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軍旅畫家孫立新個人畫展 將展出英雄讚歌《楊靖宇》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 七十七年前, 于白山黑水間, 一位鐵骨錚錚的抗日名將, 一位堅貞不屈的民族英雄——楊靖宇率領東北抗聯部隊粉碎日寇重重“圍剿”, 歷經大小戰鬥愈300次, 直至壯烈犧牲。

矢志丹青, 用畫筆禮贊英雄的軍旅畫家孫立新長期從事軍事歷史題材油畫創作, 代表作《楊靖宇》生動地反映了抗日名將楊靖宇生命的最後一刻。 3月23日, 中國美術館將舉辦《軍旅•行旅孫立新油畫展》, 油畫《楊靖宇》將與孫立新其他兩百餘幅作品共同展出。

本次畫展的策展人,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范迪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充分肯定本次畫展:“在當代軍旅藝術家群體中,

孫立新是一位長期勤奮刻苦、不懈探索、在創作的積累中展現出堅定的藝術理想與獨特的藝術才華的代表。 ”

孫立新早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課程班, 現任軍事博物館美術創作室主任, 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油畫學會理事, 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藝術家。

他長期從事軍事歷史題材主題性創作, 主要油畫作品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和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入選第七、八、九、十、十一屆全國美展。

走過岷山180x2302002年

孫立新曾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銅獎, 全軍抗洪美展一等獎等獎項。 主要油畫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等收藏。

值得注意的是, 本次畫展的開幕時間, 恰好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犧牲77周年紀念日的整一個月後。 在孫立新創作的油畫作品中, 主題為《楊靖宇》的這幅油畫作品,

傾注了他的心血。

此前, 中央美術學院資深教授韋啟美先生在中國美術館看到《楊靖宇》作品之後, 特地向孫立新修書一封, 信中在充分肯定這幅畫作的同時, 亦給予他熱情鼓勵。 楊靖宇的後人亦曾在軍事博物館推出紀念抗戰勝利主題展時, 觀賞到這幅《楊靖宇》油畫, 並深受感動。

楊靖宇220x2902005年

在本次畫展上, 連同《楊靖宇》油畫在內的二百余幅孫立新油畫作品, 將在為期十天的展期裡集中展出。

“我期望通過簡潔大方的造型, 雄渾悲壯的色彩, 凝重質樸的語言, 來塑造英雄不死的精神, 歌頌英雄人生境界的昇華, ”在談到創作這幅油畫作品的初衷時, 孫立新如此表示。

今年2月23日, 是楊靖宇殉國77周年的紀念日。 在紀念日前後, 除了眾多線民發起紀念以外, 媒體、部隊等單位, 也用各自形式緬懷這位抗日先烈。 根據官方媒體報導, 在2月底, 各地部隊紛紛舉辦儀式, 紀念楊靖宇。 近年來, 許多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而犧牲的先烈, 紛紛成為感動中國人的正能量。

孫立新表示, 希望他的畫作也能繼續傳承和發揚這股正能量。

而為了更好地創作重大歷史題材作品, 孫立新常年勤下創作一線進行長時間采風。 他勤奮、踏實的創作作風, 受到各界高度肯定。

“孫立新是我比較熟悉的軍旅畫家, 我們的師生關係緣起於十幾年前他在美院博士生課程班的研修學習。 ”孫立新在中央美院攻讀博士研究生期間的導師詹建俊, 評價他時說, “在這兩年的研習時間裡, 孫立新對生活、對藝術的態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為人做事十分真誠、踏實、敬業, 是一個有事業理想、藝術追求、勤奮努力的人。 ”

孫立新的另一位導師, 中央美術學院原副院長、教授、藝術家朱乃正, 生前評價孫立新的寫生作品時也表示:“作為一個軍人, 孫立新長期受到軍旅生涯的歷練,養成了堅忍不拔的精神,不辭勞苦、不計寒暑,行萬里路,踏遍大江南北。”

在回顧創作生涯時,孫立新回憶起十五年前創作《走過岷山》這幅油畫時的經歷——

“當時我是順著長征路走了三個月,從北京出發,我印象特別深的是,當時天特別熱,我穿著短褲出發,從甘肅到青海從那兒一直走過去,回來的時候是穿著毛衣毛褲回來的,整整走了一圈。這樣,生活要給你提供很多你原先想像不到的東西。”

