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長沙70、80後眼中的香港黃金時代

文|刷把

畫、編輯|馬桶

長沙人唱粵語歌, 香港人都聽不出有外地口音。

這是馬桶哥說的, 不知道真假。

八九十年代, 是香港文化席捲亞洲的大時代。

林正英領著只會直線蹦躂的僵屍, 佔領大大小小錄影廳的午夜場;陳浩南和小結巴的愛情, 成了少年們戀愛的荷爾蒙範本;張國榮和譚詠麟的歌迷無法上網, 也並沒有因工具所限而少掀罵戰;賭神賭聖搖著篩子變著牌, 硬生生隔著遮罩也教會了觀眾梭哈;TVB拍完金庸拍古龍, 最後靠職場劇影響了多少人的擇業觀。

這是一個時代炙熱的烙印。

難以想像, 香港這片彈丸之地, 鱗次櫛比摩天礙日, 方圓不過1104.43平方公里, 生出的文化力量, 竟承包了幾乎所有大陸青年最重要的青春時光。 甚至對其之後的生活方式, 也有了長尾影響。

所謂“以小博大”, 第一次覺得可以用一個特別行政區的生存方式去準確闡釋。

1997年7月1日,

極盡輝煌、星羅密佈似銀河的維多利亞夜景, 一夜之間, 好像就與大陸有了更深層次的聯繫。 彼時的我根本沒搞懂, 一個地區的“回歸”, 除了政治層面, 對普通人來說, 還能有什麼更多的意義?

但這20年過去, 再次回頭與那個時代正年輕、正躁動的人們對談,

才明白, 那一夜的重要程度, 相當於一種癡迷已久理想生活的陡然靠近。

就如同馬桶自以為是的港式腔調——他跟著歌和電影, 瞎學了這麼久粵語, 終於能堂而皇之被香港同胞批評指正了。

(一)

香港曾經是繼美國和印度之後, 全球第三大電影製作中心, 出口量一度壓倒印度, 與美國電影分庭抗禮。

1980、1990年代的輝煌時期, 香港電影的年產量高逾200 多部, 雙週一成、四大天王以及眾多香港女神級人物, 都是在這段時期留下了經典作品, 同時, 香港得到了“東方好萊塢”的美譽。

但那時候, 長沙正規電影院播放的香港電影並不算多, 大部分精神食糧來自錄影廳與家用租賃錄影帶。

曾帥的青年時期, 就把精力都放在了租賃港片回家觀摩這件事上。

南門口租一盤錄影帶, 一天兩塊到兩塊五, 但凡新片子, 老闆娘都不准看太久, 到了晚上就要送回來, 押金還很貴。 而《超能》這種美國大片電影院只賣五毛錢一張票, 可見錄影帶市場的火熱。

張國榮、成龍、周星馳、周潤發的片子, 香港一出, 長沙不久就有新帶子。

當時, 看王家衛的還很少。

成龍是教不得談戀愛的, 傻愣愣的大鼻子青年, 純粹靠一雙拳腳贏得美人芳心, 這對長沙青年曾帥來說成本太高。 所以要學, 還是得學王家衛的《阿飛正傳》。

《阿飛正傳》裡這段獨舞很經典

他記得裡面有一個最經典的橋段, 張國榮對張曼玉說:“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我明天會再來。”

他租這盤帶子的時候,看到片名裡有“阿飛”,還以為是黑社會小流氓的故事,但看到這個場景時,他才明白,這明明是戀愛教科書。

1998年,長沙鳳凰城啤酒廣場,經營方在舞池之中放置了一個彈簧蹦床,這個新奇的主意吸引了很多年輕人聚集于此。有一天,曾帥跟一群酒友去喝酒跳舞,看到了一個姑娘。

夏天,姑娘穿白汗衫、黑色牛仔裙、瘦瘦高高,氣質拔群地一個人坐在吧台,面前放著一打啤酒。

但好幾個朋友上前搭訕,都無功而返。

曾帥一發狠,端著一瓶啤酒坐過去,幾分鐘沒說話。姑娘覺得好奇,反過來問他:“那幾個調皮伢子是你朋友吧,緊策得,有味冇囉?”

