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三板+】百舸爭流——“新三板+”2017中期券商研究策略展望:中信證券陳俊雲

時光飛逝, 轉眼間2017年已過半, 一季度一波preIPO大好行情未能堅持到4月中便跌跌不休, 成交量也一直處於10億上下的萎靡狀態, 做市指數更是在6月創了26個月新低, 行情何時能“破冰”?

年初熱捧的“IPO集郵”策略隨著邁奇化學的股價大跌而引爆了第一顆雷, IPO全面放緩, 隨著三類股東對市場影響的發酵, pre-IPO集郵進入下半場, 接下來, 哪裡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新三板+”延續年初“預見方能遇見——2017年度投資策略展望”為市場帶來“百舸爭流——2017中期券商研究策略展望”, 邀您一起聽市場參與者的真知灼見。

參加本期《百舸爭流——2017中期券商研究策略展望》的是中信證券新三板高級分析師陳俊雲。 陳俊雲現任中信證券新三板高級分析師, 為中信證券研究部新三板TMT行業研究員, 畢業于南開大學, 2015年加入中信證券研究部。

本次陳俊雲先生分享的主題是《新三板TMT板塊2017年下半年投資策略:聚焦價值, 擁抱成長》, 將於7月13日下午16:00通過“新三板+”App線上分享, 歡迎各位投資者準時關注[調皮]

各位投資人朋友晚上好, 歡迎準時參與此次的2017中期券商研究策略線上沙龍, 本次的主講嘉賓是中信證券TMT研究員陳俊雲先生。

他將要給我們分享的主題是《新三板TMT板塊2017年下半年投資策略:聚焦價值, 擁抱成長》

陳俊雲先生現任中信證券新三板高級分析師, 為中信證券研究部新三板TMT行業研究員, 畢業于南開大學, 2015年加入中信證券研究部。 對TMT行業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

接下來就有請陳俊雲陳總, 聽聽他怎麼看待新三板TMT板塊下半年的投資策略吧,

歡迎陳總[鼓掌][鼓掌][鼓掌]

各位投資者, 大家晚上好

@陳俊雲 歡迎陳總[握手]

一 新三板TMT板塊市場表現 二 通信:技術創新+業務模式創新共同驅動產業長線發展 三 電腦:業務驅動企業IT部署模態變革, 政策+技術引導產業長期發展方向 四 互聯網:關注行業細分領域機會

上半年市場低迷的趨勢並沒有改變

從已公佈年報企業2016的經營業績來看, 企業在收入端依然保持較高增速(+36.8%), 成長性顯著優於三板整體(18.0%)和主機板TMT板塊(11.8%), 但企業業績分化趨勢明顯。

二 通信:技術+模式創新共同驅動產業長線發展

當前國內電信市場正面臨運營商降低資本開支計畫,以及運營商業務&收入剪刀差效應持續擴大等多種困難,市場整體缺乏系統性亮點,但同時網路連接終端泛在化、通信網路軟體化、電信資源和上層業務緊密融合等產業趨勢正在逐步強化,並有望在中長期對整個電信產業帶來新的改變和機遇

縱觀SDN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自2007年SDN概念被首次提出,其率先在資料中心領域獲得應用和發展。2013年google首次基於SDN架構實現資料中心的構建,facebook、cisco、HP等科技巨頭陸續推出基於SDN的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和標準化產品。

軟體定義資料中心(SDDC)包括計算、存儲、網路三個核心層面的虛擬化,其中計算、存儲虛擬化技術較為成熟,網路虛擬化技術仍由少數廠商所掌握。

在高端IDC建設中,SDDC方案在資源利用效率、彈性可擴展等方面較普通方案具有明顯優勢,符合雙模態IT基本訴求。

我們看到,目前在電力、電信、金融等高端市場,基於SDDC方案構建的IDC項目數量正在持續增多。

隨著外部網路複雜度持續提升,企業多分支機搆、多計算平臺之間靈活連接要求的不斷提高,解決企業專線網路連接的VPN、MLPS等傳統技術在服務等級協定(SLA)、網路靈活度、線路成本等方面正面臨持續的壓力。基於SDN的廣域網路連接技術SD-WAN正在逐步成為上述陳舊方案的最可能替代者。

IDC研究認為相對傳統企業WAN方案,SD-WAN可以節省至少20%的費用,並預計2020年SD-WAN市場規模將超過60億美元。

三 電腦:業務驅動企業IT部署模態變革,政策+技術引導產業長期發展方向

看好兩個領域:雙模態IT和視頻分析

雙模態IT:穩態IT+敏態IT。雙模態IT(Bimodal IT)的概念由Gartner於2014年首次提出,顧名思義,所謂雙模態即是指二種不同的、共存的IT工作模式和場景:穩態(Reliable)IT、敏態(Agile)IT,兩種模態IT分別服務於不同的企業業務目標&場景,同時又共同存在和相互轉換,共同支撐企業的業務需求。本質上講,雙模態IT本身並不是一系列先進技術的集合,其更多是宣導一種全新的IT思維理念和企業IT系統部署原則。

