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家鄉經典小吃:蒸粉肉!外面吃的都不正宗,這樣做才是最正宗的

粉蒸肉 是一道菜品, 糯而清香, 酥而爽口, 有肥有瘦, 紅白相間, 嫩而不糜, 米粉油潤, 五香味濃郁。 根據烹飪方法, 可以偏辣, 也可以偏甜, 配料可以輔以香菇、老藕、南瓜、紅薯等配菜。

【製作方法】

食材:五花肉, 黏米, 八角茴香, 肉桂, 五香粉, 豉汁醬, 黑豆醬, 料酒, 蒜, 薑, 香蔥, 老抽, 胡椒, 香菜

烹飪步驟 1/4

將八角、肉桂和米放到料理機中攪碎, 約需5分鐘, 或直至食材徹底混合且粉質均勻。

烹飪步驟 2/4

中火加熱煎鍋, 將香料米混合物翻炒至金黃。 置於一旁。 然後, 將五花肉切薄片, 香蔥切末。 薑蒜剁碎。 在大碗中, 用五香粉、豉汁醬、黑豆醬、料酒、老抽、蔥蒜末、香蔥末和胡椒醃制五花肉。

烹飪步驟 3/4

將醃好的五花肉和炒好的香料米粉混合抓勻, 放到蒸籠或者耐熱碗中, 在一鍋微沸的水(不要煮至完全沸騰)上蒸1.5至2小時, 直至豬肉變軟, 米粉變粘且柔軟。

烹飪步驟 4/4

可飾以香菜享用!

相關典故

重慶粉蒸肉是重慶武隆乃至西南地區傳統名吃之一。 據傳宋朝時武隆有個朱姓縣官, 此人貪污受賄, 致使民不聊生, 老百姓對他無可奈何。 當時, 衙門外一個飯館的師傅體察民情, 想出一種吃食叫“繩綁捆豬吃”, “豬”即暗諷“朱”的意思。 他把豬肉切成片, 剁成末, 用薄面皮包住後纏上粉條, 粉條即繩子, 意為把“朱”繩捆索綁, 剁成肉醬。 消息傳出, 百姓心花怒放, 都想去啃“朱”幾口, 出出心中悶氣。 就這樣, 一傳十, 十傳百, 這家餐館生意興旺。 一天, 朱縣官也來吃“繩綁”, 飯館師傅忙抓一把面撒在其上, 蓋上籠蒸。 因為味香撲鼻, 縣官就問籠中是什麼吃食, 師傅說是蒸肉, 饞得縣官直流口水, 大叫:“快快, 把籠揭開, 讓老爺吃點蒸肉!”這次, 朱縣官吃了大半篦子蒸肉, 之後又天天來吃。後來,他聽說這蒸肉的暗喻之意後,一氣死在衙門裡。此後,蒸肉慢慢流傳,成為重慶的獨特小吃。

之後又天天來吃。後來,他聽說這蒸肉的暗喻之意後,一氣死在衙門裡。此後,蒸肉慢慢流傳,成為重慶的獨特小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