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喬家大院的“學徒制”完爆當今人才觀

大家應該都看過《喬家大院》吧, 講的是晉商喬致庸的故事, 裡面陳建斌老師的“撒野式表演”讓人印象很深刻。

大家都知道, 漢武帝折騰出那麼大的名聲,

離不開“文景之治”打下的底子。 喬致庸也一樣, 他爺爺喬貴發靠賣豆芽起家, 後來在包頭, 就是黃河肚皮頂著的這塊地方建立了基業, 所以有“先有複盛公, 後有包頭城”的說法。 複盛公就是喬貴發的商號。

當時山西號稱“海內最富”, 喬家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喬致庸晚年時, 家裡白花花的現銀, 一堆一堆的有1000多萬兩, 比大清國國庫裡的錢還多。 有人大致估算, 喬家身家在40億人民幣左右, 100多年前的40個億, 大家感受一下。

爺爺打下了底兒, 但生意能做這麼大, 歸根到底還是喬致庸厲害, 他的英雄事蹟我就不再贅述了, 出門右拐自己百度。 今天看來最具有借鑒意義的是他改良過的兩個制度:學徒制和人身頂股制。

學徒制古已有之, 但是應用在商業中還是頭一次, 有句話叫“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 舉個例子, 迪士尼是世界上把服務做得最好的企業之一, 比如說一個遊客問你:“請問花車巡遊到哪裡了?”一般人回答:“到A點了。 ”最多再補上一句“還有多少分鐘到這裡。

”但迪士尼的工作人員還會告訴你可以在哪裡休息等待, 以及觀看時的最佳位置在哪裡等資訊。 這樣常見問題的標準回答, 迪士尼編了厚厚的一本書。

現在有MBA, 有職業教育, 還有員工入職培訓, 但喬致庸那個時代, 祖上八輩都是農民的大有人在, 連基本的識文斷字都做不到, 怎麼推行“專業服務”呢?

找不到?那就自己培養嘍, 所以“學徒制”出現了。

要成為學徒並順利畢業有三個階段:考核錄取、培養、考核出師。

首先要有熟人推薦, 年紀在15到20歲, 還要看這個人會不會寫字, 打算盤呀, 有個差不多, 恭喜, 你有成為學徒的資格了。

最難的是培養階段, 從打雜做起, 起得比雞早, 睡得比狗晚, 還要學楷書, 要熟背商品性能, 甚至還要學蒙語和俄語,

這四年是極其嚴格的, 有專門的《學徒歌》這樣唱, “黎明即起, 侍奉掌櫃;五壺四把, 終日相伴······”當時甚至說“十年辛苦考狀元, 十年學商倍艱辛”。 現在的售貨員乃至經理應該都做到這個地步吧?

最後的考核分商業技能和道德品質, 道德品質怎麼考?就是過年掌櫃的要發紅包,

拿一麻袋銅錢往地上一撒, 讓學徒們去搶, 搶到最多的開除, 最少的會被重用。 這個土法子很有點中國傳統色彩。

可這時出現一個問題, 學徒學成之後, 紛紛跳槽, 因為只有跳槽才能當掌櫃, 只有當了掌櫃才有股份, 才能分紅。 這時候有一個人改變了歷史, 這個人外號叫“馬狗”, 可能有人會說這個外號聽起來怎麼那麼辣耳朵?他原名馬荀, 但沒上過學, 經常把自己的名字寫得歪歪扭扭, 還多一筆少一筆的, 所以落了這麼個外號。 但這個人一肚子的生意經, 喬致庸想留下他, 於是把身頂股從掌櫃層推廣到了夥計這一層。 學徒制把小馬駒養成了高頭大馬, 把身頂股推廣到夥計這層則讓高頭大馬為己所用了。

喬致庸的複字型大小,他自己出了錢,這是銀股,算14份;掌櫃夥計們呢,出勞動力,占了身股,算17份,這等於把一半以上的紅利讓了出去,大智大勇啊!

喬致庸用這些方法培養、駕馭人才,但到了現代,反倒是越活越回去了,這兩年,市場上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一方面企業“用工荒”,找不到人用;另一方面很多人卻找不到工作。

我有個朋友做船的,叫他李老闆吧,需要電焊工,招不到,我納悶出的錢那麼高,怎麼會招不到人?他一臉鬱悶,電焊傷眼很多人不願意做,也有人圖價錢高報個速成班,心急火燎地學三兩個月就敢來應聘,把船焊漏了怎麼辦?