l 網路:SDDC+SD-WAN。(1)IDC:SDDC,SDN/NFV在網路開放性、靈活性方面優勢明顯,符合通信網路長期演進方向, SDDC方案在IDC資源利用效率、可擴展性等方面較普通方案具有明顯優勢,符合雙模態IT基本訴求。(2)廣域網路:SD-WAN,解決企業專線網路連接的VPN、MLPS等傳統技術在服務等級協定、網路靈活度、線路成本等方面正面臨持續壓力,基於SDN的廣域網路連接技術SD-WAN正在成為上述陳舊方案的最可能替代者,IDC、Gartner均一致看好SD-WAN技術的市場前景。

l 運維:資料驅動、全棧式監控。(1)多模組持續融合。從企業最終需求角度,企業更希望獲得一體化ITOM方案,而非將APM、自動化等模組進行分拆採購,能夠提供一體化ITOM解決方案的廠商長期更具有競爭力。(2)資料驅動、全棧式監控。雙模態IT環境下複雜的IT架構、繁多的基礎設施,使得ITOM技術方案不僅要關注監控指標的豐富性,更要根據業務變化適時作出靈活調整,基於資料驅動的全棧式監控方案逐步成為行業的共識,在該種技術方案下,監控的準確性、全面性、靈活性等多種訴求都能得到較好的平衡和實現。

l 安全:資料驅動+SECaaS。(1)保護對象:資料、應用。,伺服器、硬體設備不再是企業最為倚重的IT資產,資料、應用服務已經成為企業最具有價值的IT資產。(2)保護手段&方法:資料驅動。傳統防護手段在應付新型攻擊方式方面顯得力不從心,當前的資訊安全防護手段&方案迫切需要做出改變,而資料驅動無疑是最可能選項之一。(3)產品形態:SECaaS。SECaaS採用雲架構模式,在資訊安全彈性部署、回應速度,以及借助全網資料在安全預警、威脅情報分析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

l 計算&存儲:融合+軟體定義。(1)計算:混合雲、管理雲服務。RightScale 2016年調研資料顯示,全球企業使用混合雲意願提升明顯,私有雲+公有雲混合部署模式符合雙模態IT背景下的企業業務彈性擴展和安全管理需要。雲計算涉及複雜技術體系,為企業提供管理雲服務的類Rackspace廠商存在明確市場機會。(2)存儲:混合雲存儲、軟體定義存儲、超融合、資料管理。存儲巨頭和新興廠商在前沿領域佈局較為一致,聚焦可擴展性、靈活性、跨平臺管理,以及借助虛擬化技術提升資料存取效率等,和雙模態IT具有良好契合性。

四 互聯網:關注行業細分領域機會

新三板作為國內初創期、成長期企業的聚居池,彙聚了大量的以技術、業務模式等創新見長的TMT企業,當前各方對新三板市場未來走向看法不一,市場噪音較大。在當前環境下,我們建議,針對TMT板塊的投資,應從全市場、全產業鏈的角度,篩選基本面優異的標的,並充分分享企業長期成長的收益。考慮到三板企業自身在企業管理、經營資本等方面較主機板企業的明顯劣勢,在三板市場,我們應更多關注在技術研發、客戶資源等環節具有突出競爭優勢的企業,適當降低商業模式創新等維度的權重。

好的,謝謝大家,我的分享就到這裡

非常感謝陳總的分享,相信大家對新三板TMT行業的走向和發展有了清晰的認知

那接下來有請陳總移步至互動區 回答一下線上投資者的提問吧

@陳俊雲 有請陳總

謝謝陳總[握手],就像陳總說的,建議大家在對TMT進行投資時從全市場、全產業鏈的角度,篩選優質標的,享受成長性帶來的收益。

感謝陳總的分享,感謝各位投資者的參與,關於更多詳細的資訊,大家可以關注中信證券TMT行業的研究報告,以助於您的投資策略[鼓掌][鼓掌][鼓掌]

當前國內電信市場正面臨運營商降低資本開支計畫,以及運營商業務&收入剪刀差效應持續擴大等多種困難,市場整體缺乏系統性亮點,但同時網路連接終端泛在化、通信網路軟體化、電信資源和上層業務緊密融合等產業趨勢正在逐步強化,並有望在中長期對整個電信產業帶來新的改變和機遇

縱觀SDN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自2007年SDN概念被首次提出,其率先在資料中心領域獲得應用和發展。2013年google首次基於SDN架構實現資料中心的構建,facebook、cisco、HP等科技巨頭陸續推出基於SDN的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和標準化產品。

軟體定義資料中心(SDDC)包括計算、存儲、網路三個核心層面的虛擬化,其中計算、存儲虛擬化技術較為成熟,網路虛擬化技術仍由少數廠商所掌握。

在高端IDC建設中,SDDC方案在資源利用效率、彈性可擴展等方面較普通方案具有明顯優勢,符合雙模態IT基本訴求。

我們看到,目前在電力、電信、金融等高端市場,基於SDDC方案構建的IDC項目數量正在持續增多。

隨著外部網路複雜度持續提升,企業多分支機搆、多計算平臺之間靈活連接要求的不斷提高,解決企業專線網路連接的VPN、MLPS等傳統技術在服務等級協定(SLA)、網路靈活度、線路成本等方面正面臨持續的壓力。基於SDN的廣域網路連接技術SD-WAN正在逐步成為上述陳舊方案的最可能替代者。

