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禹州又上頭條了,《許昌日報》頭版頭條為咱點贊!

7月2日

咱大禹州又上許昌頭版頭題了,

快來看看這次是因為啥事?

7月12日許昌日報截圖

經濟與生態比翼齊飛

——看禹州市何以實現“綠色發展”

記者 徐民府 胡晨 通訊員 閆占強

翻開禹州市的“經濟帳簿”, 你會發現:裝備製造、中醫藥兩大接續主導產業挑起大樑, 鈞陶瓷、發製品、食品、鑄造四大特色產業發展迅猛, 現代服務業方興未艾, 曾經“一枝獨秀”的煤炭經濟已被“百花齊放”的經濟結構所取代。

資料就是有力證明:今年一季度, 禹州市生產總值完成134.7億元, 同比增長9.3%, 高於全省1.3個百分點;1-5月份,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7.5億元, 同比增長9.7%, 高於全省1.6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9.2億元, 同比增長14.7%, 高於全省4.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7.2億元,

同比增長12.6%, 高於全省0.6個百分點。

這一組資料說明, 禹州正在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轉型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經濟和環境相互推動、同步推進的綠色發展體系正在逐漸形成, 書寫出了“既要金山銀山, 又要綠水青山”的嶄新篇章。

痛定思痛, 謀跨越轉型路徑

在這個有“中華第一都”美譽的城市, 曾幾何時, 一枝獨秀的煤炭經濟, 讓“鄰居”羡慕不已。 然而, 資源經濟給禹州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 也帶來了環境污染嚴重、經濟結構單一等諸多問題。

除了環境欠帳, 禹州還面臨著傳統產業提升慢、接續產業和新興產業支撐能力不足、新舊動能轉換不快、結構性矛盾尚未根本解決, 經濟持續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穩增長保態勢的壓力依然很大, 大氣污染防治、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生態文明建設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任重道遠等問題。

問題不容忽視, 但困難與希望同在, 挑戰與機遇並存。 在重大改革步入深化攻堅期、新舊動能轉化進入接續關鍵期、政策紅利進入密集釋放期的歷史新階段,

如何擺脫資源型經濟的羈絆、補齊發展短板?成了擺在禹州市黨員幹部面前的深刻命題。

不謀萬世者, 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者, 不足謀一隅。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禹州市委、市政府站位全域, 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定位:在抓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同時, 更加注重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實現經濟與生態比翼齊飛。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指出,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對禹州來說,亦是如此,發展經濟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在禹州市委書記王宏武看來,綠水青山沒了,何談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種的常青樹就是揺錢樹,生態優勢就是經濟優勢,二者渾然一體、相互促進、和諧統一。

堅定步伐的背後,是禹州市產業發展的嶄新格局:堅持以增量調結構、以存量促轉型、以減量提品質、持續深入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推動工業經濟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延伸;是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的可喜態勢:深入開展“五城聯創”,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堅持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加快林業生態和水利建設……

轉型升級,聚工業發展動能

產業發展方向不僅關係著城市的未來和形象,還影響著百姓生活的環境和品質。

為徹底改變“一黑一灰”產業結構帶來的環境污染嚴重、經濟結構單一等諸多問題,禹州市認真落實國家“去降補”政策,把改革的“利劍”指向資源行業,先後關閉過剩產能煤礦19處,淘汰小鑄造企業406家,9家石料加工企業實現密閉化運行。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在引進項目中,禹州市摒棄過去“剜到籃子就是菜”的思想,瞄準國際國內500強企業招大引優,不斷深化與大型企業集團和優勢資本的戰略合作,推動主導產業發展“幾何型”倍增。藥王製藥公司與北京弘神集團實現重組合作,新上投資30億元的潤弘本草健康產業園項目;依託中醫藥傳統優勢,引入森源集團投資15億元,建設藥材種植、成藥生產、觀光旅遊全鏈條項目。

另外,該市還緊盯國家“供給側”改革動態,主動與平煤神馬集團等大型煤業集團深度對接,依託本地優勢企業和優質項目,謀求戰略重組,已基本促成統一電器、天源集團等3家企業4個項目與平煤神馬集團合作,通過股權轉讓、占股控股等多種方式,努力把主導產業“蛋糕”做大做好。

