人民幣), 但由於韓國當局無視鄰國的核心戰略利益, 激起民眾的反對, 韓星在大陸基本“絕跡”。 屋漏偏逢連夜雨, 愛茉莉太平洋的2批次產品和3種化妝品由於種種問題而被查出不合格, 更是重創了這個品牌。

樂天瑪特在華99家店面有87家正在停業整頓, 一個月的銷售損失就達1000億韓元(約合5.9億人民幣), 而從3月到6月總損失高達59億人民幣。 樂天方面聲稱“如今面臨創業以來最大一次生死危機”。

汽車和零售業不景氣, 零食品牌好麗友也不能倖免, 2017年5月, 該品牌在華的4家工廠銷售額同比驟降40%。

而在華銷售情況的惡化, 也波及了韓國國內經濟。 截至2017年5月, 對華零部件出口同比銳降33%, 出口額還不到16億美元, 開工率也降低到40%。 包括免稅店在內的愛茉莉銷售額同比減少17%, 營業利潤則同比驟減55%。

不過, 雖然在華業務陷入困境, 但韓國企業虧損再嚴重也不敢放棄中國市場。 主要原因就是大陸市場是韓企最重要的海外市場, 擁有世界上消費能力最強的用戶人群, 而且很多品牌在華有多年沉澱和積累, 一旦退出則前功盡棄, 沉沒成本過高。 更何況, 在這段銷售業績不佳的時間段, 韓企也可以好好反省一下, 調整企業內部流程和組織架構, 更好地貼近當地實際和消費者, 提升品牌在大陸市場的形象與認可度。

同時, 韓企也非常善於抓住“反週期”的機會, 為未來市場的爆發而蓄力。 因此, 現狀似乎呈現一個悖論, 一方面虧損越來越嚴重,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韓國企業來華投資設廠:

專門生產醫用檢波器的韓企DRTech在滄州建廠這也是該公司在海外的首家工廠。 通過本土化戰略, 2017年的出口比重有望由去年的61%增至80%。

韓國傢俱品牌Hanssem投資100億韓元(約合5900萬人民幣)在上海設立賣場, 營業面積達1.2561萬平方米, 將於8月開業。 公司計畫以上海為中心, 力爭在華創造超過3.5億人民幣的銷售額。

韓國洗滌劑品牌e-seje也加快了在華佈局, 將於8月在廣州設立法人。 計畫將銷售額中的出口比重提升到10%。 該公司負責人直言不諱指出:大陸市場購買力非常巨大, 根本無法放棄。因此決定將大陸作為進軍海外的橋頭堡,好好經營品牌。

諷刺的是,由於大陸遊客自發的抵制,70%收入都依賴于此的韓國國內免稅店利潤慘不忍睹,3個月內損失了35億人民幣的收入,這反而促使嚴重依賴免稅店管道的韓系化妝品品牌積極來華開拓大陸市場。

在3月和4月,SNP引進9款新品,還開設了某東旗艦店;NR在華開設了60家單品牌店,占海外市場的40%;珂萊歐選擇與廣州企業組成合資公司,更多考慮本地消費者的需求;更多的韓企正加快佈局中國線上線下市場,不僅大力開拓線上管道,還攜手共用單車啟動公益專案,以期吸年輕粉絲。LG的高端自然發酵化妝品蘇秘37°在深圳開啟首櫃……今年1-4月,韓國品牌申請衛生行政許可總數為2199件,占總數的33.8%,明顯吸取了教訓,開始遵守所在國的規矩。

而另外一些韓企則更聰明,開始通過舉辦慈善活動等方式融入本土,以此來獲得民眾的支持與諒解。7月6日,四川韓國商會舉辦2017年企業責任論壇,30多家韓企和多位僑民宣佈向茂縣山體高位垮塌受災地區捐款16萬元人民幣。金額多少在其次,主要是這個“共渡難關”的義舉很暖心,民心相通之後,才是商業拓展。這比青瓦台強硬地要求取消所謂的“限制措施”要高明不少。對吃軟不吃硬的民族來說,韓企和韓國人把姿態放低一點,看起來才舒服。

今年是中韓建交25周年,也是在華韓企經營方式的一個分水嶺。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少韓企在地方能夠享受到“超國民待遇”,而隨著大陸企業的崛起,加上民眾抵制THAAD這個契機,韓企需要調整心態,端正位置,認真面對和處理諸如勞動力成本上升、商務成本(水、電、租金等)上漲、監管日趨完善等新形勢和新變化,尊重大陸的法律法規,尊重民意,對自身高標準嚴要求,以一個嶄新的面貌重新站到公平的起跑線前。(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歡迎理性評論與科學指正。敬請關注donatehour007。

根本無法放棄。因此決定將大陸作為進軍海外的橋頭堡,好好經營品牌。

諷刺的是,由於大陸遊客自發的抵制,70%收入都依賴于此的韓國國內免稅店利潤慘不忍睹,3個月內損失了35億人民幣的收入,這反而促使嚴重依賴免稅店管道的韓系化妝品品牌積極來華開拓大陸市場。

在3月和4月,SNP引進9款新品,還開設了某東旗艦店;NR在華開設了60家單品牌店,占海外市場的40%;珂萊歐選擇與廣州企業組成合資公司,更多考慮本地消費者的需求;更多的韓企正加快佈局中國線上線下市場,不僅大力開拓線上管道,還攜手共用單車啟動公益專案,以期吸年輕粉絲。LG的高端自然發酵化妝品蘇秘37°在深圳開啟首櫃……今年1-4月,韓國品牌申請衛生行政許可總數為2199件,占總數的33.8%,明顯吸取了教訓,開始遵守所在國的規矩。

而另外一些韓企則更聰明,開始通過舉辦慈善活動等方式融入本土,以此來獲得民眾的支持與諒解。7月6日,四川韓國商會舉辦2017年企業責任論壇,30多家韓企和多位僑民宣佈向茂縣山體高位垮塌受災地區捐款16萬元人民幣。金額多少在其次,主要是這個“共渡難關”的義舉很暖心,民心相通之後,才是商業拓展。這比青瓦台強硬地要求取消所謂的“限制措施”要高明不少。對吃軟不吃硬的民族來說,韓企和韓國人把姿態放低一點,看起來才舒服。

今年是中韓建交25周年,也是在華韓企經營方式的一個分水嶺。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少韓企在地方能夠享受到“超國民待遇”,而隨著大陸企業的崛起,加上民眾抵制THAAD這個契機,韓企需要調整心態,端正位置,認真面對和處理諸如勞動力成本上升、商務成本(水、電、租金等)上漲、監管日趨完善等新形勢和新變化,尊重大陸的法律法規,尊重民意,對自身高標準嚴要求,以一個嶄新的面貌重新站到公平的起跑線前。(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歡迎理性評論與科學指正。敬請關注donatehour00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