IDC研究認為相對傳統企業WAN方案,SD-WAN可以節省至少20%的費用,並預計2020年SD-WAN市場規模將超過60億美元。

三 電腦:業務驅動企業IT部署模態變革,政策+技術引導產業長期發展方向

看好兩個領域:雙模態IT和視頻分析

雙模態IT:穩態IT+敏態IT。雙模態IT(Bimodal IT)的概念由Gartner於2014年首次提出,顧名思義,所謂雙模態即是指二種不同的、共存的IT工作模式和場景:穩態(Reliable)IT、敏態(Agile)IT,兩種模態IT分別服務於不同的企業業務目標&場景,同時又共同存在和相互轉換,共同支撐企業的業務需求。本質上講,雙模態IT本身並不是一系列先進技術的集合,其更多是宣導一種全新的IT思維理念和企業IT系統部署原則。

l 網路:SDDC+SD-WAN。(1)IDC:SDDC,SDN/NFV在網路開放性、靈活性方面優勢明顯,符合通信網路長期演進方向, SDDC方案在IDC資源利用效率、可擴展性等方面較普通方案具有明顯優勢,符合雙模態IT基本訴求。(2)廣域網路:SD-WAN,解決企業專線網路連接的VPN、MLPS等傳統技術在服務等級協定、網路靈活度、線路成本等方面正面臨持續壓力,基於SDN的廣域網路連接技術SD-WAN正在成為上述陳舊方案的最可能替代者,IDC、Gartner均一致看好SD-WAN技術的市場前景。

l 運維:資料驅動、全棧式監控。(1)多模組持續融合。從企業最終需求角度,企業更希望獲得一體化ITOM方案,而非將APM、自動化等模組進行分拆採購,能夠提供一體化ITOM解決方案的廠商長期更具有競爭力。(2)資料驅動、全棧式監控。雙模態IT環境下複雜的IT架構、繁多的基礎設施,使得ITOM技術方案不僅要關注監控指標的豐富性,更要根據業務變化適時作出靈活調整,基於資料驅動的全棧式監控方案逐步成為行業的共識,在該種技術方案下,監控的準確性、全面性、靈活性等多種訴求都能得到較好的平衡和實現。

l 安全:資料驅動+SECaaS。(1)保護對象:資料、應用。,伺服器、硬體設備不再是企業最為倚重的IT資產,資料、應用服務已經成為企業最具有價值的IT資產。(2)保護手段&方法:資料驅動。傳統防護手段在應付新型攻擊方式方面顯得力不從心,當前的資訊安全防護手段&方案迫切需要做出改變,而資料驅動無疑是最可能選項之一。(3)產品形態:SECaaS。SECaaS採用雲架構模式,在資訊安全彈性部署、回應速度,以及借助全網資料在安全預警、威脅情報分析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

l 計算&存儲:融合+軟體定義。(1)計算:混合雲、管理雲服務。RightScale 2016年調研資料顯示,全球企業使用混合雲意願提升明顯,私有雲+公有雲混合部署模式符合雙模態IT背景下的企業業務彈性擴展和安全管理需要。雲計算涉及複雜技術體系,為企業提供管理雲服務的類Rackspace廠商存在明確市場機會。(2)存儲:混合雲存儲、軟體定義存儲、超融合、資料管理。存儲巨頭和新興廠商在前沿領域佈局較為一致,聚焦可擴展性、靈活性、跨平臺管理,以及借助虛擬化技術提升資料存取效率等,和雙模態IT具有良好契合性。

四 互聯網:關注行業細分領域機會

新三板作為國內初創期、成長期企業的聚居池,彙聚了大量的以技術、業務模式等創新見長的TMT企業,當前各方對新三板市場未來走向看法不一,市場噪音較大。在當前環境下,我們建議,針對TMT板塊的投資,應從全市場、全產業鏈的角度,篩選基本面優異的標的,並充分分享企業長期成長的收益。考慮到三板企業自身在企業管理、經營資本等方面較主機板企業的明顯劣勢,在三板市場,我們應更多關注在技術研發、客戶資源等環節具有突出競爭優勢的企業,適當降低商業模式創新等維度的權重。

好的,謝謝大家,我的分享就到這裡

非常感謝陳總的分享,相信大家對新三板TMT行業的走向和發展有了清晰的認知

那接下來有請陳總移步至互動區 回答一下線上投資者的提問吧

@陳俊雲 有請陳總

謝謝陳總[握手],就像陳總說的,建議大家在對TMT進行投資時從全市場、全產業鏈的角度,篩選優質標的,享受成長性帶來的收益。

感謝陳總的分享,感謝各位投資者的參與,關於更多詳細的資訊,大家可以關注中信證券TMT行業的研究報告,以助於您的投資策略[鼓掌][鼓掌][鼓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