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潘金蓮狀告馮小剛,更大的看點在後邊

馮小剛

3月21日上午,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潘金蓮訴馮小剛等九人被告案, 馮小剛等人均未現身法庭, 只委託了律師參與庭審。

由於潘金蓮本人病情危重, 也未前往北京參加庭審。 庭審中, 馮小剛等人的代理人認為, 《我不是潘金蓮》中的潘金蓮, 是指歷史小說中的潘金蓮, 而不是原告廣東增城的潘金蓮, 電影並未構成對原告名譽侵權, 因此不同意庭外調解。 庭審至上午11時30分結束, 法庭宣佈休庭, 4月9日宣判。 (3月22日搜狐網)

關於此案, 即可引發出不少的爭議, 調侃者有之、揶揄者有之。 有人認為, 因為《水滸傳》的傳播, “潘金蓮”早已被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 很少有人同情潘金蓮的遭遇, 跟一個文學形象較勁純屬無聊。 但潘金蓮以及全國潘氏宗親卻並不這麼想, 他們認為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上映後, 引發大眾關注, 給原告及其家人、家族名譽上造成重大損害,

因而必須為潘金蓮和潘氏族人正名。

廣州的“潘金蓮”

歷史上的“潘金蓮”究竟是不是那麼壞?潘金蓮在起訴書中搬出了中華書局出版的《清河縣誌》, “據第0781頁記載:潘金蓮乃是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賢妻良母。 ”而在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的旁白中,

卻又著“自宋朝到如今人們都把不正經的女人叫潘金蓮”的說法, 所以他們認定這是歪曲事實, 要求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和其丈夫武植。

誠如網友所說, 此案貌似有點“無理取鬧”的意味。 但對於“借跟名人打官司炒作自己”的說法, 筆者卻並不認同。 設若讓“潘金蓮”從古代穿越到今天, 來找馮小剛打場官司, 顯然不太現實, 而潘氏宗親所遭遇的嘲弄、壓抑和苦悶卻是存在的現實, 因此他們“要求還原歷史真實”並不為過。

當然, 筆者重點要說的還是電影《我不是潘金蓮》。 范冰冰飾演的女主人公李雪蓮, 為鑽政策的空子和丈夫共同謀劃了一場假離婚的騙局, 不想丈夫卻把假離婚變成真離婚並拋棄了她, 而且把她指為“潘金蓮”。

於是, 李雪蓮為了證明之前的離婚是假的、更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潘金蓮而和所有的人“死磕”, 甚至還把法院庭長、院長、縣長乃至市長統統拖下了馬, 以至每到“兩會”時她所在的省市縣都要上演圍追堵截的一幕。

原告潘金蓮和老伴及委託律師

對於這樣的劇情, 就連編劇劉震雲也說是“荒謬的邏輯, 只有她有錯誤, 竇娥是各級的官員。 ”並堅持稱“這並不是一部政治小說, 而是生活小說。 ”但奈何馮小剛卻不這麼認為, 覺得“這是一部尋找自己‘初心’的電影”, “是一部拍給‘受委屈’的人看的電影”, “我們都有武松的情結卻沒有打虎的勇氣, 李雪蓮是一個有委屈不忍著的人。 ”於是很多人就把該劇當成了“官場現形記”的翻版, 甚至還把基層幹部批得一無是處。

李雪蓮為了證明她不是潘金蓮而一輩子上訪告狀, 甚至還把從鄉鎮到縣城再到市里攪得人仰馬翻, 她真的“很委屈”嗎?一個藐視法律的人物能夠活著折騰十年, 並且還做到了讓各級政府官員都對她百般忍讓和畏懼, 這就是她所謂的“很委屈”嗎?弄個有爭議的女演員炒作一下熱度、弄個有爭議的的題材諷刺一下官場,弄個有爭議的話題吸引一下人的眼球,難道這就是馮小剛的“初心”情結?

只有人的荒誕才會導致社會的荒誕、生活的荒誕。有網友在評論中說了這麼一句話:“像李雪蓮這樣的胡攪蠻纏、不知好歹、雞賊作婦就應該嚴管,否則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我想,這大抵就是馮小剛因《我不是潘金蓮》而備受爭議的原因所在吧。(南方網李吉明)

這就是她所謂的“很委屈”嗎?弄個有爭議的女演員炒作一下熱度、弄個有爭議的的題材諷刺一下官場,弄個有爭議的話題吸引一下人的眼球,難道這就是馮小剛的“初心”情結?

只有人的荒誕才會導致社會的荒誕、生活的荒誕。有網友在評論中說了這麼一句話:“像李雪蓮這樣的胡攪蠻纏、不知好歹、雞賊作婦就應該嚴管,否則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我想,這大抵就是馮小剛因《我不是潘金蓮》而備受爭議的原因所在吧。(南方網李吉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