此外,孫立新在2016年完成的《成吉思汗與蒙古鐵騎》油畫入選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工程,並剛剛參加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中華史詩美術大展”。

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專家委員會驗收評語中稱:這幅油畫作品以成吉思汗帶領蒙古汗國將士出征的宏大場面為形象契機,並著意刻畫了主要人物之神采,坐騎之彪悍,以及萬馬奔騰、旌旗林立,沙塵滾滾的征戰氣氛,映現了一代天驕的豪情壯志。經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委員會投票評審驗收通過,建議予以收藏。

據記者瞭解,“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聯、國家財政部、文化部共同主辦,中國美協承辦,歷經5年的精心組織、管理和認真創作,並經各方面專家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審,目前已經驗收完畢。該工程的實施與完成,是文藝界和美術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和踐行成果,也是美術界具有史詩性意義的大事。

成吉思汗與蒙古鐵騎270x5302006年入選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國家博物館收藏

除了創作重大歷史題材作品以外,孫立新還常年在勤奮地在創作一線堅持寫生。以《朦朧故鄉雪系列》為代表的作品,還突出顯示了孫立新在軍事和重大歷史題材以外的藝術創作歷程。

據悉,本次畫展的協辦方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實業為本的綜合類產業集團,長期關注支持少數民族文化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治理、主流藝術推廣、基礎教育等領域。

為“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所感召,雪松控股認為孫立新作品所體現的時代能量與英雄精神應當通過畫展傳遞給更多的人。

本次展覽由“歷史情懷·一路風光·故鄉的雪”三部分構成。“歷史情懷”集中展出了作者長期從事軍事歷史題材主題性創作;“一路風光”展出了作者長期堅持深入生活、堅持寫生的積累;“故鄉的雪”是作者以故鄉為主題,以雪景為基調,從寫景到造境,由“景象”抵達“心境”的藝術表達方式。

(人民政協網)

孫立新長期受到軍旅生涯的歷練,養成了堅忍不拔的精神,不辭勞苦、不計寒暑,行萬里路,踏遍大江南北。”

在回顧創作生涯時,孫立新回憶起十五年前創作《走過岷山》這幅油畫時的經歷——

“當時我是順著長征路走了三個月,從北京出發,我印象特別深的是,當時天特別熱,我穿著短褲出發,從甘肅到青海從那兒一直走過去,回來的時候是穿著毛衣毛褲回來的,整整走了一圈。這樣,生活要給你提供很多你原先想像不到的東西。”

此外,孫立新在2016年完成的《成吉思汗與蒙古鐵騎》油畫入選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工程,並剛剛參加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中華史詩美術大展”。

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專家委員會驗收評語中稱:這幅油畫作品以成吉思汗帶領蒙古汗國將士出征的宏大場面為形象契機,並著意刻畫了主要人物之神采,坐騎之彪悍,以及萬馬奔騰、旌旗林立,沙塵滾滾的征戰氣氛,映現了一代天驕的豪情壯志。經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委員會投票評審驗收通過,建議予以收藏。

據記者瞭解,“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聯、國家財政部、文化部共同主辦,中國美協承辦,歷經5年的精心組織、管理和認真創作,並經各方面專家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審,目前已經驗收完畢。該工程的實施與完成,是文藝界和美術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和踐行成果,也是美術界具有史詩性意義的大事。

成吉思汗與蒙古鐵騎270x5302006年入選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國家博物館收藏

除了創作重大歷史題材作品以外,孫立新還常年在勤奮地在創作一線堅持寫生。以《朦朧故鄉雪系列》為代表的作品,還突出顯示了孫立新在軍事和重大歷史題材以外的藝術創作歷程。

據悉,本次畫展的協辦方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實業為本的綜合類產業集團,長期關注支持少數民族文化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治理、主流藝術推廣、基礎教育等領域。

為“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所感召,雪松控股認為孫立新作品所體現的時代能量與英雄精神應當通過畫展傳遞給更多的人。

本次展覽由“歷史情懷·一路風光·故鄉的雪”三部分構成。“歷史情懷”集中展出了作者長期從事軍事歷史題材主題性創作;“一路風光”展出了作者長期堅持深入生活、堅持寫生的積累;“故鄉的雪”是作者以故鄉為主題,以雪景為基調,從寫景到造境,由“景象”抵達“心境”的藝術表達方式。

(人民政協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