他也實實在在地答:“我們幾個朋友打賭要策你,誰輸了誰買單,現在我必須得贏,因為我沒帶一分錢在身上。”

這裡向廣大男同胞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撩妹套路,開頭一定要真誠。因為就憑這點真誠,曾帥跟姑娘坐了半小時有餘,喝光了面前一大半啤酒,還拿到了姑娘親手寫的電話和姓名,上面的字很好看,清晰地寫著:曉涵。

幾天後,曾帥的擴機收到了一條傳呼資訊,結尾處打了“999”。一般三個九,就是事情緊急的意思。他趕緊找電話回過去,發現是曉涵,她主動約他晚上在芙蓉大劇院跳舞喝酒。

當時曾帥是個每天玩得灰直個噴、酒友一大堆的年輕滿哥。當天恰好有一個酒友也約了他,他沒多想,帶著這個酒友和酒友找的兩個姑娘,一起去了芙蓉大劇院。

這種行為現在看來叫自帶電燈泡,浴霸級別。

所以到了地方,怪不得曉涵態度冷淡,對曾帥的朋友們不太搭理。一晚上,只趁著一首慢曲,主動約曾帥游了一支舞。

那支舞裡,曾帥覺得她抱自己抱得特別特別緊,半路,她突然開口問:“你喜歡我不?喜歡我今晚就把我帶走吧。”

面對突如其來的告白,曾帥愣住了。才見第二次,他不知道怎麼談喜歡,而且今晚有朋友在側。“當時我比較單純,朋友又催我出去吃宵夜,我覺得還是要先顧著朋友”。所以他丟下曉涵,跟朋友先走了。走的時候,他覺得曉涵一直用悲傷的眼神看著他。

過了一個星期,曉涵又給他發了結尾處帶三個九的傳呼資訊,約他在紅旗區吃飯。那晚他們吃了很久,喝掉了一箱酒,曾帥憑著醉前的最後一絲清醒,送曉涵回了紅旗區的房子。上到二樓,她突然反身緊緊抱住曾帥。

“我們去開房?”“不去,我今晚要住在自己家。”“那我去你家?”“不,我要自己回家,家裡還有人等我。”

短短四句話,畫風急轉直下,曾帥摸不著頭腦。他那一瞬間以為,她老公在家等她。

等他懵著回到家,接到了曉涵的電話。電話裡曉涵說自己是益陽人,在長沙打拼幾年,準備走了。走之前,打算再看看這座城市,那天晚上在鳳凰城,就是獨自一人想在常玩的地方呆一呆,沒想到碰到了曾帥。

“她說自己沒結婚,卻不肯說清楚誰在家裡等她。只說了一句,第一面覺得我很好,跟別的男子漢不一樣,沒想到我也是個調皮伢子,腳不落地。”

曾帥說,這個故事的開頭,他開口跟曉涵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現在是晚上十點四十,你抬頭看表,這一分鐘內,我們倆是朋友,這個事實你改變不了。”

就是這句話,曉涵覺得他“挺有意思”,才動了心要留長沙。哪知後來,故事的發展居然也與《阿飛正傳》神似。裡面不是還有一句著名臺詞嗎:“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飛累了就睡在風裡”。

沒想到香港的一部電影,最終會在長沙南門口、紅旗區一帶,找到一個遙相呼應的翻版。

(二)

六月,長沙的雨連綿不絕,在雨天說20年前的故事,“有點悵然若失”。

踏入2000年,香港電影在大放異彩過後,迎來了艱難時期。1993年到2001年間,港產片的票房由10億元萎縮至4.5億元,由高峰期的240部,下跌至150部。

2002年,《無間道》之所以被稱為“救市之作”,正是誕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TVB版的《天龍八部》《鹿鼎記》,是非常多電視觀眾眼裡最經典的港劇。粵語根本不會說一句,主題曲旋律一響,就能像模像樣地跟唱下去。

由於TVB的耳融目染,我第一次去香港旅遊,導購員說的粵語我居然也能聽個七七八八。看繁體字更不在話下。

影響更深的或許是TVB的職場劇,從員警、律師、談判專家到法醫、醫生、酒店管理,同一個菜鳥變大神的套路,同一碗雞血。

楊舜說自己就是被這碗雞血“帶了籠子”。

她是長沙一所知名律所的律師,在這個律所工作了七年,她因為TVB而當律師的事,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因為她的棕色齊肩短髮、妝容、襯衣A字裙,都跟TVB律政劇女主角如出一轍。

