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呂梁:轉型升級才是王道

□記者李剛

(一)在發展的坐標系中, 產業從來都是至關重要的緯度。 產業興, 則經濟興;產業強, 則經濟強。

初春時節, 走進呂梁, 活力四射, 激情飛揚!

無論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還是新興產業的精彩亮相;無論是開發區發展的“破繭成蝶”, 還是重大項目的“一柱擎天”, 都讓人為之驚歎。

站在2017年的起跑線上, 回望過去一年, 呂梁寫下了怎樣的轉型篇章, 又贏得了怎樣的產業輝煌呢?

(二)2016年, 或許註定是呂梁在轉型升級路上平凡的一年, 但卻是播下種子、謀篇佈局、孕育希望的一年。

這一年, 市委、市政府戰略方向清晰,

集群發展指向明確。 聘請麥肯錫(上海)諮詢公司制定全市產業發展規劃, 建立“四個一”機制, 綜合運用市場、金融和行政手段, 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

這一年, 傳統產業步子活了, 煤焦產業延伸實現突破。 推動交城華鑫與太原理工大學、孝義鵬飛與北京三聚環保、孝義金岩與山東科瑞合作, 鵬飛集團建成全國領先的甲醇聯產 LNG 項目。 這一年, 新興產業有生氣了, 光能、大資料等產業進展順利。 依託晉能清潔能源公司, 吸引保利協鑫等高端光能產業上下游企業集聚呂梁。 引進華為公司建設大資料區域中心, 推動呂梁“天河二號”超算中心和“呂梁一號”微納衛星資料產業化、市場化應用。

這一年, 新的優勢產業發展壯大, 崢嶸霸露。

華興鋁業二期100萬噸氧化鋁項目投產, 全省最大的輕鋁合金生產線中鋁華潤一期50萬噸項目開工建設, 與全國排名前十的河南明泰、杭州鼎勝等鋁後加工企業對接, 探索採用專案捆綁、電力參股等模式, 推動煤電鋁材一體化發展。

這一年, 文化旅遊產業異軍突起, 後勁勃發。 舉辦了旅遊推介暨項目招商大會, 聘請著名導演賈樟柯對我市旅遊開發進行策劃、包裝, 旅遊收入增長28.9%, 全省排名前三。

當下的呂梁, 正集中力量, 創新引領, 重點突破, 鍛鑄轉型升級的呂梁新動力, 全市煤電鋁、煤焦化、大資料等產業集群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歲月深處, 記錄著無盡的探索;轉型路上, 寫滿了無盡的艱辛。

呂梁因煤而興, 卻也因煤而困。 豐富的資源在給呂梁帶來集聚式、跨越式發展的同時,

也衍生出來工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關聯度不高、抗風險能力不強、結構性矛盾未根本改變、煤焦鋼鐵等傳統產業仍然占到工業經濟的70%、新興產業尚未形成規模等一系列深層次的問題。 如此深重的矛盾, 說到底在於我們的發展方式仍未得到根本轉變, 經濟結構仍未得到有效調整, 轉型發展的步子仍不夠堅實, 新興替代產業仍未形成氣候。

轉型升級“久推難轉”“轉而不快”, 充分反映了轉型升級的艱巨性。

(四)萬山磅礴必有主峰, 龍袞九章但掣一領。 審大勢, 新常態下, 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發展仍是呂梁經濟發展的王道。

作為資源型城市的代表,

呂梁的轉型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更多、更深層次的意義。 把呂梁的轉型升級這篇文章做好, 是大勢所趨、歷史所鑒、規律所致、現實所需, 甚至對山西乃至全國範圍內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具有實踐、示範意義。 從這個意義上講, 呂梁的轉型升級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經濟任務, 更是一項不得不做、又必須做好的政治任務。

呂梁的轉型, 始終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關注, 省委書記駱惠甯將“扎實推動轉型發展”作為呂梁發展的“三件大事”之一, 要求“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大力培育新興產業”, 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呂梁長遠發展的高度, 對呂梁發展的準確把脈, 也是呂梁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市委書記李正印、市長王立偉為全市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出題定調。

李正印在市委四屆二次全體會議上提出, “要著力加快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步伐, 向科技創新聚焦, 向實體經濟發力, 鞏固提升傳統產業,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全面振興實體經濟, 推動產業結構實現大的轉變。 ”王立偉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要以企業為主體、產業為牽引, 以‘四個一機制’為抓手, 依託高科技、大資本和優秀人才, 積極探索轉型升級路徑, 不斷提高呂梁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水準。 ”

市委、市政府強化頂層設計, 邀請世界頂級的諮詢公司麥肯錫(上海)諮詢有限公司, 對呂梁的產業經濟進行更高層面、更高層次的頂層設計和路徑規劃, 形成了《呂梁市產業經濟發展戰略規劃整體思路》。 2016年9月29日麥肯錫公司關於呂梁產業經濟發展戰略規劃項目整體思路的一場彙報會,硬是開成了國內經濟專家與呂梁領導幹部、企業家隊伍的交流會、轉型會、經濟會和政策會。

