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信證券:下半年市場利率或有所回落 但下行空間有限

中信證券週三發佈報告稱, 下半年, 國內經濟下行和流動性邊際改善將使包括國債利率在內的市場利率有所回落, 但宏觀大環境決定利率下行空間和持續性都有限。

報告指出, 造成上半年流動性比較緊張的直接原因有兩個。 一是貨幣政策的兩次加息以及央行在流動性上的投放不足;二是監管節奏較快, 委外、同業和理財規模的收縮加劇了流動性的緊張。 這兩個原因的背後是上半年宏觀經濟的樂觀形勢, 使得流動性收緊和監管節奏加快高枕無憂。

由於房地產投資放緩和企業由“補庫存”轉入“去庫存”,

中國經濟確實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 報告表示, “穩增長”將重新回歸央行視野, 流動性邊際上將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監管節奏也將趨於緩和。 原因是一方面經濟下行的壓力又會出現, 另一方面, GDP平減指數將會快速回落。

不過, 因為製造業投資增速仍將反彈, 外需改善仍具有持續性, 因此通過宏觀政策的“微調整”, 下半年的中國經濟增速是可以穩定在6.5%-7.0%的區間。

“貨幣政策並不需要重回大水漫灌時代。 ”報告稱, 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仍然在“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尋求平衡, 因此下半年貨幣政策和流動性邊際改善的空間非常有限。

報告預計, 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的空間在20-30個基點, 10年國債收益率重回3.0%以下的概率很小。

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將會回至2.5%-3.0%的區間。

此外, 報告還談到美聯儲加息可能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報告說, 2017之前由於美國經濟一枝獨秀, 美聯儲加息給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帶來了很大的資本外流壓力, 這主要由於美國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週期和貨幣政策週期的反差加大決定的。

但是, 今年以來, 由於美國經濟復蘇程度不及預期, 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出現了回暖, 美國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週期和貨幣政策週期的反差在縮小, 這導致了新興市場國家資本外流的壓力和外匯貶值的壓力在同步縮小。

因此, 報告認為, 下半年從整個國際收支環境來看, 中國面臨的資本外流壓力比2017年之前有很大的改善。

如果美國經濟沒有超預期復蘇, 那麼目前每年2次左右的美聯儲加息節奏不會對中國債市形成比較大的壓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