律政劇裡,女主往往由萱萱、郭可盈這種美女扮演,白天專業認真處理工作,晚上還能跟吳啟華去蘭桂坊喝一杯。

楊以為律師行業就是這麼光鮮亮麗,從初中起就定下了要當律師的夢想。而胡杏兒在《律政新人王》裡演的菜鳥成長記,幾乎伴隨著楊舜度過考司考、執業初期的困苦歲月。

但真正入行後,才知道兩地法系不一樣,司法環境不一樣,加班是家常便飯,無法像TVB女主角一樣白天在寫字樓吹吹冷氣,晚上逛街喝酒做自己。不過TVB裡對公平正義的渴望,一直影響她,堅守在這個行業的底線和原則,“像《怒火街頭》裡那種。”

現在,港劇也不會過分塑造理想化的職場環境,因為就連香港本地的中產階級律師,也並不是活得那麼輕鬆。

九七回歸後,正當壯年的TVB,就悄悄做了很多微妙改變。

比如當年內地與香港生活水準差距明顯時 ,有很多人冒險偷渡到香港謀生 , 因此 “大陸偷渡客 ”成了許多TVB電視劇裡面經常出現的名詞和角色。但回歸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兩地生活水準差距縮小,TVB裡漸漸就少了這樣的稱呼,而普通話,也逐漸代替粵英夾雜的講話方式,出現在港劇裡。

在《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一劇中, 鐘笑莎多次用普通話說 :“我說你行你就行, 我說你不行就是不行”。

2016年4月9日,《我是歌手》總決賽在湖南衛視上演。李克勤找來了葉倩文和林子祥幫幫唱,唱的是《瀟灑走一回》、《AhLam日記》和《數字人生》,從選曲到歌詞,全是自我審視、表達拼搏的港人港味。

只不過現場觀眾聽不慣,導致李克勤早早就被淘汰。

(三)

香港人夠拼,路上開的士、樓裡當保安的,不少都是老伯伯。彈丸之地要發跡不能靠硬資源,靠得大概就是一份帶著危機感的自省精神。

哪怕從八九十年的歌曲裡,也能找出端倪。

香港歌手羅文,歌曲硬朗、節奏慢,並不太受當時年輕人的歡迎。但曾帥喜歡,因為在百分之九十的小情小愛歌曲中,羅文唱的是大時代、大背景,唱的是《鐵血丹心》、《獅子山下》。

當年的勁歌金曲,是所有香港歌手的兵家必爭之地。內地人聽新的粵語歌,也是租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的錄影帶回家看。

1990年代長沙的卡拉OK,長郡口子上的賓佳樂效果特別好。十塊錢可以唱一晚,如果碰到兩個人要唱同一首歌,就“鬥歌”,鬥得不好還有可能當場打一架。

曾帥當時有個歌友,就喜歡專挑粵語歌唱,唱黎明的《非你莫屬》尤其好,後來居然因為太愛唱歌,導致分手、離職,還當了流浪歌手。

在長沙當律師的張季,喜歡譚詠麟,就喜歡得比較積極向上。

他初中因為譚詠麟一首《朋友》成了歌迷,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參加過無數譚詠麟的歌友會,看過無數演唱會,還得到一次機會,與譚詠麟現場共同演唱《情憑誰來定錯對》。

在唱之前,他每每在KTV拿起話筒,都被長沙朋友們誇讚“與原唱毫無差別”。哪知道在譚校長面前唱完,得到的評價是:“感情充沛,但粵語發音不太標準。”

張季跟馬桶哥一樣對自己的粵語發音盲目自信。

後來他甚至得到機會,去香港與譚詠麟踢足球。譚詠麟親口告訴他,自己六十多歲的人了,每週還是會踢四場足球。而且目之所及,他幾乎每年還是會換不同搭檔,舉辦各種主題的演唱會。

譚詠麟2015年演唱會

這種努力的態度,在劉德華、郭富城等老牌明星上依然清晰可見。

張季說,與其說是哪首歌,不如說是這種工作態度、生活態度一直影響他到今天。

只是從音樂層面,勁歌金曲的影響範圍已經逐漸回到了香港本土,而在黃霑的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中,這位元已故的音樂大師,為近年來香港音樂的發展作了一個結:產品單一,乏善足陳。

這都是令人唏噓的後話。

(四)