科技的力量如同一個神奇的杠杆,撬動先進資源向“高、精、尖”項目和技術傾斜,推動傳統產業加速攀向“高端”。基於這樣的認識,禹州市始終堅持引智與引資、引人才與引專案相結合,大力實施主導產業提升計畫,著力引進一批掌握關鍵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和科研團隊,讓各類人才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主力軍。天源集團通過引進國家“千人計畫”專家張志東博士、中科院“百人計畫”專家梁劍平博士,依靠其國際領先的專利技術,投資12億元建設全球最大的青蒿素生產基地。隨著青蒿素由治療瘧疾向治療紅斑狼瘡延伸、由人體使用向動物體使用延伸,生物藥品將大步挺進國際市場,成為禹州醫藥健康產業的新標杆。

產業發展的另一動力源——企業技術改造也在科技創新的引領下穩步推進。禹州市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產業升級的靈魂,堅持創新供給、啟動需求的發展方向,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創新人才向企業流動、創新政策向企業傾斜。

統一電器與廣州大學合作研發非標自動化生產線項目,目前已投入生產,產品由標準化的一般性冰箱、陳列櫃轉向非標準化、個性化的“私人定制”,躋身全國移動冷鏈裝備製造行業前列;華洋發動機與重慶大學工學院合作研發微型汽車發動機製造專案,達國內一流水準,填補了微型車發動機總成和核心配件在中原地區的空白……融入技改“基因”的產業,逐步煥發出新的活力。

與此同時,為了盤活企業存量、要素存量,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該市還開展了“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和傳統特色產業提升活動。僅2016年,該市就實現 “個轉企”531家、“小升規”131家,4家企業在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掛牌,1家企業登陸新三板。

一項項產業升級舉措,讓我們聆聽到禹州奮進的足音,感受到當地轉型發展的“脈絡”更加清晰:兩大接續主導產業和四大特色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63%,其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22.6%,成為禹州第一大產業。

改善生態,強長遠發展支撐

暑假來臨,各個景區的遊客一下子多了起來,禹州華夏植物群地質公園也不例外。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含煤地層剖面、古植物化石,讓孩子對地理知識有了更直觀的瞭解。”專程從漯河帶孩子來此參觀的蘇美麗連稱不虛此行、受益匪淺。

將坑坑窪窪的採礦區變成地質公園,既是禹州市因地制宜,修復資源經濟創傷的有益探索,也是依託自身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發展旅遊等第三產業的一個縮影。

第三產業被喻為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其發達程度是衡量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標誌。結合禹州歷史文化悠久、區域特色鮮明等特點,該市將實施特色小城鎮建設三年滾動發展行動計畫,加快神垕國家級特色小鎮建設,強力推進神垕古鎮保護開發,確保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爭取中原藥都健康小鎮納入國家盤子,著力推動鳩山慢生活小鎮、無梁神秘具茨小鎮、順店刺繡小鎮爭創省級特色小鎮,並爭取1—2個鎮被住建部命名為第二批中國特色小鎮;同時,精心培育淺井鎮扒村、萇莊鄉玩花台等一批小微型特色小鎮,高標準建設已獲批的張得鎮張西村、淺井鎮淺井村、淺井鎮扒村、花石鎮白北村4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和32個省級傳統村落。

通過實施“全景禹州、全域旅遊”戰略,使美麗鄉村能看、能吃、能住、能玩。為此,禹州市共吸引民間資本4億多元,啟動了對鳩山汪家大院、神垕古鎮、張良洞等遺跡的修繕,發展“農家樂”88家,直接從業人員1200余人,帶動周邊群眾參與“農家樂”經營17000多人。截至目前,在國家旅遊局公佈的首批鄉村旅遊“千千萬萬”品牌榜中,禹州有7家金牌農家樂、1家模範戶和5名致富帶頭人成功登榜,有10個村被省旅遊局評為 “河南省特色旅遊村”。

