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朴樹的清白“少年心”

“十五年前, 小樸在電影裡會用十七種語言說’我愛你’, 小周會直盯盯看著鏡頭, 仿佛看著自己如風歲月, 我會坐在監視器前, 為從指縫中流走的日子斷了心腸。 那時我們都堅信自己會有不凡的人生, 滾滾紅塵, 遺世獨立。 如今我們老了, 平凡得如同路邊的樹木。 雖然不再呼喊奔跑, 卻默默生出許多根, 記住許多事, 刻下年輪, 結出果實。 偶有風過, 思想起初來時世界的模樣, 每個人都會被原諒。 ”——高曉松

前幾天聽高曉松《矮大緊指北》的一期節目, 在那期節目最後, 他動容地講了上面的那段話。 那段文字高曉松講述的是2002年他執導拍攝《那時花開》的場景,

文字裡的“小周”就是“周迅”, 小朴就是“樸樹”。 在那一期名為《少俠朴樹, 清白之年》的音訊節目裡, 高曉松講了他眼中的樸樹, 以及朴樹和周迅那段不為人知的愛情故事。

在很多網友心裡, 朴樹就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在光怪陸離的娛樂圈裡, 他是一個異類。 別的藝人都在馬不停蹄地忙著出唱片、上真人秀、做投資, 都是趁著最火的時候掙錢。 他則是由著性子來, 在他最火的時候, 卻躲了起來, 淡出人們的視野, 甚至還有段時間傳言他得了抑鬱症。 無論是春節聯歡晚會, 還是電視真人秀, 邀約不斷, 但入他法眼的沒有幾個。 即便在經紀人的苦苦哀求之下, 勉強上了, 也是百般不情願, 搞得大家都很尷尬。

前段時間, 他上了北京衛視的《跨界歌王》節目, 擔任當紅小花王珞丹的幫幫唱嘉賓, 一起合唱了新專輯的主打歌《清白之年》。 主持人栗坤問樸樹, 你當初是怎麼創作這首歌的?他說是2010年參加小學聚會前寫的。 栗坤又問他, 當時創作這首歌的時候是什麼心情。 樸樹說“忘了”。 栗坤又問他, 為什麼會替王珞丹選這首歌。 樸樹說不是他選的, 是經紀人選的。 栗坤又問, 經紀人為什麼會選這首歌?朴樹說, 經紀人想推廣這首歌。 聽到這裡, 栗坤半天不知道該怎麼往下接了, 各位嘉賓全部都一臉懵逼。

過了這麼多年, 已經四十多歲的樸樹, 已經不是那個風姿颯爽的帥小夥, 但是有一點他沒變, 他是那個永遠保有一顆“少年心”的耿直BOY。

有人說他是真正的“藝術家”, 說他是為了藝術, 才跟人間保持著距離。 但我不這麼認為, 他這麼我行我素, 可能並不只是為了所謂的藝術, 而是想要簡單地”做自己“。

在高曉松的書中, 曾經講過發生在樸樹身上很文藝的一件事兒。 有一次, 高曉松和樸樹等幾個人, 開車從天津回來, 在高速公路上樸樹突然說要下車。 高曉松問他為什麼要下車, 還以為樸樹是因為尿急。 樸樹說要把他放在高速上, 他要看夕陽。 高曉松問他一個人在高速上怎麼回去, 樸樹說他不管, 要先看完夕陽再說。 結果, 樸樹就拿著琴和水壺下車, 一邊看夕陽, 一邊彈琴唱歌。

樸樹並非不食人間煙火, 也並不是不近人情。 高曉松說他有一段時間混得比較慘,

想找人借點錢, 想來想去就想到樸樹。 他跟樸樹發了一個很長的短信, 結果幾分鐘以後, 馬上就有短信過來, 樸樹的短信就兩個字“卡號”, 樸樹二話不說就把錢打了過去。 過了一年之後, 樸樹又給高曉松發了一個短信, 還是兩個字“還錢”, 這次高曉松也只回了兩個字“卡號”。

樸樹樂隊的一個吉他手得了絕症, 沒錢治病。 樸樹為了這個吉他手, 到處尋醫問藥。 原來從未在乎錢的樸樹, 這時候意識到錢的重要。 一貫不想被人約束的樸樹, 為了救人這時候竟然要簽公司。 樸樹說:“錢不夠的話咱們不是可以簽公司嗎, 先賣身, 跟治病救人比合約算什麼” 。

說到這裡, 估計很多人知道為什麼跟很多藝人相比, 朴樹如此之“窮”了。 有人發現, 樸樹竟然還在用老舊的諾基亞手機,

甚至還在租房子。 樸樹之所以“窮”, 並不是因為他沒有掙錢的名氣和能力, 只是他覺得不需要, 錢對於他而言“不重要”。

那對於樸樹而言, 什麼最重要?是情嗎?是藝術嗎?可能是, 也不可能不是, 可能樸樹只想輕鬆自然地活著。 無論是音樂和生活, 都不需要過度的“修飾”和“包裝”, 而是一種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人生如夢, 歲月如歌。 我們每個人, 都慢慢老去, 那個曾經的“清白少年”, 已經面目全非, 身心疲憊。

只是, 我們中間有多少人, 能夠像朴樹那樣永遠保持一顆少年心呢?回望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這既是一種唏噓, 更是一種嚮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