華天對面,香港銅鑼灣美食的老闆許斌,是八九十年代就來長沙發展的香港人。迄今為止,他的普通話發音都不太標準,分辨起來略吃力。

1989年,他想在長沙吃一頓粵菜,只能從芙蓉賓館走二十分鐘到解放東路,去當時還是大排檔的羊城餐館解解饞。

據他回憶,就是改革開放的風潮,促使湖南人去廣州深圳等地打工,逐漸把粵菜帶回了長沙。

九十年代,他在長沙開了幾年海鮮酒樓,那個時代,長沙很少有人吃過螃蟹,有一次他請一位職業、身份都不錯的朋友吃螃蟹,朋友不肯吃,說“裡面有像小孩糞便一樣的東西”,那是蟹黃。

有個事,我一直以為是笑話,但也被許斌證實是個真段子。海鮮酒樓開設初期,有長沙客人把桌上用來洗手的茶水喝掉了。“我叮囑那一桌的服務員,千萬不能說,將錯就錯吧。”

九十年代中期,粵菜迎來了在長沙的發展期,餐廳越開越多,菜式越來越豐富。

現在,香港廟街做法的椒鹽瀨尿蝦,成了長沙人很愛吃的椒鹽皮皮蝦。粵菜也成了長沙人最能接受的外地菜系之一,在長沙存活的不錯。

今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它是“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的陳奕迅,是“餓不餓給你煮碗面”的TVB,是市井味只能市井找的美食攻略。

也是偶爾有之,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帶來誤解、矛盾。

但香港,也是曾經有過黃金年代的。

有那麼一段時間,這邊那邊所聽的歌、看的電影、追的劇,幾乎只有幾天的時差。

有那麼一群長沙年輕人,受著與香港在地青年一模一樣的生活方式教育。這種教育影響至深,乃至二十年後的今天再提起,畫面感極強,仿佛能看到張國榮演浪子時,眼裡氤氳的霧氣。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過去了,這些人很懷念它。

張國榮對張曼玉說:“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我明天會再來。”

他租這盤帶子的時候,看到片名裡有“阿飛”,還以為是黑社會小流氓的故事,但看到這個場景時,他才明白,這明明是戀愛教科書。

1998年,長沙鳳凰城啤酒廣場,經營方在舞池之中放置了一個彈簧蹦床,這個新奇的主意吸引了很多年輕人聚集于此。有一天,曾帥跟一群酒友去喝酒跳舞,看到了一個姑娘。

夏天,姑娘穿白汗衫、黑色牛仔裙、瘦瘦高高,氣質拔群地一個人坐在吧台,面前放著一打啤酒。

但好幾個朋友上前搭訕,都無功而返。

曾帥一發狠,端著一瓶啤酒坐過去,幾分鐘沒說話。姑娘覺得好奇,反過來問他:“那幾個調皮伢子是你朋友吧,緊策得,有味冇囉?”

他也實實在在地答:“我們幾個朋友打賭要策你,誰輸了誰買單,現在我必須得贏,因為我沒帶一分錢在身上。”

這裡向廣大男同胞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撩妹套路,開頭一定要真誠。因為就憑這點真誠,曾帥跟姑娘坐了半小時有餘,喝光了面前一大半啤酒,還拿到了姑娘親手寫的電話和姓名,上面的字很好看,清晰地寫著:曉涵。

幾天後,曾帥的擴機收到了一條傳呼資訊,結尾處打了“999”。一般三個九,就是事情緊急的意思。他趕緊找電話回過去,發現是曉涵,她主動約他晚上在芙蓉大劇院跳舞喝酒。

當時曾帥是個每天玩得灰直個噴、酒友一大堆的年輕滿哥。當天恰好有一個酒友也約了他,他沒多想,帶著這個酒友和酒友找的兩個姑娘,一起去了芙蓉大劇院。

這種行為現在看來叫自帶電燈泡,浴霸級別。

所以到了地方,怪不得曉涵態度冷淡,對曾帥的朋友們不太搭理。一晚上,只趁著一首慢曲,主動約曾帥游了一支舞。

那支舞裡,曾帥覺得她抱自己抱得特別特別緊,半路,她突然開口問:“你喜歡我不?喜歡我今晚就把我帶走吧。”

面對突如其來的告白,曾帥愣住了。才見第二次,他不知道怎麼談喜歡,而且今晚有朋友在側。“當時我比較單純,朋友又催我出去吃宵夜,我覺得還是要先顧著朋友”。所以他丟下曉涵,跟朋友先走了。走的時候,他覺得曉涵一直用悲傷的眼神看著他。

過了一個星期,曉涵又給他發了結尾處帶三個九的傳呼資訊,約他在紅旗區吃飯。那晚他們吃了很久,喝掉了一箱酒,曾帥憑著醉前的最後一絲清醒,送曉涵回了紅旗區的房子。上到二樓,她突然反身緊緊抱住曾帥。

