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妮可吉德曼的 Night Dress 就是一部時光機

最近正在熱映的《天才捕手》講述的是出版界巨匠編輯:麥克斯韋爾·柏金斯與上個世紀早期美國作家:湯瑪斯·沃爾夫兩人之間的故事。 影片裡湯瑪斯·沃爾夫(裘德洛飾)和麥克斯韋爾·柏金斯(科林·費斯飾)的組合, 可以說是壟斷了所有年齡段的女性。

《天才捕手》劇照

以男性為故事主角, 再加上電影整體的主色調是以灰色為主, 如果不是因為妮可吉德曼那套金光閃耀的夜間裙裝和貫穿電影前後的精緻短髮造型, 似乎很難想像這部電影和紙醉金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同處一個時代背景之下。

《天才捕手》劇照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蓋茨比》的原著以揭露美國以Daisy和Tom為代表的富人的紙醉金迷, 虛浮空妄, 唯有Gatsby仍抱有一個赤子之心,

電影裡, 原著部分有關富人的奢靡無度被放大, 以Gatsby與Daisy二人感情為主。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多年之後的Gatsby從當年的身無分文, 變成如今世人眼中一個“貴公子”, 為了吸引自己曾經所愛的目光, 於是開始了一場“華麗”的愛情遊戲, 這也就有了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種種的絢麗場面,

數不清的華服美樂, 酒池肉林。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兩部電影, 兩種視覺體驗, 卻反映著同一個年代, 二十世紀20年代的服裝, 所讓人們感受到的正是這樣巨大的反差感。

1920s Night Dress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了史無前例的損失,一次歐洲各國全體國民總動員的大戰,由於男人們幾乎全都奔赴前線,婦女們則成了戰時勞動力的唯一資源,這是女性走上社會成為一種現實,女裝因此產生劃時代的大變革。

1870s vs 1920s(women‘s wear)

戰後,以美國為首掀起的世界範圍的女權運動,在政治上獲得與男性同等的參政權,在經濟上具有職業而獨立的女性越來越多,男女同權的思想在此時被強化和發展,女裝上出現了否定女性特徵的獨特樣式,職業女裝也在此時登上歷史舞臺。

1920s 職業女裝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興起的裝飾藝術(Art Deco),對當時的服裝也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影響。Art deco以簡潔明快、強調機能型和現代感的藝術樣式為主,特別是直線的幾何形表現形式,以表達其對工業化時代適應機械生產的積極態度。

Art Deco

1920s VOGUE

而20年代的服裝樣式則是以簡潔、樸素的直線型為特徵,來展現時代感。

1920s women‘s wear

20世紀20年代,從殘酷戰火中倖存下來的人們像是忘記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創傷和戰後政治、經濟上的不安,狂熱地追求和平的快樂,快著紙醉金迷的頹廢生活,社交界各種舞會盛行,從電影《蓋茨比》裡我們就可以看到。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戰爭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和審美觀,過去強調女性曲線美的傳統審美觀念已無法適應時代潮。而一旦從封建禮教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人們便走向另一個極端,即否定女性特徵,向男性看齊。

1920s women‘s wear

當時流行boyish(男童式,少年似的)或稱school boyi type(男學生式)樣式的裝扮,穿這種新潮裝束的勇敢者被稱作flapper(輕佻的女人)。

1920s Flapper

女性將第二性征被有意壓平,纖腰被放鬆,腰線的位置被下移到臀圍線附近,豐滿的臀部被束緊,變得細瘦小巧,頭髮剪短與男孩子差不多。

1920s women‘s wear

為了塑造這種過去不曾有過的嶄新外姓,這時還產生了用有彈性的橡膠布製成的直線型緊身內衣。

Underwear 1920s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女主角Daisy的好朋友被設定為一個高爾夫球明星,而20年代的時候正是女子體育運動熱潮興起的時代。過去的貴族女性深居閨宅,皮膚白嫩,而這時,有閑階級的貴夫人、闊小姐為追時髦去郊遊,打網球、滑冰等等各種體育活動。

Berkeley Women's Tennis Team, 1920s

服裝史的歷程在進入20世紀後,如果離開當時設計大師的活動都將無法談起。20年代的時裝界更是人才輩出,指導現代女性方向的女強人Coco Chanel,以“街上沒有的時裝不是時裝”為名言,為現代女性做出了新的榜樣。

Chanel 1920s

與Chanel同時被作為現代設計的原點的另一位設計師是Madeleine vionnet夫人,她最大的貢獻就是創造了“斜裁”。

Madeleine vionnet

這種史無前例的剪裁技術,利用面料的斜絲裁出十分柔和地適合女性體形的女裝,強調動的美感。

Madeleine vionnet

歷史的推進中,由於男性的社會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男服自19世紀以來就變化甚少。

