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前,證監會副主席有話說,總結市場十大變化

在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前夕, 證監會副主席姜洋通過官媒向外發聲, 總結市場十大變化。

薑洋強調, 證監會將繼續嚴厲打擊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行為,

要建立健全股市、債市、期市等市場逆週期調節機制;2017年以來, 市場炒新、炒差、炒小等投機炒作逐漸得到抑制;此外, 今年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113件, 累計罰沒款63.61億元, 是2016年全年的1.5倍。

先來看一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眼中的2017年資本市場有哪些新變化:

1、證監會市場化改革主要體現在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 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 深化新股發行制度改革、規範再融資, 推進並購重組市場化改革, 完善股份減持制度等方面。

2、今年上半年, 225家企業通過IPO審核, 237家企業完成IPO發行, 融資1166.46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106%、259%和192%。

3、市場炒新、炒差、炒小等投機炒作逐漸得到抑制, 投資風格逐漸向價值投資轉換。

4、2016年以來審結首發企業692家,

整體未通過率27.02%。

5、持續推進專項執法行動, 依法嚴厲打擊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 繼續加強對市場各類主體的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 持續強化交易所一線監管的主體責任, 逐步建立健全“以監管會員為中心”的交易行為監管模式。

6、優化新股發行制度, 優化融資結構, 完善市場化並購重組和退出機制, 繼續深化新三板改革, 助力國家脫貧攻堅戰略, 深化境外上市行政審批等制度改革。

7、建立健全股市、債市、期市等市場的逆週期調節機制, 健全市場發生極端情況下的政策儲備和應急處置機制, 嚴厲打擊非法證券期貨活動, 緊緊依託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加強資訊共用和政策協調, 強化預期引導,

為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8、規範持股行權, 研究設立投資者賠償基金, 推動形成包括司法、行政和市場等多元化投資者賠償救濟體系。 加快建設中國投資者網站等服務投資者的基礎平臺。

9、2017年以來, 證監會採取行政監管措施506件, 做出行政處罰113件, 累計罰沒款63.61億元, 是2016年全年的1.5倍;對30人實施市場禁入, 接近2016年全年。

10、截至2017年5月底, 滬深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3261家, 總市值51.38萬億元;新三板掛牌企業突破1.1萬家, 成為世界上掛牌數量增長最快、最多的股票市場之一。

上市公司3261家, 總市值51.38萬億

薑洋表示, 去年以來, 資本市場改革沿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堅定前行。 在推進市場化改革方面:

一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加大簡政放權力度, 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二是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 截至2017年5月底, 滬深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3261家, 總市值51.38萬億元;新三板掛牌企業突破1.1萬家, 成為世界上掛牌數量增長最快、最多的股票市場之一;全國已設立40家區域性股權市場, 掛牌企業1.7萬家;交易所債券市場託管餘額8.47萬億元, 較2012年底增長573%。

三是持續深化新股發行制度改革, 持續完善新股發行各環節的市場化運行機制, 較好地發揮了資本市場的投融資功能。

四是持續推進並購重組市場化改革, 大幅取消和簡化並購重組行政審批事項。

五是完善股份減持制度, 有效規範股東減持行為。

罰沒款63.61億, 是2016年1.5倍

在夯實法治基礎方面:

一是推動立法工作,

配合和推動證券法修訂和期貨法制定納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規劃。

二是加大執法力度。 2017年以來, 證監會採取行政監管措施506件, 作出行政處罰113件, 累計罰沒款63.61億元, 是2016年全年的1.5倍;對30人實施市場禁入, 接近2016年全年。

上半年225家企業通過IPO審核

薑洋指出, 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增強。 近幾年來, 資本市場初步構建形成多層次、多管道的融資格局, 助力社會資本形成:

1、實現新股發行常態化。 今年上半年, 225家企業通過IPO審核, 237家企業完成IPO發行, 融資1166.46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106%、259%和192%。

2、發展固定收益產品。 今年前5個月, 股債結合產品、資產支援證券分別發行529億元和2541億元, 同比增長164%和166%。

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成效:

1、積極支援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促進產業轉型升級。2016年至今年上半年,境內上市公司並購交易金額達3.21萬億元,居世界第二。

2、支持創業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2016年以來新上市和IPO在審企業中,四分之三以上屬於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資本市場更為多元化

期貨市場功能得到有效發揮:目前上市期貨期權品種達54個,其中,商品期貨46個、金融期貨5個、商品期權2個、金融期權1個,基本覆蓋了農產品、金屬、能源、化工、金融等國民經濟主要領域。

此外,在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方面,大力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境外資本市場,推進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交易所國際化、QFII、RQFII試點工作、跨境審計監管合作,推動A股納入MSCI指數,積極審慎做好證券資信評級行業對外開放等。