“我們去開房?”“不去,我今晚要住在自己家。”“那我去你家?”“不,我要自己回家,家裡還有人等我。”

短短四句話,畫風急轉直下,曾帥摸不著頭腦。他那一瞬間以為,她老公在家等她。

等他懵著回到家,接到了曉涵的電話。電話裡曉涵說自己是益陽人,在長沙打拼幾年,準備走了。走之前,打算再看看這座城市,那天晚上在鳳凰城,就是獨自一人想在常玩的地方呆一呆,沒想到碰到了曾帥。

“她說自己沒結婚,卻不肯說清楚誰在家裡等她。只說了一句,第一面覺得我很好,跟別的男子漢不一樣,沒想到我也是個調皮伢子,腳不落地。”

曾帥說,這個故事的開頭,他開口跟曉涵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現在是晚上十點四十,你抬頭看表,這一分鐘內,我們倆是朋友,這個事實你改變不了。”

就是這句話,曉涵覺得他“挺有意思”,才動了心要留長沙。哪知後來,故事的發展居然也與《阿飛正傳》神似。裡面不是還有一句著名臺詞嗎:“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飛累了就睡在風裡”。

沒想到香港的一部電影,最終會在長沙南門口、紅旗區一帶,找到一個遙相呼應的翻版。

(二)

六月,長沙的雨連綿不絕,在雨天說20年前的故事,“有點悵然若失”。

踏入2000年,香港電影在大放異彩過後,迎來了艱難時期。1993年到2001年間,港產片的票房由10億元萎縮至4.5億元,由高峰期的240部,下跌至150部。

2002年,《無間道》之所以被稱為“救市之作”,正是誕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TVB版的《天龍八部》《鹿鼎記》,是非常多電視觀眾眼裡最經典的港劇。粵語根本不會說一句,主題曲旋律一響,就能像模像樣地跟唱下去。

由於TVB的耳融目染,我第一次去香港旅遊,導購員說的粵語我居然也能聽個七七八八。看繁體字更不在話下。

影響更深的或許是TVB的職場劇,從員警、律師、談判專家到法醫、醫生、酒店管理,同一個菜鳥變大神的套路,同一碗雞血。

楊舜說自己就是被這碗雞血“帶了籠子”。

她是長沙一所知名律所的律師,在這個律所工作了七年,她因為TVB而當律師的事,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因為她的棕色齊肩短髮、妝容、襯衣A字裙,都跟TVB律政劇女主角如出一轍。

律政劇裡,女主往往由萱萱、郭可盈這種美女扮演,白天專業認真處理工作,晚上還能跟吳啟華去蘭桂坊喝一杯。

楊以為律師行業就是這麼光鮮亮麗,從初中起就定下了要當律師的夢想。而胡杏兒在《律政新人王》裡演的菜鳥成長記,幾乎伴隨著楊舜度過考司考、執業初期的困苦歲月。

但真正入行後,才知道兩地法系不一樣,司法環境不一樣,加班是家常便飯,無法像TVB女主角一樣白天在寫字樓吹吹冷氣,晚上逛街喝酒做自己。不過TVB裡對公平正義的渴望,一直影響她,堅守在這個行業的底線和原則,“像《怒火街頭》裡那種。”

現在,港劇也不會過分塑造理想化的職場環境,因為就連香港本地的中產階級律師,也並不是活得那麼輕鬆。

九七回歸後,正當壯年的TVB,就悄悄做了很多微妙改變。

比如當年內地與香港生活水準差距明顯時 ,有很多人冒險偷渡到香港謀生 , 因此 “大陸偷渡客 ”成了許多TVB電視劇裡面經常出現的名詞和角色。但回歸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兩地生活水準差距縮小,TVB裡漸漸就少了這樣的稱呼,而普通話,也逐漸代替粵英夾雜的講話方式,出現在港劇裡。

在《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一劇中, 鐘笑莎多次用普通話說 :“我說你行你就行, 我說你不行就是不行”。

2016年4月9日,《我是歌手》總決賽在湖南衛視上演。李克勤找來了葉倩文和林子祥幫幫唱,唱的是《瀟灑走一回》、《AhLam日記》和《數字人生》,從選曲到歌詞,全是自我審視、表達拼搏的港人港味。

只不過現場觀眾聽不慣,導致李克勤早早就被淘汰。

(三)

