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不花錢,就拿到公司股權,股權激勵三板斧

不少公司在做股權激勵的時候經常面對這樣一個尷尬的問題, 員工不願意掏錢購買股權。 對於一些上班族來說, 不少是月光族, 還有很多背負著房貸和車貸, 貿然拿出一筆“鉅資”, 雖然這價錢已經非常便宜, 但是還是支付不起。


所以很多時候股權激勵老闆很激動, 員工一動不動。 那有人就說了, 為啥不免費。 無數教訓告訴我們, 容易得到的, 就不會珍惜, 也難以讓員工真正和企業同呼吸共命運。

那麼員工持股計畫, 除了員工自籌資金, 還有這三種方法, 讓員工不用“自掏腰包”。

第一種:幹股份紅-轉行權資金

幹股不需要激勵物件花錢購買, 但在年底會產生一定的分紅收益, 可將這部分收益轉化為購買股份的資金

第二種:公司或者股東借款給激勵物件或者為激勵物件的借款提供擔保

在非上市公司中, 法律並不限制公司或者股東借款給激勵物件或者為激勵物件的借款提供擔保以便於激勵物件購買股份,

所以也可以採取這種方式作為激勵物件籌集資金的方式。

第三種:從激勵對象的工資或者獎金中扣除

在很多情形下, 激勵物件不願出資購股, 公司可以考慮從其工資或者獎金中扣除一部分, 作為購買股份的資金。 (在公司採用這種方式實施股權激勵計畫時, 要取得激勵物件的同意), 這種方式既可以減輕員工購股的壓力, 還可以增加員工的粘性, 可謂是一箭雙雕。

為啥現在所有知名企業都要做股權激勵, 歸根到底, 是人們的訴求變了, 工作從生存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如何最大程度激發員工動力, 讓員工把工作變成事業。

否則老闆就是是“掙著賣白菜的錢,

操著賣白粉的心”, 越做身心越疲憊

想解放自己, 卻永遠無法脫身, 閑死員工, 累死老闆, 拖死企業

高薪挖人, 增加了成本還不一定有工作業績, 能不能在企業存活下來都是一個問題;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譚文平-諮詢師

點擊右上角關注“股權這些事兒”老譚持續為您推送最具價值的股權激勵乾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