1870s vs 1920s(men's wear)

而女裝則截然相反,不論是《天才捕手》還是《了不起的蓋茨比》,女裝都從不同的角度反映著20年代的“瘋狂”和巨大的社會反差。這也是為什麼,直到現在,人們談及時裝或流行這個概念時,往往都指向女裝。

19世紀20年代女裝變化

一直以來,女裝就像是一位多愁善感、情感風度的女郎一樣,受社會變革中政治、經濟、戰亂、和平、文藝思潮、科學技術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極為敏感地屆時作出積極的反映,女裝的變化也成就了社會風雲的一面鏡子。

穿細長型night dress的20年代女性

1920s Night Dress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了史無前例的損失,一次歐洲各國全體國民總動員的大戰,由於男人們幾乎全都奔赴前線,婦女們則成了戰時勞動力的唯一資源,這是女性走上社會成為一種現實,女裝因此產生劃時代的大變革。

1870s vs 1920s(women‘s wear)

戰後,以美國為首掀起的世界範圍的女權運動,在政治上獲得與男性同等的參政權,在經濟上具有職業而獨立的女性越來越多,男女同權的思想在此時被強化和發展,女裝上出現了否定女性特徵的獨特樣式,職業女裝也在此時登上歷史舞臺。

1920s 職業女裝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興起的裝飾藝術(Art Deco),對當時的服裝也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影響。Art deco以簡潔明快、強調機能型和現代感的藝術樣式為主,特別是直線的幾何形表現形式,以表達其對工業化時代適應機械生產的積極態度。

Art Deco

1920s VOGUE

而20年代的服裝樣式則是以簡潔、樸素的直線型為特徵,來展現時代感。

1920s women‘s wear

20世紀20年代,從殘酷戰火中倖存下來的人們像是忘記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創傷和戰後政治、經濟上的不安,狂熱地追求和平的快樂,快著紙醉金迷的頹廢生活,社交界各種舞會盛行,從電影《蓋茨比》裡我們就可以看到。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戰爭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和審美觀,過去強調女性曲線美的傳統審美觀念已無法適應時代潮。而一旦從封建禮教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人們便走向另一個極端,即否定女性特徵,向男性看齊。

1920s women‘s wear

當時流行boyish(男童式,少年似的)或稱school boyi type(男學生式)樣式的裝扮,穿這種新潮裝束的勇敢者被稱作flapper(輕佻的女人)。

1920s Flapper

女性將第二性征被有意壓平,纖腰被放鬆,腰線的位置被下移到臀圍線附近,豐滿的臀部被束緊,變得細瘦小巧,頭髮剪短與男孩子差不多。

1920s women‘s wear

為了塑造這種過去不曾有過的嶄新外姓,這時還產生了用有彈性的橡膠布製成的直線型緊身內衣。

Underwear 1920s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女主角Daisy的好朋友被設定為一個高爾夫球明星,而20年代的時候正是女子體育運動熱潮興起的時代。過去的貴族女性深居閨宅,皮膚白嫩,而這時,有閑階級的貴夫人、闊小姐為追時髦去郊遊,打網球、滑冰等等各種體育活動。

Berkeley Women's Tennis Team, 1920s

服裝史的歷程在進入20世紀後,如果離開當時設計大師的活動都將無法談起。20年代的時裝界更是人才輩出,指導現代女性方向的女強人Coco Chanel,以“街上沒有的時裝不是時裝”為名言,為現代女性做出了新的榜樣。

Chanel 1920s

與Chanel同時被作為現代設計的原點的另一位設計師是Madeleine vionnet夫人,她最大的貢獻就是創造了“斜裁”。

Madeleine vionnet

這種史無前例的剪裁技術,利用面料的斜絲裁出十分柔和地適合女性體形的女裝,強調動的美感。

Madeleine vionnet

歷史的推進中,由於男性的社會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男服自19世紀以來就變化甚少。

1870s vs 1920s(men's wear)

而女裝則截然相反,不論是《天才捕手》還是《了不起的蓋茨比》,女裝都從不同的角度反映著20年代的“瘋狂”和巨大的社會反差。這也是為什麼,直到現在,人們談及時裝或流行這個概念時,往往都指向女裝。

19世紀20年代女裝變化

一直以來,女裝就像是一位多愁善感、情感風度的女郎一樣,受社會變革中政治、經濟、戰亂、和平、文藝思潮、科學技術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極為敏感地屆時作出積極的反映,女裝的變化也成就了社會風雲的一面鏡子。

穿細長型night dress的20年代女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