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30歲時,這些大人物都在幹啥?馬雲還沒聽說過互聯網,王健林是公務員,肯德基爺爺第三次失業

紮克伯格19歲成立facebook, 24歲成為世界巨富;埃文·斯皮格爾21歲創立Snapchat, 24歲成為億萬富翁;共用單車OFO的CEO戴威也是一個90後……少年得志的新聞層出不窮, 他們是媒體的最愛。

出名要趁早呀!張愛玲是這麼說的, 她在上海文壇一炮而紅、寫出《沉香屑》的時候, 也才22歲。

但實際上, 大多數的成功, 都是在30歲左右奠定基調, 40歲之後才厚積薄發。 《哈佛商業評論》公佈的2016年中國百佳CEO榜單, 這 100 位商業大佬出任 CEO 的平均年齡是43歲。

人們現在好像不太願意相信時間的力量。 可是看看真實的牛人、大佬, 誰都有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時候。 重點是他們怎樣熬過漫漫長日,

以及怎樣在平常的每一年中積蓄未來爆發的能量。

吉姆·帕森斯, 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的扮演者

《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 Cooper博士, 也非常湊巧, Blendax 公司在泰國的一個名叫Chaleo Yoovidhya的代理商擁有這樣一家飲料生產公司, 馬斯特斯便產生了把它引入西方的念頭。 最後他和代理商 Yoovidhya一起, 創立了紅牛飲料公司。

霍華德•舒爾茨, 星巴克CEO

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曾說過, “每一段經歷都為你的下一步做了鋪墊, 只是你不知道下一步是什麼。 ”

舒爾茨出生於在一個牆壁上有著彈孔的貧困家庭, 父親是一個卡車司機, 運送衣服和尿布。

中學時, 舒爾茨沉迷橄欖球, “基本上不做功課”, 作為體育特長生上了大學。 畢業後, 懵懵懂懂地去了一家溜冰場工作, 沒有導師、沒有榜樣, 一切都靠自己摸索。

因為家裡實在揭不開鍋了, 一年後, 他跳槽到施樂公司做推銷員, 每天打50個推銷電話, 在曼哈頓城從第42街跑到第48街, 從東河跑到第50大道, 登上每幢寫字樓, 敲開每間辦公室的門。 上街陌生拜訪,

並憑藉這份工作還清了大學學費的貸款。

直到星巴克公司已經成立, 他在銷售星巴克咖啡機時發現了星巴克的與眾不同, 於是積極和創始人聯繫, 成為其中一員。 後來的後來, 他成為把星巴克打造成了今日的帝國。

“我必須找到一個能夠讓我做回自己的地方。 在這個問題上, 我絕對不會妥協。 ”

宗慶後, 娃哈哈創始人

30歲的時候, 宗慶後在浙江紹興農場任調度員。

家庭的貧困, 迫使宗慶後初中畢業就出門工作補貼家用, 先在舟山, 後在紹興的農場打工。

1978年, 宗慶後母親退休, 33歲的宗慶後回到杭州, 頂替母親進入工農校辦紙箱廠做推銷員。 之後的10年間, 他先後在儀錶廠、工農校開工廠、城區校辦企業做最業務員、銷售經理。

1987年, 宗慶後靠借來的14萬元承包連年虧損的杭州上海校辦企業經銷部, 並開始蹬三輪賣冰棒。

就是在蹬三輪送貨的過程中, 宗慶後發現了兒童營養液的市場, 開始創業。

1989年, 44歲的宗慶後成立了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 開發娃哈哈兒童營養口服液, 產品一炮打響,

走紅全國。

齊白石, 繪畫大師

30歲的時候還沒確定繪畫是自己的事業。

他14歲起作木匠, 學習雕花木工。 後來兼習繪畫, 25歲時拜名師學習, 並以賣畫為生。 32歲時又對刻印產生濃厚興趣, 開始向名家學習刻印。

1903年, 齊白石39歲, 第一次到北京。 40歲, 齊白石開始周遊天下, 賣畫換錢支撐他的”自由行“。

42歲,齊白石終於確定了自己的寫畫風格,由工筆劃轉為寫意畫。1917年在北京賣畫刻印期間結識了陳寅格之兄陳師曾,陳師曾這麼推薦齊白石的作品:“思想新奇,不是一般畫家能畫得出來的……我們應該特別幫助這位鄉下老農,為他的繪畫宣傳”。

從那之後,53歲的”鄉下老農“齊白石終於走上了畫家的人生軌道。

大衛·邱,德州撲克世界冠軍

30歲之前,大衛·邱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德撲之王。

18歲的老邱在父親朋友的幫助下來到美國,在養老院打工、割草、喂牛、擠奶、修理、做飯、清潔、照顧老人,學英語,勤勤懇懇。老邱是個很善於找到工作的樂趣的人,他在自傳中說,“擠奶是我最喜歡幹的活”,“每天早晨去撿雞蛋,也總有一種收穫的樂趣”。

