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探尋《勇敢的心》

很多人對蘇格蘭的印象, 都來源於一部電影《勇敢的心》。 這部當年橫掃五項奧斯卡大獎的影片, 除了向觀眾展現了蘇格蘭的美麗,

更刻畫了一個深入人心的蘇格蘭民族英雄, 他就是威廉·華萊士。

梅爾·吉布森自導自演的《勇敢的心》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影片, 他將威廉·華萊士塑造成一個驍勇善戰且無所畏懼的鬥士。

雖然經歷了悲慘的童年, 但成人後的華萊士不僅謹記叔父的教誨, 還是一個周遊列國、見多識廣的智者。 在刀光劍影鐵血爭戰中, 纏綿著溫柔的愛情主題, 讓人體會到英雄傳說的盪氣迴腸的鐵血柔情。

接下來的旅程我們就要到這位英雄的戰場去看看。

華萊士紀念碑

我們從愛丁堡沿著M9公路向西北出發, 40分鐘之後就到了威廉·華萊士戰鬥過的土地——斯特靈。

位於福斯河河灣和沖積平原之上的斯特靈, 依山傍水, 15世紀被英格蘭軍隊攻陷前, 一直是蘇格蘭王國的首都和王室所在地。

斯特靈是蘇格蘭和英格蘭當年大戰的一個焦點,雖然華萊士是人們非常熟悉的蘇格蘭英雄,但是關於他的歷史資料其實留下來的並不多。在當初紀念碑選址的時候,斯特靈依舊面對眾多競爭物件,最終脫穎而出,這又意味著什麼?

斯特靈旅遊局工作的肯告訴我們:“在經過多輪的競爭之後,斯特靈被選作威廉·華萊士紀念碑的所在地。在這之前,有人希望紀念碑建造在愛丁堡,有人希望在格拉斯哥,各個城市的人都希望華萊士能夠留在他們的城市,因為這對於每一個蘇格蘭人來說都意味著民族的榮耀。”

置身其中,紀念碑要比看起來的更高、更狹窄,當年周圍的居民用募捐的形式,花了超過一萬英鎊,來建造這座哥特建築。

華萊士之劍

在紀念碑的二層有一把華萊士使用過的長劍,當時它被發現時,就有成千上萬的人沿著這條狹小的通道來瞻仰他的這把劍。據說當時的規定是:“女人們只能留在下面,只有男性才有資格登到上面來參觀。”

可能在你心裡會有許多疑問:為什麼在華萊士死後500多年,一直沒有人提及他?為什麼他的這把劍被發現之後,他突然成為了一個民族英雄?還成為了全英國的轟動事件?

在他死後的500年間,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也是一片空白。當華萊士的長劍被發現時,幾乎整個英國都震動了,由它引發的討論更是從未停止。

威廉·華萊士在1297年贏得了斯特靈橋戰役的勝利,但是就在第二年,他輸掉了福爾柯克戰役,在那之後的幾年中,他一直在流亡。直到1305年7月,他被約翰· 曼狄斯出賣並且被捕,他被關壓在蘇格蘭西部的一座城堡裡,他的這把巨劍也被帶到了那裡,並且懸掛起來示眾。因為對於蘇格蘭人來說,這把蘇格蘭男人的巨劍是孔武有力的象徵。

雖然大螢幕將威廉·華萊士塑造成了全世界的英雄,但在歷史上關於他的資料卻難辨真假,傳奇中的華萊士武藝高強,能從屢次追剿和血戰中生存下來。不僅如此,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華萊士早年與叔父親密,而他的叔父教給他的第一個道理就是:用劍之前要學會用腦,所以華萊士也是一個出色的指揮官。

在威廉·華萊士無畏精神的激勵下,人們浴血奮戰,誓把英國人趕出自己的國土。最終,他們贏得了自由。似乎沒有資料記載華萊士在臨死前高呼“自由”,但有一首華萊士最喜歡的詩卻流傳至今。

告訴你,我的孩子,

在你一生中,有許多事值得爭取。

但,自由無疑是最重要的。

永遠不要帶著腳鐐,過奴隸的生活。

15世紀時,華萊士的故事才變的家喻戶曉,有一位叫布萊恩·哈瑞的詩人搜集整理了他的史料,撰寫了長達十一卷、一萬兩千行的凱爾特語傳奇史詩《華萊士之歌》(The Wallace)名動一時,文化階層爭相傳閱。此書自16世紀交付刊印後,在蘇格蘭的流行程度僅次於聖經。

值得一提的是,《勇敢的心》電影劇本就改編自蘭道爾·華萊士1995年出版的暢銷小說,而小說就是以《華萊士之歌》為藍本進行創作再加工的。

從15世紀的史詩到20世紀的電影,它們無疑都在延續著一個“威廉·華萊士的神話”。

斯特靈城堡

而在華萊士紀念碑的另一頭,斯特靈城堡也和蘇格蘭民族一樣飽經風霜, 這座城堡位于斯德靈老城中77米高的懸崖上,曾是蘇格蘭國王的王宮。在英國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蘇格蘭瑪麗女王、詹姆士六世也在這座城堡裡住過。

它見證了蘇格蘭歷史上的很多戰爭及歷史運動,有人把它叫做是“蘇格蘭的一枚胸針”,充分顯示了它的歷史地位及重要性。12世紀時斯特靈城堡就是一座非常有名的皇家城堡,在蘇格蘭歷史上無論是涉及戰爭與和平的故事還是與皇權有關的故事,很多都與這座城堡有關。

