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前海蛇口自貿區創新之策

2015年, 位於深圳市郊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與周邊片區共計28.2平方公里區域, 升級為前海蛇口自貿區。

至2016年, 成立剛兩年的前海蛇口自貿片區, 合同及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547.67億美元和38.03億美元, 分列全國自貿區第一、第二。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成為我國發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區域之一。

作為一個政策性新區, 前海蛇口自貿區“一夜”拔尖, 除了全國獨一無二的“合作區+自貿試驗區+保稅港區”疊加的先天模式, 與其強烈的創新主觀能動性密切相關——從這一層面上來說, 其他政策性新區與前海蛇口自貿區具備相同的潛力。

制度創新 佈局全球化引資引人戰略

一個新區域要想活起來, “人”是核心。 前海自貿區在引入人才制度創新方面不遺餘力。 減免個人所得稅, 是前海吸引高端人才的另一大利器。 據悉, 內地企業引進高端人才的一大劣勢是高稅率。 同一個高端人才在深圳和香港, 以稅後相同收入來計, 香港雇主付出的成本甚至比深圳低一半。 按照中國內地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法, 每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5萬元至8萬元的部分, 稅率為35%;超過8萬元的部分, 稅率為45%。 而在前海, 境外高端和緊缺人才繳納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 超過應納稅所得額15%的部分, 由深圳市政府以財政補貼的形式歸還。

港人北上深圳從業, 已經成為前海的一道風景線。

據前海管理局的統計資料顯示, 到2016年底,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港籍從業人員達到1347人, 比2015年增長了1.8倍。

快速增長的背後, 有政策與制度的助推作用。 2016年, 前海出臺多項推動港籍專業人士在前海合作區執業的政策:通過資格認定、合夥聯營等特殊機制安排, 引進了律師、註冊稅務師、會計師、仲裁員、建築工程師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出臺相關辦法, 規劃建設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等, 營造人才宜居優質生活圈。

事實上, 兩年間,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累計推出253項制度創新成果, 其中全國首創或領先的75項。 國務院最新發佈複製推廣的19項改革創新舉措中, 有6項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首創。 比如, 在自貿區e站通服務中心去年初啟動“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改革,

內資企業設立95%全流程線上辦理, 非全流程線上辦理的企業視窗交件後1小時可領取證照;開展實施“多證合一”和“一照一碼”改革, 搭建外商投資“一口受理”平臺, 將外資企業註冊時間從20個工作日壓縮到3個工作日等。

制度創新帶來企業和人才的活力釋放, 國際企業和人才已逐漸成為前海近幾年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大支柱力量。

面向世界 強化國際交流擴大“朋友圈”

在“面向世界”上, 前海近年來密切國際交流與合作, 一方面加強與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聯繫, 另一方面則在“一帶一路”沿線擴大“朋友圈”。

今年3月初,前海代表團考察倫敦東部金融中心區的開發運營公司金絲雀碼頭綜合體後,

簽署框架協議, 明確金絲雀碼頭將在前海打造“中英金融科技城”, 塑造全球高端金融產業綜合體和金融綜合生態圈。

事實上, 目前前海自貿片區還推動設立了中俄地區合作發展(投資)基金、中科自貿區合作發展基金;先後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印度古吉拉突邦、迪拜經濟委員會等簽署合作備忘錄;與印尼、印度、白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簽訂合作協定, 重點支持招商局在18個國家、35個港口佈局。

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3月底,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合同及實際利用外資分別達到951.41億美元和78.65億美元, 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90.9%和20.7%。 從今年1月—2月資料來看, 分列全國自貿區第一、第二。 其中, “一帶一路”沿線27個國家在片區投資設立244家企業, 註冊資本94.31億元。

前海企業累計向“一帶一路”國家設立企業35家, 中方協定投資額12.13億美元。

即使如此,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依舊“居安思危”。 自貿區一位工作人員認為, “從國內環境看, 現在各省市都在申報國家級新區, 第三批自貿區掛牌後,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也將面臨區位不特、政策不特、資源不特等問題, 需要樹立起強烈的危機意識, 加快改革、增創優勢, 形成區域核心競爭力。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