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關於煤制乙二醇從新認知 多方制約行業顯劣勢

上半年我國煤制乙二醇整體開工率最高不超過35%, 4-6月開工率最低, 目前業界已不太看好煤制乙二醇, 煤制乙二醇只能與石油制乙二醇低比例摻混使用。 如果不能順利進入聚酯市場, 煤制乙二醇可以說市場前景黯淡, 如今制約乙二醇發展的還有成本和環保。

1.成本優勢降低

對於乙二醇產業來說, 煤制乙二醇在今年受到不少的影響, 從2015年開始, 實際從煤制乙二醇就開始陷入困境了。 首先國際原油的價格在2015年不斷下跌, 在此之前, 很多業者認為, 如果原油跌至70-80美元/桶以下, 煤制乙二醇的成本優勢將不復純在。

而2015年下半年國際原油跌至40美元, 且至今在45-55美元桶徘徊, 使煤制乙二醇對乙烯法乙二醇的成本優勢幾乎消失殆盡。

雖然說國內的煤制乙二醇, 多以價格偏低的褐煤為原料, 而且企業多是大型煤炭企業轉型, 但煤制乙二醇裝置前期投入較大, 且技術並未成熟, 開工率受到限制不說, 設備折舊也是龐大支出, 其成本優勢這兩年降低, 國內煤制乙二醇專案的生存和發展都將遭遇重大挫折。

價格優勢降低的同時, 技術上劣勢尚未解決, 目雜質含量及產品紫外透光率等指標完全達不到, 這聚酯級的要求。 由於技術尚不成熟, 煤制乙二醇的銷售市場只能是乙二醇下游市的樹脂、防凍液等低端市場, 市場份額只有10%。

2.環保制裁

另一點便是環保壓力, 2017年國家對環境的治理越發嚴厲。 歷經數年, 煤制乙二醇示範裝置, 開開停停始終沒能順利達產達標。

各地區企業裝置動態

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 多數企業仍在停車中, 煤制乙二醇開工率現今僅僅維持在30%左右。 隨著我國對環境治理的日益重視,

下大決心治理, 工業專案的環保標準不斷提高, 因而“三廢”排放問題屢遭處罰的煤化工行業被視為監控重點, 煤化工列為四大重污染領域之一。 2017年我國政府一定會加大力度治理環境和和規範監管, 很多中小型化工企業, 如果只是注意排放是否符合標準是不夠的。 所在的工業園區可能隨時搬遷;階段性停車檢查;等等都會導致企業難以生存。 因此, 日益嚴厲的環保政策和新環保標準的實施, 勢必對煤制乙二醇專案的審批、建設、驗收及生產運營等帶來新的挑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