現代社會,還是有很多工種是機器難以取代的,電焊這種活是,很多藝術品也是。可是這種心得經驗性的東西不是靠扒著課本、或者短時間內就能學會的。哲學家波蘭尼創造個詞叫“默會”,指的就是高度個人化和不能夠規範的隱性知識,想學這些東西只能靠長期的觀察、模仿、言傳身教。

喬致庸有學徒制,西方有“現代學徒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德國。有兩個現象能說明現代學徒制的神奇之處。一是08年金融危機時,德國的失業率是歐洲最低的;二是德國的大學普及率相比於歐洲其他國家是比較低的,但這並不妨礙德國工業領跑歐洲。所以不是老祖宗的東西不好用,是咱們不會使。

說到底是因為急,企業想找個人就能用;員工想學上兩手三腳貓功夫就能立馬變成錢,太浮躁。

現在都在講產業升級,但機器怎麼都不能完全取代人,歸根到底還得是人的升級。現在雖然有職業技術學校,但“做”和“學”是脫節的,在學校“只學不做”,進企業“只做不學”,像剛剛說的需要“默會”的那些隱性知識,更是老師傅願意教。學徒想學想做也得花上大工夫才能弄到手的。

我覺得“學徒制”仍然很有啟發,對企業來說:招好坯子,下功夫培養,考核後安排崗位,老的帶新的,也就不愁沒人可用的問題了。

更多精彩閱讀:

大道至簡,86字家訓力透紙背——諸葛亮家訓

本公號文章版權歸“一波說”所有

優酷財經頻道:搜索“一波說”精彩節目視頻,娛樂財商。

喜馬拉雅音訊:搜索“一波說”獨訪解說富豪家族興衰沉浮的那些事

THE END一波說

本公號文章版權歸“一波說”所有

歡迎評論、點贊!

喬致庸的複字型大小,他自己出了錢,這是銀股,算14份;掌櫃夥計們呢,出勞動力,占了身股,算17份,這等於把一半以上的紅利讓了出去,大智大勇啊!

喬致庸用這些方法培養、駕馭人才,但到了現代,反倒是越活越回去了,這兩年,市場上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一方面企業“用工荒”,找不到人用;另一方面很多人卻找不到工作。

我有個朋友做船的,叫他李老闆吧,需要電焊工,招不到,我納悶出的錢那麼高,怎麼會招不到人?他一臉鬱悶,電焊傷眼很多人不願意做,也有人圖價錢高報個速成班,心急火燎地學三兩個月就敢來應聘,把船焊漏了怎麼辦?

現代社會,還是有很多工種是機器難以取代的,電焊這種活是,很多藝術品也是。可是這種心得經驗性的東西不是靠扒著課本、或者短時間內就能學會的。哲學家波蘭尼創造個詞叫“默會”,指的就是高度個人化和不能夠規範的隱性知識,想學這些東西只能靠長期的觀察、模仿、言傳身教。

喬致庸有學徒制,西方有“現代學徒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德國。有兩個現象能說明現代學徒制的神奇之處。一是08年金融危機時,德國的失業率是歐洲最低的;二是德國的大學普及率相比於歐洲其他國家是比較低的,但這並不妨礙德國工業領跑歐洲。所以不是老祖宗的東西不好用,是咱們不會使。

說到底是因為急,企業想找個人就能用;員工想學上兩手三腳貓功夫就能立馬變成錢,太浮躁。

現在都在講產業升級,但機器怎麼都不能完全取代人,歸根到底還得是人的升級。現在雖然有職業技術學校,但“做”和“學”是脫節的,在學校“只學不做”,進企業“只做不學”,像剛剛說的需要“默會”的那些隱性知識,更是老師傅願意教。學徒想學想做也得花上大工夫才能弄到手的。

我覺得“學徒制”仍然很有啟發,對企業來說:招好坯子,下功夫培養,考核後安排崗位,老的帶新的,也就不愁沒人可用的問題了。

更多精彩閱讀:

大道至簡,86字家訓力透紙背——諸葛亮家訓

本公號文章版權歸“一波說”所有

優酷財經頻道:搜索“一波說”精彩節目視頻,娛樂財商。

喜馬拉雅音訊:搜索“一波說”獨訪解說富豪家族興衰沉浮的那些事

THE END一波說

本公號文章版權歸“一波說”所有

歡迎評論、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