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這次是富力不是旭輝!“四叔”李兆基再售內地資產的接盤俠

文 | 時代財經APP 屈慧

在歷次內資接盤的生意中, 似乎總能博得了雙贏的局面--港資提鉅款轉場海外, 內資攜土儲上馬規模。

繼去年底李嘉誠200億賣掉上海世紀匯廣場後,

近日, 由“四叔”李兆基家族控股的恒基兆業也敲定了一筆資產處置事項。

港資的這一輪撤退潮大約可以追溯至2013年, 以李嘉誠為代表的地產企業開始頻繁拋售內地持有型物業), 同時不再在內地新增專案。 據時代財經瞭解, 近幾年來, 包括長實、新世界、新鴻基、恒基兆業、里安、華人置業、中渝置地等多家典型港企均在內地有資產出售動作。

但港資撤退的另一面, 是內資企業對於物業資產的接盤渴求。 過去幾年間, 港資所拋售的物業均以較高的溢價被內地開發商接手。

恒基8項目打包出售?

有媒體消息指出, 兩專案分別為中山六路一宗擁有兩棟商業樓宇規劃的小專案以及海珠區同福花苑地塊, 兩處物業均為商辦專案。

需要注意的是, 根據恒基地產2016年報, 恒基在廣州只有荔灣區恒寶廣場和越秀區恒基中心兩處項目。 而來自世邦魏理仕的一位業內人士向時代財經透露, 恒基中心不在此次的交易範圍之內,

市場的普遍說法是,

與富力交易的兩幅地塊體量較小, 未體現在年報內。 其中越秀區專案只有兩棟商業樓宇, 而海珠專案此前為舊改專案, 擬開發為綜合體。

上述媒體還指出, 有知情人士透露接下來富力將進一步收購恒基在瀋陽和鞍山的專案, 而富力也在公告中表示“我們相信這只是雙方合作的開始, 也期待未來有更多項目的合作”。

據瞭解, 恒基鞍山項目(案名“恒基凱旋門”)當前仍有1630萬平方呎權益土儲, 瀋陽項目(案名“國際金融中心”)中仍有950萬平方呎權益土儲。

這系列的放售動作或許不是偶然, 去年恒基就放出出售北京恒基中心的消息。 而就在一個月前的股東大會上, 李兆基長子李家傑還透露, 將視時機不排除繼續出售內地非核心資產。

廣州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 此次與富力的交易只是資產包專案中的2個, 而實際上恒基轉讓的資產包涉及國內8個專案。 對於上述說法, 時代財經致電恒基兆業和富力地產, 但截至發稿, 雙方均未給予回應。

據時代財經瞭解, 當前恒基在國內14個城市有專案, 其中上海、廣州專案總土儲合計1660萬平方呎, 另外鞍山、長沙、成都、大連、福州、南京、瀋陽、蘇州、鐵嶺、西安、徐州、宜興等二三線城市合計有7440萬平方尺的土儲。

這些項目當中, 若以“優質”、“核心”作為判斷標準, 鞍山、瀋陽、鐵嶺、徐州、宜興等幾個非重點城市專案都將被劃分在外。 以資產包出售的方式剝離非核心資產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恒基的“打包出售”此前也已有先例。 去年,

恒基就曾宣佈以680億港元拋售30餘個香港物業資產包。

掉隊富力的追逐

在歷次內資接盤的生意中, 似乎總能博得了雙贏的局面--港資提鉅款轉場海外, 內資攜土地儲備上馬規模。

當前的富力地產正處在規模追逐的關鍵階段。 上半年, 富力地產錄得了388億的銷售額, 同比增長30%。 在上半年房企業績普遍大漲的背景下, 富力地產的增長表現並沒有讓其保住第二陣營的地位。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資料, 上半年富力地產在全國排名已經滑落至第25名, 相比去年底掉落4位, 相比2015年和2014年分別滑落9個名次、13個名次。 過去三年間, 富力地產一再被反超, 而自身銷售額只實現了從544億到608億的微增長。

當昔日平起平坐的恒大、碧桂園等房企已經朝著五千億狂奔而去時, 富力地產還在千億征途上暗自摸索,後知後覺的富力需要更多的機會和努力。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規模訴求下的富力地產需要在土地儲備上加大馬力。今年3月,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在業績會上向時代財經透露,年內富力預備了200億資金用來買地。

彼時,富力的土地儲備共3848萬平方米。要實現更大的規模突破,這些貨量還遠遠不夠,要知道恒大、碧桂園的土儲早已經是以億為計量單位了。

今年以來,富力明顯加大了土地的獲取力度。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上半年,富力地產斥資約119億在公開市場拿下了405萬平方米的土地。新區域拓展和三四線城市下沉成為納儲的重要管道,上半年富力新進入了安徽,江門新會等地。此外,其還啟動了與北科建的合作,謀求在京津冀地區更多的發展。

在常規的住宅開發之外,富力也有意識地拓寬自身的資產組合。這當中就包括今年上半年斥資2.1億英鎊買下的兩宗倫敦物業,以及此次收購的恒基商辦項目(含商場)。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開發商看到住宅天花板也開始嘗試轉型,地產商會開始陸續去持有一些物業,富力也不例外,“就富力來說,還是比較強調自己的資產組合的,加碼商業和海外有戰略考慮的因素。”

富力地產還在千億征途上暗自摸索,後知後覺的富力需要更多的機會和努力。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規模訴求下的富力地產需要在土地儲備上加大馬力。今年3月,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在業績會上向時代財經透露,年內富力預備了200億資金用來買地。

彼時,富力的土地儲備共3848萬平方米。要實現更大的規模突破,這些貨量還遠遠不夠,要知道恒大、碧桂園的土儲早已經是以億為計量單位了。

今年以來,富力明顯加大了土地的獲取力度。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上半年,富力地產斥資約119億在公開市場拿下了405萬平方米的土地。新區域拓展和三四線城市下沉成為納儲的重要管道,上半年富力新進入了安徽,江門新會等地。此外,其還啟動了與北科建的合作,謀求在京津冀地區更多的發展。

在常規的住宅開發之外,富力也有意識地拓寬自身的資產組合。這當中就包括今年上半年斥資2.1億英鎊買下的兩宗倫敦物業,以及此次收購的恒基商辦項目(含商場)。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開發商看到住宅天花板也開始嘗試轉型,地產商會開始陸續去持有一些物業,富力也不例外,“就富力來說,還是比較強調自己的資產組合的,加碼商業和海外有戰略考慮的因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