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野狐精——作為詩人的王安石

王安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 因為這個身份太顯著, 以致很多人忽略了他的其他身份, 其實王安石才氣縱橫, 他本來已經考中狀元, 又被人進讒而錯失。 他的散文很好,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詩詞、書法也獨樹一幟, 同時代的蘇東坡曾用一個很奇怪的詞彙盛讚他——“老野狐精”。

北宋神宗熙甯元年(1068), 王安石抵京後重遊西太一宮, 即興吟成《題西太一宮壁二首》, 並隨手題寫在牆壁上。 原詩如下:

(其一)

柳葉鳴蜩綠暗, 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頭想見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路, 父兄持我東西。

今日重來白首, 欲尋陳跡都迷。

王安石曾于景祐三年(1036)隨其父王益來到汴京, 處遊西太一宮時, 他還是十六歲的青年, 滿懷壯志豪情。 後, 王安石奉宋神宗之召入汴京, 準備變法, 重遊西太一宮。 此時距初游之時已經三十二年了, 王安石也已經四十八歲年近半百了。

初游時“父母俱存, 兄弟無故”, 正式孟子所說的“君子有三樂”的情景;重游時父母雙亡, 國事難為, 所以觸景生情, 寫下這兩首詩。

據蔡絛《西清詩話》記載, 若干年後, 蘇東坡見到這兩首詩, 讚歎不已:

元祐間, 東坡奉祠西太一宮, 見公久作, 注目久之, 曰:“此老野狐精也。 ”遂次其韻。

近代詩人兼理論家陳衍(石遺老人)也盛讚這兩首詩, 並收錄在編著的《宋詩精華錄》卷二之中, 評曰:

絕代消魂, 荊公當以此二首壓卷。

初唐以來, 格律詩成為主流, 絕句幾乎都是五絕、七絕, 王安石別出心裁, 口占兩首六言絕句, 在形式上就已奪人眼目。 兩首絕句, 第一首撫今, 第二首憶舊, 即獨自成篇, 又交相輝映, 將三十年前後融為一體, 給讀者造成極大的心靈震撼,

也難怪古來詩家好評不斷了。

蘇東坡說王安石是“老野狐精”, 一方面固然說他老于詞句精於技法, ;另一方面恐怕也在說他這兩首詩多少有點兒“野狐禪”。 不用五言、七言, 而用六言, 只是王安石在形式上創新, 而王安石的詩作更多的是在立意上的創新。

王安石是改革家, 眼界獨到, 他曾上書宋仁宗, 題曰《本朝百年無事劄子》, 正文卻對北宋成立以來的種種弊端多有剖析。 王安石還慣作翻案文章, 古人都說孟嘗君賢明, 他卻說孟嘗君只不過是“雞鳴狗盜之雄”。 這種不安套路出牌的文風, 不是野狐禪又是什麼?

王安石的翻案文章, 除了讀史筆記, 還見於他的詠史詩中。 王安石的詠史詩, 一概歷代文人借古人話題顧影自憐的風氣,

於辯證中見真知, 可謂獨具一格。

比如《明妃曲》, 古來立意多半是毛延壽索賄不成, 故意醜化王昭君, 致使其失寵漢宮, 遠嫁匈奴, 孤苦一生。 但王安石卻說:

歸來卻怪丹青手, 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 當時枉殺毛延壽。

王安石認為, 個人得失有個人因素, 不能過度責怪外部條件。

再比如, 《賈生》這個題目, 我們最熟悉的是李商隱的論調——“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 但王安石不這麼認為, 他的《賈生》詩是這樣的:

一時謀議略施行, 誰道君王薄賈生?

爵位自高言盡廢, 古來何啻萬公卿。

李商隱借賈生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幽怨, 王安石則因為受宋神宗重用主持變法而感激宋神宗的知遇之恩。 同時, 王安石希望自己能真實地做一些利國利民的事,

而不貪圖個人的功名, 所以他覺得“一時謀議略施行”是最大的恩惠, 而“爵位自高言盡廢”這種尸位素餐的狀態才是他最不願意接受的。

又比如, 王安石有一首《烏江亭》, 是針對唐代詩人杜牧的《題烏江亭》而發的。 杜牧的《題烏江亭》非常有名, 原詩如下: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感歎項羽不知忍辱負重, 如果願意渡江, 說不定還有翻盤的機會。 但王安石不這麼認為, 他的《烏江亭》是這麼說的:

百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 肯與君王卷土來?

王安石認為, 決戰之後, 敗局已定。 項羽縱然渡江, 江東子弟也未必願意跟隨他。 雖然杜牧的詩更能引發共鳴, 但不得不承認,王安石的詩分析得更為合理,他是從歷史規律的層面談問題,而不是個人意氣。

王安石是當過宰相的,死後諡號“文”,是人臣之極。他的境界自然不是小文人可比,比如《登飛來峰》一詩: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其實,王安石在創作這首詩的時候,並沒有位極人臣。這首詩創作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杭州,寫下此詩。此時詩人只有三十歲,年富力強,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一抒胸臆,表達寬闊情懷,雖然他初涉宦海,但這首詩已經隱然有宰相之風。

無論是前人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還是後輩蘇東坡的“橫看成嶺側成峰,只緣身在此山中”,王安石的“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都要眼界更高,氣魄更大。