呂梁廣大領導幹部和企業家對轉型、對發展的渴望給麥肯錫公司的專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呂文博說:“並不是只有市委書記和市長有合作意願,我們看到的是所有人都擰成了一股繩,看到的是齊刷刷的決心,看到的是開放的心態和轉型的迫切。”

齊刷刷的決心、開放的心態、轉型的迫切,這就是我們敢於轉型、勇於轉型、主動轉型、全面轉型的底氣所在,也是我們轉型成功的力量所在、保障所在。

(五)審視呂梁的產業發展,其著眼點在“轉”,著力點在“轉”,著重點也在“轉”。但關鍵在怎麼轉?轉什麼?能不能轉得過來?能不能轉得好?

在我市經濟仍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艱難進程時,惟有“給產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企業用了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企業家有了創新的精神,傳統產業就一定能延伸催生出新興產業,全市經濟就一定能走出一條轉型升級、集群發展的康莊大道。”

——要繼續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傳統產業知易行難,但這是我市經濟的基礎,必須繼續鞏固提升。要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研究制定實施辦法,設立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支援和引導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把“改造提升”煤炭、焦炭、鋼鐵等傳統產業作為重中之重,增加傳統產業的技術含量,增強企業吸收消化高新技術的能力,依靠科技實現傳統產業的升級。

——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企業的多寡強弱,結構的優化與否,決定著實體經濟的興衰成敗。要處理好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的關係,處理好新興產業發展與傳統產業升級的關係,聚焦大資料雲計算、互聯網+、電子資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現代煤化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率先突破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專案,積極拓展新興產業發展新空間,加速培育各類新的市場主體,力爭實現新興產業更大突破,推動向創新型經濟轉型升級。

——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要充分利用我市豐富的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廉政文化等資源,把服務業作為重要產業加以發展,切實提高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要落實省委、省政府把文化旅遊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的部署,大力推進景區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充分整合我市豐富的旅遊資源,推動旅遊業加快發展。要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落實全省“東融南承西聯北拓”戰略,加快規劃佈局現代物流業,著力打造聯通京津冀、輻射晉陝蒙的物流樞紐城市,使物流業成為我市經濟增長的一個新亮點。

——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必須緊緊扭住科技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始終秉承“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理念,大力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和呂梁籍優秀人才回鄉創業創新工程,讓創新人才不斷湧現。要借力駛船,爭取在大資料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與北航、北理工、中國科協等單位開展深度合作,推動我市科技創新。要強化全民創新創業意識,打通“最後一公里”,加大對小微創新、萬眾創新的扶持力度。

——要加快開發區提檔升級。要把開發區作為打造產業高地的重要載體,按照“兩盤三引”“三新專案”思路,盤活園區閒置土地資源,盤活僵屍企業的閒置資源、資產和土地,鼓勵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落戶開發區,力爭把開發區建成產業集聚集群發展、要素聚合轉型升級、功能完善拎包入住、產城融合互促互進、“三化三制”服務優良的園區。

(六)路線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性因素。在呂梁轉型發展的緊迫關口,在呂梁提質發展的關鍵階段,要特別注重企業家、創新人才、各級幹部的培養,要特別注重幹部作風的轉變。

孝義王老吉頂養系列大健康產業園專案作為總投資22億元的標杆工程,1周落地,3個月建立,5個月投產,創造了呂梁專案建設的新速度。

山西中鋁華潤一期50萬噸輕鋁合金項目是全省、全市轉型升級重點工程,專案建設者春節假日不休息,加班加點,加緊施工,全力確保工程科學、優質、高效、安全推進。

實踐證明,越是在發展的關鍵時期,越需要精神力量的集中迸發。王老吉的速度、華潤的作風正是我們在轉型中必需的。面對“不轉,沒出路;不轉,難發展”的大勢,各縣(市、區)不能等,必須到基層去,到專案中去,到現場去,抓住具體問題,研究具體辦法,完善具體措施,明確具體責任,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確保每項任務都能落到實處;職能部門不能等,必須對照職責找問題,對照標兵找差距,一切工作具體化,一切工作現場化,一切工作責任化,確保決策部署不走樣;企業家們不能等,必須看到機遇、抓住機遇,加大投資、加快發展,努力在轉型發展的主戰場上二次創業,再創輝煌。

企業家是市場主體,創新人才是源泉動力,各級幹部是服務保障。各級各部門必須積極營造良好氛圍,健全工作機制,激發廣大黨員幹部和企業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使他們想幹事、敢幹事、會幹事,形成全面推動呂梁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的合力。

轉型是希望,轉型是出路。呂梁的產業轉型,在進行,在持續,在提升,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在實踐中推陳出新,在轉型中超越自我,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推動呂梁經濟在轉型升級中實現振興崛起!

