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龍游南,竹海上,最大的財富機會凸現,抓住它

龍遊南部山區的大片竹林綠海, 承載過多少山民的悲喜生活。 青山秀林在現代社會, 怎樣給山民帶來更多富裕?

讓毛竹成為山民致富之源,

毛竹的綠色深加工的唯一方向, 而竹工藝製品應該是一個順應社會品質生活潮流的很好趨向。

解決竹工藝定制量產化的機會出現了。

“原態重組等四種竹材加工關鍵技術裝備開發與應用”專案產生了一系列創新成果。

據悉, 我國有了竹材加工專用設備, 有望就此告別多年使用木工機械加工竹材的歷史, 推動竹材加工最終走上機械化、自動化、智慧化的道路。

專案由國家林業局北京林業機械研究所、南京林業大學等7家單位共同完成, 北京林機所所長傅萬四擔任項目主持人, 主要完成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齊生等一批國內頂級專家。

傅萬四解釋說, 竹材和木材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不同,

竹材中空、有弧度, 竹青和竹黃物理理學性能差異巨大, 可以劈裂加工、拉絲加工, 這些特性木材不具備, 木工機械加工竹材難以勝任。

迄今為止, 傅萬四團隊專案取得累累碩果, 共開發裝備32種, 開發新材料4種、新工藝5項, 獲得國家授權專利65件, 獲得科技獎勵5項, 通過檢驗、檢測29項, 頒佈實施企業標準13項。

創新點一, 發明了竹材原態重組技術與裝備。

竹材斷面呈弧形, 外有竹青、內有竹黃。

用傳統方法加工, 先要去掉竹青、竹黃, 然後將竹片加工成矩形, 最後實現“矩形重組”。

去掉竹青、竹黃, 降低了竹材的強度;弧形竹材加工成矩形竹片, 最大利用率只有40%, 最大重組厚度也只有20毫米, 只能作為板材使用。

原態弧形重組, 顧名思義, 是將竹材加工成弧形竹坯, 保持天然竹結構, 進行“弧形重組”。

因為保留了竹材的弧度, 重組材強度提高, 竹材利用率達到70%, 一次重組厚度達到45毫米, 可用作板材或方材, 能夠替代實木。

“資源利用效率更高, 板材強度更大、重量更輕, 用膠更少、更為環保。 ”北京林機所副研究員周建波說。

他是項目主要完成人之一。

創新點二, 開發了承載型竹基複合材料製造關鍵技術與裝備。

受規格和力學性能制約, 傳統竹基複合材料僅適用於家裝或小製品製造等領域, 難以應用於建築結構等承載型用途。

周建波說, 專案團隊開發了竹質定向結構刨花板(竹質OSB)、大規格竹篾積成材、對剖聯絲重組3種竹基複合材料製造關鍵技術及裝備, 攻克了竹基複合材料難以應用于建築結構、車船製造等承載型用途難關, 拓展了竹基複合材料應用領域。

竹質OSB技術已經國家林業局鑒定為“技術創新性較強, 處於國際先進水準”, 並被國家林業局科技司列入100項科技成果推廣專案。

創新點三, 創制了竹材基本單元加工關鍵共性技術裝備。

該項成果包括突破剖分、粗刨、精刨、切割、開榫關鍵技術, 創新研製剖竹機、竹材切割機、作榫機、竹片四面刨床、多軸竹材精銑機5種關鍵裝備。

周建波說, 竹材基本單元加工設備在生產效率、降低能耗等方面, 都表現出極大優勢。 剖竹機可將生產效率提高2-3倍, 節電25%。 竹片四面刨床可降低裝備生產成本15%, 同時提高加工精度20%以上, 加工效率提高50%以上。

創新點四, 突破了竹材熱壓機3項關鍵技術。

竹子變成竹材, 熱壓是必須經過的工序。

過去, 竹材生產大多採用蒸汽加熱的單向加壓成型法, 能耗高、效率低。

專案團隊突破了竹材熱壓機3項關鍵裝備技術, 變單向加壓為雙向加壓同時側壓, 使熱壓過程加熱更迅速、均勻, 能耗更低。

傅萬四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熱餅一樣,傳統加熱方法是在大鍋裡熱,高頻熱壓方法就如同把餅放在微波爐裡加熱。”

竹材加工是一項龐大產業,是實現林木資源迴圈利用的朝陽產業,竹碳、竹醋、竹纖維、竹傢俱、竹工藝品等竹制用品更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能耗更低。

傅萬四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熱餅一樣,傳統加熱方法是在大鍋裡熱,高頻熱壓方法就如同把餅放在微波爐裡加熱。”

竹材加工是一項龐大產業,是實現林木資源迴圈利用的朝陽產業,竹碳、竹醋、竹纖維、竹傢俱、竹工藝品等竹制用品更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