當然,王安石並非只會豪言壯語,他也有小情趣、小情懷。比如這首《梅花》詩: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首詩本意是抒發詩人政治理想得不到支持的孤寂心態,卻渾然天成,不露痕跡,堪稱“哀而不傷”的佳作。

王安石是急才,經常口占成詩,但也不乏精雕細琢之作,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彥周詩話》上評價這首詩“超然邁倫,能追逐李杜陶謝”,而其之所以受到如此好評,《童蒙詩訓》上那句“文字頻改,工夫自出”堪稱精當。據洪邁《容齊齋筆》卷八記載:吳中士人藏有這首詩的原稿,初寫時是“又到江南岸”,自己圈去“到”字,注曰“不好”;繼而改為“過”,又圈去;再改為“入”、“滿”……這樣一共改了十幾個字,最後才定為“綠”字。這段往事,也常被後世列為詩人煉字的經典案例。

王安石才氣縱橫,博聞強記是一個重要原因。禪宗“拈花微笑”的故事流傳極廣,卻不知出處,王安石卻說他找到了出處。據《宗門雜錄》載:

王荊公問佛慧泉禪師雲:“禪宗所謂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雲:“藏經亦不載。”公雲:“余頃在翰苑,偶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三卷,因閱之,所載甚詳。……此經多談帝王事佛請問,所以秘藏,世無聞者。”

蘇東坡的詩句“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王安石卻一眼看出這裡引用了道教的典故,“玉樓”指肩膀,“銀海”指雙眼。

王安石才學的另一源頭是他對生活對環境細緻入微的觀察,據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演繹,王安石曾作詩兩句未就:

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見後,以為王安石不通物性,竟然將傲霜的菊花寫成落花,實在不應該,所以興之所至,隨手依韻補了兩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回來一看,也不找蘇東坡申辯,而是藉故將蘇東坡貶到黃州。蘇東坡在黃州任上,于九月重陽入園賞菊,這一天大風驟停,只見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蘇東坡這才知道,至少在黃州,菊花也會被吹落的,原來王安石是想借此用事實來教育他。

王安石是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文才卓絕的古文家、詩人,他的詩詞取材廣泛,意味深長,得到了同時代及後世的普遍讚賞,讀他的詩詞,可以窺見一個北宋文豪的心胸,也可以縱覽北宋的風雲變遷。

2017年3月22日星期三

但不得不承認,王安石的詩分析得更為合理,他是從歷史規律的層面談問題,而不是個人意氣。

王安石是當過宰相的,死後諡號“文”,是人臣之極。他的境界自然不是小文人可比,比如《登飛來峰》一詩: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其實,王安石在創作這首詩的時候,並沒有位極人臣。這首詩創作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杭州,寫下此詩。此時詩人只有三十歲,年富力強,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一抒胸臆,表達寬闊情懷,雖然他初涉宦海,但這首詩已經隱然有宰相之風。

無論是前人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還是後輩蘇東坡的“橫看成嶺側成峰,只緣身在此山中”,王安石的“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都要眼界更高,氣魄更大。

當然,王安石並非只會豪言壯語,他也有小情趣、小情懷。比如這首《梅花》詩: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首詩本意是抒發詩人政治理想得不到支持的孤寂心態,卻渾然天成,不露痕跡,堪稱“哀而不傷”的佳作。

王安石是急才,經常口占成詩,但也不乏精雕細琢之作,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彥周詩話》上評價這首詩“超然邁倫,能追逐李杜陶謝”,而其之所以受到如此好評,《童蒙詩訓》上那句“文字頻改,工夫自出”堪稱精當。據洪邁《容齊齋筆》卷八記載:吳中士人藏有這首詩的原稿,初寫時是“又到江南岸”,自己圈去“到”字,注曰“不好”;繼而改為“過”,又圈去;再改為“入”、“滿”……這樣一共改了十幾個字,最後才定為“綠”字。這段往事,也常被後世列為詩人煉字的經典案例。

王安石才氣縱橫,博聞強記是一個重要原因。禪宗“拈花微笑”的故事流傳極廣,卻不知出處,王安石卻說他找到了出處。據《宗門雜錄》載:

王荊公問佛慧泉禪師雲:“禪宗所謂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雲:“藏經亦不載。”公雲:“余頃在翰苑,偶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三卷,因閱之,所載甚詳。……此經多談帝王事佛請問,所以秘藏,世無聞者。”

蘇東坡的詩句“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王安石卻一眼看出這裡引用了道教的典故,“玉樓”指肩膀,“銀海”指雙眼。

王安石才學的另一源頭是他對生活對環境細緻入微的觀察,據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演繹,王安石曾作詩兩句未就:

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見後,以為王安石不通物性,竟然將傲霜的菊花寫成落花,實在不應該,所以興之所至,隨手依韻補了兩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回來一看,也不找蘇東坡申辯,而是藉故將蘇東坡貶到黃州。蘇東坡在黃州任上,于九月重陽入園賞菊,這一天大風驟停,只見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蘇東坡這才知道,至少在黃州,菊花也會被吹落的,原來王安石是想借此用事實來教育他。

王安石是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文才卓絕的古文家、詩人,他的詩詞取材廣泛,意味深長,得到了同時代及後世的普遍讚賞,讀他的詩詞,可以窺見一個北宋文豪的心胸,也可以縱覽北宋的風雲變遷。

2017年3月22日星期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