進入嚴監管時代

在市場秩序規範、金融風險防範方面,薑洋介紹,一方面,股指運行更加平穩。2016年3月至今,滬深股指穩中有漲,同時股指波幅收窄。另一方面,市場生態環境明顯淨化。市場炒新、炒差、炒小等投機炒作逐漸得到抑制,投資風格逐漸向價值投資轉換。

一是持續對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欺詐發行、內幕交易、市場操縱、虛假資訊披露等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懲治編造傳播虛假資訊、大股東違規減持、仲介機構未履職盡責等亂象。

二是從根本上防範和化解市場風險。嚴把上市公司准入關,從源頭上防止IPO“病從口入”。2016年以來審結首發企業692家,整體未通過率27.02%。

三是加強金融風險監測監控,切實加強了金融風險監測監控基礎設施建設。注重依託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強化部門溝通,統籌把握政策出臺的時機、力度和節奏,保障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四是規範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完善上市公司停複牌規則、完善減持制度。

五是強化交易所一線監管,推動建立“以監管會員為中心”的交易行為監管模式。

六是引導證券期貨行業回歸本源,加強監管引導,促進行業回歸主業。

工作重點聚焦四大方面

薑洋表示,下一階段,證監會工作重點在四個方面:

一是強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維護市場“三公”秩序。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持續推進專項執法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監管執法覆蓋全市場、全類型。

二是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穩步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優化新股發行制度,優化融資結構,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最需要的區域和領域。完善市場化並購重組和退出機制,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繼續深化新三板改革,服務創新創業。

三是防範和化解資本市場風險。對資本市場各類風險進行深入研究,完善風險監測預警和評估機制,提高風險預警、應對和處置能力。建立健全股市、債市、期市等市場的逆週期調節機制。健全市場發生極端情況下的政策儲備和應急處置機制。

四是做好投資者權益保護工作。進一步規範持股行權的方式和內容。扎實落實好適當性管理辦法。繼續加大違法主體先行賠付、行政和解試點、支持訴訟等制度的實施力度。

1、積極支援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促進產業轉型升級。2016年至今年上半年,境內上市公司並購交易金額達3.21萬億元,居世界第二。

2、支持創業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2016年以來新上市和IPO在審企業中,四分之三以上屬於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資本市場更為多元化

期貨市場功能得到有效發揮:目前上市期貨期權品種達54個,其中,商品期貨46個、金融期貨5個、商品期權2個、金融期權1個,基本覆蓋了農產品、金屬、能源、化工、金融等國民經濟主要領域。

此外,在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方面,大力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境外資本市場,推進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交易所國際化、QFII、RQFII試點工作、跨境審計監管合作,推動A股納入MSCI指數,積極審慎做好證券資信評級行業對外開放等。

進入嚴監管時代

在市場秩序規範、金融風險防範方面,薑洋介紹,一方面,股指運行更加平穩。2016年3月至今,滬深股指穩中有漲,同時股指波幅收窄。另一方面,市場生態環境明顯淨化。市場炒新、炒差、炒小等投機炒作逐漸得到抑制,投資風格逐漸向價值投資轉換。

一是持續對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欺詐發行、內幕交易、市場操縱、虛假資訊披露等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懲治編造傳播虛假資訊、大股東違規減持、仲介機構未履職盡責等亂象。

二是從根本上防範和化解市場風險。嚴把上市公司准入關,從源頭上防止IPO“病從口入”。2016年以來審結首發企業692家,整體未通過率27.02%。

三是加強金融風險監測監控,切實加強了金融風險監測監控基礎設施建設。注重依託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強化部門溝通,統籌把握政策出臺的時機、力度和節奏,保障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四是規範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完善上市公司停複牌規則、完善減持制度。

五是強化交易所一線監管,推動建立“以監管會員為中心”的交易行為監管模式。

六是引導證券期貨行業回歸本源,加強監管引導,促進行業回歸主業。

工作重點聚焦四大方面

薑洋表示,下一階段,證監會工作重點在四個方面:

一是強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維護市場“三公”秩序。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持續推進專項執法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監管執法覆蓋全市場、全類型。

二是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穩步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優化新股發行制度,優化融資結構,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最需要的區域和領域。完善市場化並購重組和退出機制,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繼續深化新三板改革,服務創新創業。

三是防範和化解資本市場風險。對資本市場各類風險進行深入研究,完善風險監測預警和評估機制,提高風險預警、應對和處置能力。建立健全股市、債市、期市等市場的逆週期調節機制。健全市場發生極端情況下的政策儲備和應急處置機制。

四是做好投資者權益保護工作。進一步規範持股行權的方式和內容。扎實落實好適當性管理辦法。繼續加大違法主體先行賠付、行政和解試點、支持訴訟等制度的實施力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