香港人夠拼,路上開的士、樓裡當保安的,不少都是老伯伯。彈丸之地要發跡不能靠硬資源,靠得大概就是一份帶著危機感的自省精神。

哪怕從八九十年的歌曲裡,也能找出端倪。

香港歌手羅文,歌曲硬朗、節奏慢,並不太受當時年輕人的歡迎。但曾帥喜歡,因為在百分之九十的小情小愛歌曲中,羅文唱的是大時代、大背景,唱的是《鐵血丹心》、《獅子山下》。

當年的勁歌金曲,是所有香港歌手的兵家必爭之地。內地人聽新的粵語歌,也是租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的錄影帶回家看。

1990年代長沙的卡拉OK,長郡口子上的賓佳樂效果特別好。十塊錢可以唱一晚,如果碰到兩個人要唱同一首歌,就“鬥歌”,鬥得不好還有可能當場打一架。

曾帥當時有個歌友,就喜歡專挑粵語歌唱,唱黎明的《非你莫屬》尤其好,後來居然因為太愛唱歌,導致分手、離職,還當了流浪歌手。

在長沙當律師的張季,喜歡譚詠麟,就喜歡得比較積極向上。

他初中因為譚詠麟一首《朋友》成了歌迷,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參加過無數譚詠麟的歌友會,看過無數演唱會,還得到一次機會,與譚詠麟現場共同演唱《情憑誰來定錯對》。

在唱之前,他每每在KTV拿起話筒,都被長沙朋友們誇讚“與原唱毫無差別”。哪知道在譚校長面前唱完,得到的評價是:“感情充沛,但粵語發音不太標準。”

張季跟馬桶哥一樣對自己的粵語發音盲目自信。

後來他甚至得到機會,去香港與譚詠麟踢足球。譚詠麟親口告訴他,自己六十多歲的人了,每週還是會踢四場足球。而且目之所及,他幾乎每年還是會換不同搭檔,舉辦各種主題的演唱會。

譚詠麟2015年演唱會

這種努力的態度,在劉德華、郭富城等老牌明星上依然清晰可見。

張季說,與其說是哪首歌,不如說是這種工作態度、生活態度一直影響他到今天。

只是從音樂層面,勁歌金曲的影響範圍已經逐漸回到了香港本土,而在黃霑的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中,這位元已故的音樂大師,為近年來香港音樂的發展作了一個結:產品單一,乏善足陳。

這都是令人唏噓的後話。

(四)

華天對面,香港銅鑼灣美食的老闆許斌,是八九十年代就來長沙發展的香港人。迄今為止,他的普通話發音都不太標準,分辨起來略吃力。

1989年,他想在長沙吃一頓粵菜,只能從芙蓉賓館走二十分鐘到解放東路,去當時還是大排檔的羊城餐館解解饞。

據他回憶,就是改革開放的風潮,促使湖南人去廣州深圳等地打工,逐漸把粵菜帶回了長沙。

九十年代,他在長沙開了幾年海鮮酒樓,那個時代,長沙很少有人吃過螃蟹,有一次他請一位職業、身份都不錯的朋友吃螃蟹,朋友不肯吃,說“裡面有像小孩糞便一樣的東西”,那是蟹黃。

有個事,我一直以為是笑話,但也被許斌證實是個真段子。海鮮酒樓開設初期,有長沙客人把桌上用來洗手的茶水喝掉了。“我叮囑那一桌的服務員,千萬不能說,將錯就錯吧。”

九十年代中期,粵菜迎來了在長沙的發展期,餐廳越開越多,菜式越來越豐富。

現在,香港廟街做法的椒鹽瀨尿蝦,成了長沙人很愛吃的椒鹽皮皮蝦。粵菜也成了長沙人最能接受的外地菜系之一,在長沙存活的不錯。

今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它是“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的陳奕迅,是“餓不餓給你煮碗面”的TVB,是市井味只能市井找的美食攻略。

也是偶爾有之,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帶來誤解、矛盾。

但香港,也是曾經有過黃金年代的。

有那麼一段時間,這邊那邊所聽的歌、看的電影、追的劇,幾乎只有幾天的時差。

有那麼一群長沙年輕人,受著與香港在地青年一模一樣的生活方式教育。這種教育影響至深,乃至二十年後的今天再提起,畫面感極強,仿佛能看到張國榮演浪子時,眼裡氤氳的霧氣。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過去了,這些人很懷念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