發展文化旅遊業等現代服務業,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環境,更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的必由之路。自2013年起,禹州市深入開展以“三邊三化、四區四化、三治一提”為主要內容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全市673個行政村(居委會)實現潔化全覆蓋,打造人居環境先進村479個、美麗鄉村191個、美麗鄉村群19個。其中,磨街鄉大澗村、孫莊村入圍全國第四批美麗宜居村莊,8個項目14個村被列為河南省2017年美麗鄉村建設試點;“三林網一基地一花海”工程順利推進,完成營造林9.95萬畝、環繞城區的花海2000餘畝;城區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10天,比上年增加63天,PM2.5日均濃度值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城鄉水環境品質明顯改善,飲用水水源和潁河出境斷面水質達成率均為100%……

隨著產業轉型步伐的不斷加快和生態環境的持續優化,天藍、水綠、景美的環境成為禹州的比較優勢,群眾的自豪感、獲得感、幸福感隨之增強。到2016年年底,禹州市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08.5億元,同比增長11%,三次產業結構由2011年的7.9∶64.4∶27.7調整為5.3∶57.3∶37.4。

如今,轉型之路上的禹州已成為新的聚焦點,釋放出新的吸引力。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比翼齊飛,未來的禹州大地必將奏出更加和諧的發展樂章!

投稿郵箱:3133962667@qq.com

推 廣

更加注重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實現經濟與生態比翼齊飛。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指出,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對禹州來說,亦是如此,發展經濟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在禹州市委書記王宏武看來,綠水青山沒了,何談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種的常青樹就是揺錢樹,生態優勢就是經濟優勢,二者渾然一體、相互促進、和諧統一。

堅定步伐的背後,是禹州市產業發展的嶄新格局:堅持以增量調結構、以存量促轉型、以減量提品質、持續深入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推動工業經濟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延伸;是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的可喜態勢:深入開展“五城聯創”,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堅持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加快林業生態和水利建設……

轉型升級,聚工業發展動能

產業發展方向不僅關係著城市的未來和形象,還影響著百姓生活的環境和品質。

為徹底改變“一黑一灰”產業結構帶來的環境污染嚴重、經濟結構單一等諸多問題,禹州市認真落實國家“去降補”政策,把改革的“利劍”指向資源行業,先後關閉過剩產能煤礦19處,淘汰小鑄造企業406家,9家石料加工企業實現密閉化運行。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在引進項目中,禹州市摒棄過去“剜到籃子就是菜”的思想,瞄準國際國內500強企業招大引優,不斷深化與大型企業集團和優勢資本的戰略合作,推動主導產業發展“幾何型”倍增。藥王製藥公司與北京弘神集團實現重組合作,新上投資30億元的潤弘本草健康產業園項目;依託中醫藥傳統優勢,引入森源集團投資15億元,建設藥材種植、成藥生產、觀光旅遊全鏈條項目。

另外,該市還緊盯國家“供給側”改革動態,主動與平煤神馬集團等大型煤業集團深度對接,依託本地優勢企業和優質項目,謀求戰略重組,已基本促成統一電器、天源集團等3家企業4個項目與平煤神馬集團合作,通過股權轉讓、占股控股等多種方式,努力把主導產業“蛋糕”做大做好。

科技的力量如同一個神奇的杠杆,撬動先進資源向“高、精、尖”項目和技術傾斜,推動傳統產業加速攀向“高端”。基於這樣的認識,禹州市始終堅持引智與引資、引人才與引專案相結合,大力實施主導產業提升計畫,著力引進一批掌握關鍵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和科研團隊,讓各類人才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主力軍。天源集團通過引進國家“千人計畫”專家張志東博士、中科院“百人計畫”專家梁劍平博士,依靠其國際領先的專利技術,投資12億元建設全球最大的青蒿素生產基地。隨著青蒿素由治療瘧疾向治療紅斑狼瘡延伸、由人體使用向動物體使用延伸,生物藥品將大步挺進國際市場,成為禹州醫藥健康產業的新標杆。

產業發展的另一動力源——企業技術改造也在科技創新的引領下穩步推進。禹州市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產業升級的靈魂,堅持創新供給、啟動需求的發展方向,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創新人才向企業流動、創新政策向企業傾斜。