(呂梁日報)

2016年9月29日麥肯錫公司關於呂梁產業經濟發展戰略規劃項目整體思路的一場彙報會,硬是開成了國內經濟專家與呂梁領導幹部、企業家隊伍的交流會、轉型會、經濟會和政策會。

呂梁廣大領導幹部和企業家對轉型、對發展的渴望給麥肯錫公司的專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呂文博說:“並不是只有市委書記和市長有合作意願,我們看到的是所有人都擰成了一股繩,看到的是齊刷刷的決心,看到的是開放的心態和轉型的迫切。”

齊刷刷的決心、開放的心態、轉型的迫切,這就是我們敢於轉型、勇於轉型、主動轉型、全面轉型的底氣所在,也是我們轉型成功的力量所在、保障所在。

(五)審視呂梁的產業發展,其著眼點在“轉”,著力點在“轉”,著重點也在“轉”。但關鍵在怎麼轉?轉什麼?能不能轉得過來?能不能轉得好?

在我市經濟仍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艱難進程時,惟有“給產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企業用了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企業家有了創新的精神,傳統產業就一定能延伸催生出新興產業,全市經濟就一定能走出一條轉型升級、集群發展的康莊大道。”

——要繼續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傳統產業知易行難,但這是我市經濟的基礎,必須繼續鞏固提升。要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研究制定實施辦法,設立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支援和引導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把“改造提升”煤炭、焦炭、鋼鐵等傳統產業作為重中之重,增加傳統產業的技術含量,增強企業吸收消化高新技術的能力,依靠科技實現傳統產業的升級。

——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企業的多寡強弱,結構的優化與否,決定著實體經濟的興衰成敗。要處理好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的關係,處理好新興產業發展與傳統產業升級的關係,聚焦大資料雲計算、互聯網+、電子資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現代煤化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率先突破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專案,積極拓展新興產業發展新空間,加速培育各類新的市場主體,力爭實現新興產業更大突破,推動向創新型經濟轉型升級。

——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要充分利用我市豐富的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廉政文化等資源,把服務業作為重要產業加以發展,切實提高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要落實省委、省政府把文化旅遊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的部署,大力推進景區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充分整合我市豐富的旅遊資源,推動旅遊業加快發展。要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落實全省“東融南承西聯北拓”戰略,加快規劃佈局現代物流業,著力打造聯通京津冀、輻射晉陝蒙的物流樞紐城市,使物流業成為我市經濟增長的一個新亮點。

——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必須緊緊扭住科技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始終秉承“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理念,大力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和呂梁籍優秀人才回鄉創業創新工程,讓創新人才不斷湧現。要借力駛船,爭取在大資料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與北航、北理工、中國科協等單位開展深度合作,推動我市科技創新。要強化全民創新創業意識,打通“最後一公里”,加大對小微創新、萬眾創新的扶持力度。

——要加快開發區提檔升級。要把開發區作為打造產業高地的重要載體,按照“兩盤三引”“三新專案”思路,盤活園區閒置土地資源,盤活僵屍企業的閒置資源、資產和土地,鼓勵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落戶開發區,力爭把開發區建成產業集聚集群發展、要素聚合轉型升級、功能完善拎包入住、產城融合互促互進、“三化三制”服務優良的園區。

(六)路線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性因素。在呂梁轉型發展的緊迫關口,在呂梁提質發展的關鍵階段,要特別注重企業家、創新人才、各級幹部的培養,要特別注重幹部作風的轉變。

孝義王老吉頂養系列大健康產業園專案作為總投資22億元的標杆工程,1周落地,3個月建立,5個月投產,創造了呂梁專案建設的新速度。

山西中鋁華潤一期50萬噸輕鋁合金項目是全省、全市轉型升級重點工程,專案建設者春節假日不休息,加班加點,加緊施工,全力確保工程科學、優質、高效、安全推進。

實踐證明,越是在發展的關鍵時期,越需要精神力量的集中迸發。王老吉的速度、華潤的作風正是我們在轉型中必需的。面對“不轉,沒出路;不轉,難發展”的大勢,各縣(市、區)不能等,必須到基層去,到專案中去,到現場去,抓住具體問題,研究具體辦法,完善具體措施,明確具體責任,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確保每項任務都能落到實處;職能部門不能等,必須對照職責找問題,對照標兵找差距,一切工作具體化,一切工作現場化,一切工作責任化,確保決策部署不走樣;企業家們不能等,必須看到機遇、抓住機遇,加大投資、加快發展,努力在轉型發展的主戰場上二次創業,再創輝煌。

企業家是市場主體,創新人才是源泉動力,各級幹部是服務保障。各級各部門必須積極營造良好氛圍,健全工作機制,激發廣大黨員幹部和企業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使他們想幹事、敢幹事、會幹事,形成全面推動呂梁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的合力。

轉型是希望,轉型是出路。呂梁的產業轉型,在進行,在持續,在提升,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在實踐中推陳出新,在轉型中超越自我,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推動呂梁經濟在轉型升級中實現振興崛起!

(呂梁日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