如果沒有這座城堡的話,也不會有華萊士1297年在這裡指揮的著名的斯特靈橋的戰役。

站在城堡炮臺旁仿佛眼前看到了那些和城堡一起見證了無數的生死之別,蘇格蘭民族就和城堡一樣,一直不屈不撓,英勇而驕傲地抗爭外敵。這種追求自由的,驕傲的血液,直至今天依然流淌在蘇格蘭人民的身體裡。

對蘇格蘭人而言,這把長劍是否真的屬於華萊士已經不重要了,人們真正重視的是華萊士為自由而戰的精神。

斯特靈是蘇格蘭和英格蘭當年大戰的一個焦點,雖然華萊士是人們非常熟悉的蘇格蘭英雄,但是關於他的歷史資料其實留下來的並不多。在當初紀念碑選址的時候,斯特靈依舊面對眾多競爭物件,最終脫穎而出,這又意味著什麼?

斯特靈旅遊局工作的肯告訴我們:“在經過多輪的競爭之後,斯特靈被選作威廉·華萊士紀念碑的所在地。在這之前,有人希望紀念碑建造在愛丁堡,有人希望在格拉斯哥,各個城市的人都希望華萊士能夠留在他們的城市,因為這對於每一個蘇格蘭人來說都意味著民族的榮耀。”

置身其中,紀念碑要比看起來的更高、更狹窄,當年周圍的居民用募捐的形式,花了超過一萬英鎊,來建造這座哥特建築。

華萊士之劍

在紀念碑的二層有一把華萊士使用過的長劍,當時它被發現時,就有成千上萬的人沿著這條狹小的通道來瞻仰他的這把劍。據說當時的規定是:“女人們只能留在下面,只有男性才有資格登到上面來參觀。”

可能在你心裡會有許多疑問:為什麼在華萊士死後500多年,一直沒有人提及他?為什麼他的這把劍被發現之後,他突然成為了一個民族英雄?還成為了全英國的轟動事件?

在他死後的500年間,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也是一片空白。當華萊士的長劍被發現時,幾乎整個英國都震動了,由它引發的討論更是從未停止。

威廉·華萊士在1297年贏得了斯特靈橋戰役的勝利,但是就在第二年,他輸掉了福爾柯克戰役,在那之後的幾年中,他一直在流亡。直到1305年7月,他被約翰· 曼狄斯出賣並且被捕,他被關壓在蘇格蘭西部的一座城堡裡,他的這把巨劍也被帶到了那裡,並且懸掛起來示眾。因為對於蘇格蘭人來說,這把蘇格蘭男人的巨劍是孔武有力的象徵。

雖然大螢幕將威廉·華萊士塑造成了全世界的英雄,但在歷史上關於他的資料卻難辨真假,傳奇中的華萊士武藝高強,能從屢次追剿和血戰中生存下來。不僅如此,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華萊士早年與叔父親密,而他的叔父教給他的第一個道理就是:用劍之前要學會用腦,所以華萊士也是一個出色的指揮官。

在威廉·華萊士無畏精神的激勵下,人們浴血奮戰,誓把英國人趕出自己的國土。最終,他們贏得了自由。似乎沒有資料記載華萊士在臨死前高呼“自由”,但有一首華萊士最喜歡的詩卻流傳至今。

告訴你,我的孩子,

在你一生中,有許多事值得爭取。

但,自由無疑是最重要的。

永遠不要帶著腳鐐,過奴隸的生活。

15世紀時,華萊士的故事才變的家喻戶曉,有一位叫布萊恩·哈瑞的詩人搜集整理了他的史料,撰寫了長達十一卷、一萬兩千行的凱爾特語傳奇史詩《華萊士之歌》(The Wallace)名動一時,文化階層爭相傳閱。此書自16世紀交付刊印後,在蘇格蘭的流行程度僅次於聖經。

值得一提的是,《勇敢的心》電影劇本就改編自蘭道爾·華萊士1995年出版的暢銷小說,而小說就是以《華萊士之歌》為藍本進行創作再加工的。

從15世紀的史詩到20世紀的電影,它們無疑都在延續著一個“威廉·華萊士的神話”。

斯特靈城堡

而在華萊士紀念碑的另一頭,斯特靈城堡也和蘇格蘭民族一樣飽經風霜, 這座城堡位于斯德靈老城中77米高的懸崖上,曾是蘇格蘭國王的王宮。在英國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蘇格蘭瑪麗女王、詹姆士六世也在這座城堡裡住過。

它見證了蘇格蘭歷史上的很多戰爭及歷史運動,有人把它叫做是“蘇格蘭的一枚胸針”,充分顯示了它的歷史地位及重要性。12世紀時斯特靈城堡就是一座非常有名的皇家城堡,在蘇格蘭歷史上無論是涉及戰爭與和平的故事還是與皇權有關的故事,很多都與這座城堡有關。

如果沒有這座城堡的話,也不會有華萊士1297年在這裡指揮的著名的斯特靈橋的戰役。

站在城堡炮臺旁仿佛眼前看到了那些和城堡一起見證了無數的生死之別,蘇格蘭民族就和城堡一樣,一直不屈不撓,英勇而驕傲地抗爭外敵。這種追求自由的,驕傲的血液,直至今天依然流淌在蘇格蘭人民的身體裡。

對蘇格蘭人而言,這把長劍是否真的屬於華萊士已經不重要了,人們真正重視的是華萊士為自由而戰的精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