統一電器與廣州大學合作研發非標自動化生產線項目,目前已投入生產,產品由標準化的一般性冰箱、陳列櫃轉向非標準化、個性化的“私人定制”,躋身全國移動冷鏈裝備製造行業前列;華洋發動機與重慶大學工學院合作研發微型汽車發動機製造專案,達國內一流水準,填補了微型車發動機總成和核心配件在中原地區的空白……融入技改“基因”的產業,逐步煥發出新的活力。

與此同時,為了盤活企業存量、要素存量,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該市還開展了“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和傳統特色產業提升活動。僅2016年,該市就實現 “個轉企”531家、“小升規”131家,4家企業在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掛牌,1家企業登陸新三板。

一項項產業升級舉措,讓我們聆聽到禹州奮進的足音,感受到當地轉型發展的“脈絡”更加清晰:兩大接續主導產業和四大特色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63%,其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22.6%,成為禹州第一大產業。

改善生態,強長遠發展支撐

暑假來臨,各個景區的遊客一下子多了起來,禹州華夏植物群地質公園也不例外。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含煤地層剖面、古植物化石,讓孩子對地理知識有了更直觀的瞭解。”專程從漯河帶孩子來此參觀的蘇美麗連稱不虛此行、受益匪淺。

將坑坑窪窪的採礦區變成地質公園,既是禹州市因地制宜,修復資源經濟創傷的有益探索,也是依託自身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發展旅遊等第三產業的一個縮影。

第三產業被喻為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其發達程度是衡量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標誌。結合禹州歷史文化悠久、區域特色鮮明等特點,該市將實施特色小城鎮建設三年滾動發展行動計畫,加快神垕國家級特色小鎮建設,強力推進神垕古鎮保護開發,確保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爭取中原藥都健康小鎮納入國家盤子,著力推動鳩山慢生活小鎮、無梁神秘具茨小鎮、順店刺繡小鎮爭創省級特色小鎮,並爭取1—2個鎮被住建部命名為第二批中國特色小鎮;同時,精心培育淺井鎮扒村、萇莊鄉玩花台等一批小微型特色小鎮,高標準建設已獲批的張得鎮張西村、淺井鎮淺井村、淺井鎮扒村、花石鎮白北村4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和32個省級傳統村落。

通過實施“全景禹州、全域旅遊”戰略,使美麗鄉村能看、能吃、能住、能玩。為此,禹州市共吸引民間資本4億多元,啟動了對鳩山汪家大院、神垕古鎮、張良洞等遺跡的修繕,發展“農家樂”88家,直接從業人員1200余人,帶動周邊群眾參與“農家樂”經營17000多人。截至目前,在國家旅遊局公佈的首批鄉村旅遊“千千萬萬”品牌榜中,禹州有7家金牌農家樂、1家模範戶和5名致富帶頭人成功登榜,有10個村被省旅遊局評為 “河南省特色旅遊村”。

發展文化旅遊業等現代服務業,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環境,更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的必由之路。自2013年起,禹州市深入開展以“三邊三化、四區四化、三治一提”為主要內容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全市673個行政村(居委會)實現潔化全覆蓋,打造人居環境先進村479個、美麗鄉村191個、美麗鄉村群19個。其中,磨街鄉大澗村、孫莊村入圍全國第四批美麗宜居村莊,8個項目14個村被列為河南省2017年美麗鄉村建設試點;“三林網一基地一花海”工程順利推進,完成營造林9.95萬畝、環繞城區的花海2000餘畝;城區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10天,比上年增加63天,PM2.5日均濃度值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城鄉水環境品質明顯改善,飲用水水源和潁河出境斷面水質達成率均為100%……

隨著產業轉型步伐的不斷加快和生態環境的持續優化,天藍、水綠、景美的環境成為禹州的比較優勢,群眾的自豪感、獲得感、幸福感隨之增強。到2016年年底,禹州市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08.5億元,同比增長11%,三次產業結構由2011年的7.9∶64.4∶27.7調整為5.3∶57.3∶37.4。

如今,轉型之路上的禹州已成為新的聚焦點,釋放出新的吸引力。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比翼齊飛,未來的禹州大地必將奏出更加和諧的發展樂章!

投稿郵箱:3133962667@qq.com

推 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