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一位西藏老兵的翰墨人生——記書法藝術家郭福江

——記書法藝術家郭福江

胡秀娟

郭福江, 重慶人, 1969年入伍, 在西藏邊防連隊當兵5年, 是一位熟悉基層連隊且對官兵充滿深情厚誼的老兵。

1951年8月出生的郭福江, 一生與書法結緣, 數十年的不懈追求, 最終修成“正果”, 名滿海內, 成績斐然。 郭福江現是中國榜書藝術研究會會員, 人民藝術家書畫院副主席, 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 重慶書法家協會、重慶作家協會會員。

2016年是全國脫貧工作的攻堅之年。 “我能做什麼?”在2016年10月17日全國第三個脫貧日到來之際, 郭福江反復思考著這個問題。 “書法能否給脫貧工作帶去一點動力與活力?”那幾日, 郭福江寢食難安, 最終他有了自己的決定。 經過31天不分晝夜的工作, 郭福江創作了八百多幅書法作品。 他把妻子給他買衣服的2000元錢拿出來用在快遞郵費上, 分批分期把全部作品寄往全國100多個貧困縣。 當最後一批作品寄出去後不久,

郭福江便陸續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感謝電話和信件, 一些地方幹部在來信中說, 他們從書法中領悟到了一種精神, 獲得了一份力量, 並表示一定會遵照中央精神, 帶領群眾奮力拼搏, 苦幹實幹,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1985年, 已從部隊轉業到重慶地質隊的郭福江開始練習書法, 那一年, 他34歲。 5年的廢寢忘食, 孜孜以求, 沒看過一次電視, 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 吃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苦, 最終成就了自己的書法家夢想。

邊防軍營是郭福江最嚮往的地方, 在西藏日喀則邊防部隊服役的5年裡, 他履行著哨兵的職責, 日夜巡邏在邊境線上, 守衛著祖國的大門。 退役後他常對人說, 部隊培養了他, 讓他懂得了什麼是尊嚴和榮譽。

1994年, 已停薪留職、專攻書法的郭福江, 懷揣夢想回到了他的“娘家”——曾經服役過的邊防部隊。 在闊別多年的哨所, 他當起了官兵們的書法老師。 他把自己所掌握的書法技能, 傾心傳授給了官兵。 從那以後, 郭福江的腳步就沒離開過軍營。 23年來, 他一直行走在祖國的萬裡邊防線上, 不但跑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 還去了新疆、青海、雲南、黑龍江、內蒙古、廣東等省(區)的邊、海防部隊。 他編著的“楷書十八法、行書快寫法”深得官兵的喜愛, 不僅促進了軍民團結, 還豐富了軍營的文化生活。 郭福江被官兵們親切地稱為“行走在邊境線上的書法家。 ”

2012年, 郭福江受邀為重慶師範大學講完課不久, 閒不住的郭福江又想到了要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送溫暖,

將書法送進學校。 重慶市綦江區文龍街道萬興小學坐落在城北的一座山坳裡, 學校共有700多名學生, 其中約50%是留守兒童, 只有春節時才能和父母見上一面。 瞭解這一情況後, 郭福江便將“義務送書法進學校”的第一站定在了萬興小學。 當年9月, 郭福江來到萬興小學, 對這裡的老師免費培訓書法技能, 並向學校捐贈書籍四百餘冊;10月, 郭福江又向自己的母校——重慶江津吳灘小學捐贈書法教材和作品集一百餘冊。

郭福江說:“成功的事業需要一輩子去堅守。 ”他用行動履行著自己的諾言。 從拿筆練字的那一天到如今已32個年頭了, 在此期間, 他除了授課外, 從沒放鬆學習。 他拿了文憑, 進入了中國詩歌學會和重慶作家協會,

在中國作家網上發表了多部長、短篇小說和大量詩歌, 《郭福江作品精選》如期出版, 人民網、詩歌網以及多家國家級、省級報刊刊發過他的作品。

“書法之路實現了我的詩人、作家夢, 也實現了我兒時的夢想, 這將是我一生的堅守。 ”郭福江如是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