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潯陽江頭聞樂聲——淺析《琵琶行》

一、《琵琶行》故事簡單概括

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一個琵琶女的故事。

這一年的秋天, 我送朋友離去, 我們可以算得上是情同手足, 所以多喝了幾杯。 時間匆忙流逝, 就算再怎樣飲酒也是要將他送離此地的, 只是下次見面不知是何年歲。

忽而耳邊傳來陣陣琵琶聲, 聲音動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 我們因為都喝醉了酒, 不由有些步履蹣跚, 隔著船問那演奏琵琶的人是誰並把船隻向著那琵琶聲靠近, 想要見那人一面。 那琵琶聲音停了一會。 正在暗自悔恨有些失禮的時候, 那女子款款而來, 手抱琵琶, 有些羞澀的遮住面頰,

使人只能隱隱約約猜想那琵琶後的容貌。 不過我想, 那定是一位絕妙的女子。

果不其然, 待她露出真容時, 我與朋友不由看得出神, 口若含朱丹, 指如削蔥根, 纖纖作細步, 精妙世無雙。 雖略顯衰老憔悴, 卻足以使人心神蕩漾。 古人誠不欺我, 天下確有如此精妙女郎。

她抱著琵琶, 那琵琶想是跟隨了她許久, 被打磨的圓潤光滑, 她微微施禮便演奏起旋律。 我雖是不知她彈得是哪首曲, 卻是聽懂了她所描繪的畫境。 如同急雨般的大弦與如同耳邊呢喃的小弦配合得天衣無縫, 那聲音如同黃鶯歌唱般悅耳, 使人忘記一切煩憂, 沉靜在如詩如畫的樂曲中, 難以自拔。

一曲奏畢, 人們依舊留戀著聲音的美好。 而她也為我們說起了有關於她的故事。

她說她本是出生於京城, 十三歲彈奏琵琶的水準便已爐火純青, 被分配在彈琵琶最好的教坊之中, 每天演奏琵琶, 過著載歌載舞的快樂日子。 終有一天, 禍事降臨, 戰爭爆發。 弟弟去從軍在邊關打仗保家衛國, 不知什麼時候便會戰死, 姐妹也紛紛離世, 家道敗落。 如今年老色衰, 嫁給一位商人做妻子, 可那商人每天只知道賺錢, 並不怎麼陪伴她。 這不, 他上個月便離開家, 到現在還沒有回來。 她只能獨自一人, 彈著琵琶聊以自慰。

我聽到她的話不由得想到了自己, 我在去年的時候離別了京都, 來到了潯陽。 獨自一人, 體弱多病的生活著, 潯陽這個地方比較偏僻, 整天都聽不到悠揚的樂曲聲, 入耳的只有些杜鵑與猿猴悲啼。

如今終是聽到了琵琶聲, 才使得心情舒暢了些許。 於是我對她說;不如在彈一曲吧, 我為你寫首詩。

她答應了下來, 琵琶聲再度響起, 卻是多了些複雜悲苦的情緒, 使我不由也落下淚, 將這件事記敘下來, 寫成了這首《琵琶行》。

最終離開的時候, 我回頭望了一眼, 秋月依舊高高的懸在空中, 那位琵琶女已經坐船離去, 只留下若有似無的音樂與一首我筆下的詩。

二.楚淵淺析

《琵琶行》中所講述的故事已被人們所熟知, 其中有兩句還被廣為流傳:“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樂天先生與那位琵琶女真可謂是同病相憐。 然而事情未免也太巧合了些。 白樂天先生去送客, 正好聽到琵琶女的琵琶聲, 而後“移船相近邀相見,

添酒回燈重開宴。 ”, 再到後來的琵琶女講訴身世以及聯想自己, 所有的一切都來得太過順利。 那琵琶女完全可以在“移船相近邀相見”的時候拒絕, 也完全可以拒絕演奏。 也許是因為她想給白樂天這個面子也許是因為她想彈奏, 因為她彈了、講了, 才使得白居易寫出這篇流傳百世的《琵琶行》。 其實楚淵覺得, 有沒有這位所謂的琵琶女已經不重要了, 她也許只是詩人筆下的一個意象。 屈原還用美人來寄託自己的志向, 白樂天為什麼就不能這樣寫了呢?綜上所述, 楚淵覺得, 白樂天其實並沒有見過這位琵琶女, 他只是在借琵琶女描寫自己, 抒發自己的感情。

《琵琶行》創作於元和十一年(816年)。 白居易任諫官時,

直言敢諫, 同情民間疾苦, 寫了大量的諷諭詩, 觸怒了唐憲宗, 得罪了權貴。 元和十年, 宰相武元衡被藩鎮李師道派人刺殺。 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請捕刺客, 觸犯了權貴的利益, 被指責越職奏事, 貶為江州刺史;又進而誣陷他作《賞花》《新井》詩“甚傷名教”, 再貶江州司馬。 江州當時被看成是“蠻瘴之地”, 加之州司馬雖然名義上是刺史的佐史, 實際上是一種閒散職務, 這對白居易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嘲弄。 他的被貶其實是一樁冤案, 他連遭打擊, 心境淒涼, 滿懷鬱憤。

心境淒涼, 滿懷郁憤的白樂天決定以寫詩的方式抒發自己的憤懣, 便以遲暮美人作為意象來描寫自己, 那琵琶女的容貌與能力, 不正是在寫他自己嗎?至於最後的“弟走從軍阿姨死, 暮去朝來顏色故。”不正是在描寫他自己的不得志與孤苦嗎?

至於為什麼是琵琶而不是其他樂器,大概是因為他喜歡吃枇杷或者喜歡聽琵琶吧。

琵琶行/琵琶引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複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六么 一作:綠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暫歇 一作: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銀篦 一作:雲篦)

今年歡笑複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幹。

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暮去朝來顏色故。”不正是在描寫他自己的不得志與孤苦嗎?

至於為什麼是琵琶而不是其他樂器,大概是因為他喜歡吃枇杷或者喜歡聽琵琶吧。

琵琶行/琵琶引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複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六么 一作:綠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暫歇 一作: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銀篦 一作:雲篦)

今年歡笑複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幹。

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