一年後,他到社區大學讀語言預科,半工半讀,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但他卻覺得,“越累越幸福,越苦越快樂”。

27歲,他辭職開了一家中餐館,繼續開足馬力奮鬥,每年只休息半天。

直到30歲之前的一天,他給一家撲克俱樂部送中餐外賣,第一次接觸到了即將成為他終生事業的德州撲克。

簡·庫姆,WhatsApp的創始人

庫姆出生在烏克蘭,16歲時跟隨母親來到美國,領過政府發放的食物券、做過公寓門房。

21歲,庫姆遇到後來的合夥人阿克頓,從大學輟學加入雅虎,成為一名基礎架構工程師。

2007年9月,庫姆31歲,他和阿克頓決定離開雅虎,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減壓旅行,他們周遊南美洲,玩極限飛盤(ultimate frisbee)。

旅行結束後,他們一同申請Facebook公司,雙雙被拒。

當時,庫姆常去的健身房禁止使用手機打電話。為了避免漏接電話,他和阿克頓嘗試設計一款社交通訊類App。兩年後,二人共同創建了WhatsApp,2014年,WhatsApp 被 Facebook以1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淩克,金地集團CEO

淩克30歲的時候,連金地集團還沒有成立。

大學畢業後,淩克被分配到了一家軍工企業做助理工程師。他當時覺得自己可以做到總工程師、廠長,很有希望。

但工作了幾年,到80年代末,他又感到“無望”了,因為當時改革浪潮正盛,而軍工企業無法融入市場經濟,他認為沒有前途。

所以他決定辭掉“鐵飯碗”,到深圳找工作。經領導和朋友介紹,他加入了後來成為金地集團的“深圳市上步區工業村建設服務公司”。

從一個工程師轉變成一個小文員,雖然落差很大,但他覺得自己從此擺脫了無望的狀態,重新朝希望走去。

那年淩克33歲,7年後,40歲的他才當上金地集團的CEO。

賣畫換錢支撐他的”自由行“。

42歲,齊白石終於確定了自己的寫畫風格,由工筆劃轉為寫意畫。1917年在北京賣畫刻印期間結識了陳寅格之兄陳師曾,陳師曾這麼推薦齊白石的作品:“思想新奇,不是一般畫家能畫得出來的……我們應該特別幫助這位鄉下老農,為他的繪畫宣傳”。

從那之後,53歲的”鄉下老農“齊白石終於走上了畫家的人生軌道。

大衛·邱,德州撲克世界冠軍

30歲之前,大衛·邱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德撲之王。

18歲的老邱在父親朋友的幫助下來到美國,在養老院打工、割草、喂牛、擠奶、修理、做飯、清潔、照顧老人,學英語,勤勤懇懇。老邱是個很善於找到工作的樂趣的人,他在自傳中說,“擠奶是我最喜歡幹的活”,“每天早晨去撿雞蛋,也總有一種收穫的樂趣”。

一年後,他到社區大學讀語言預科,半工半讀,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但他卻覺得,“越累越幸福,越苦越快樂”。

27歲,他辭職開了一家中餐館,繼續開足馬力奮鬥,每年只休息半天。

直到30歲之前的一天,他給一家撲克俱樂部送中餐外賣,第一次接觸到了即將成為他終生事業的德州撲克。

簡·庫姆,WhatsApp的創始人

庫姆出生在烏克蘭,16歲時跟隨母親來到美國,領過政府發放的食物券、做過公寓門房。

21歲,庫姆遇到後來的合夥人阿克頓,從大學輟學加入雅虎,成為一名基礎架構工程師。

2007年9月,庫姆31歲,他和阿克頓決定離開雅虎,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減壓旅行,他們周遊南美洲,玩極限飛盤(ultimate frisbee)。

旅行結束後,他們一同申請Facebook公司,雙雙被拒。

當時,庫姆常去的健身房禁止使用手機打電話。為了避免漏接電話,他和阿克頓嘗試設計一款社交通訊類App。兩年後,二人共同創建了WhatsApp,2014年,WhatsApp 被 Facebook以1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淩克,金地集團CEO

淩克30歲的時候,連金地集團還沒有成立。

大學畢業後,淩克被分配到了一家軍工企業做助理工程師。他當時覺得自己可以做到總工程師、廠長,很有希望。

但工作了幾年,到80年代末,他又感到“無望”了,因為當時改革浪潮正盛,而軍工企業無法融入市場經濟,他認為沒有前途。

所以他決定辭掉“鐵飯碗”,到深圳找工作。經領導和朋友介紹,他加入了後來成為金地集團的“深圳市上步區工業村建設服務公司”。

從一個工程師轉變成一個小文員,雖然落差很大,但他覺得自己從此擺脫了無望的狀態,重新朝希望走去。

那年淩克33歲,7年後,40歲的他才當上金地集團的CE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