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發展金瓜產業 增加農民收入——記上海崇明金瓜種植專業合作聯社理事長費康

崇明金瓜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 是崇明傳統的名特產之一, 享有“植物海蜇”的美譽。 崇明金瓜不僅在第七屆中國國際農展會上榮獲金獎, 還獲得了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認證。 目前, 崇明金瓜種植面積近萬畝, 如何才能把金瓜產業做大做強, 是政府職能部門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 2011年, 崇明金瓜迎來契機。 在農委的“撮合”下, 遍地香蔬果專業合作社、豐綠糧食專業合作社等5家金瓜種植合作社聯手成立金瓜合作聯社, 費康被推薦為聯社理事長。 他和社員們一起利用崇明獨特的生態環境優勢和特產資源優勢,

外聯市場、內聯農民, 開展金瓜種植、加工、銷售, 促進產業化經營, 提高綜合競爭力, 不斷增加農民的收入。

□通訊員 施玲 記者 忻才康

推廣“瓜稻模式” 提高農民收入

金瓜採摘後, 有些農民種蔬菜、有些農民種水稻, 那到底種什麼更合適、更賺錢呢?費康是個愛動腦筋的人, 他通過走訪調查金瓜種植戶後, 發現種過金瓜的田再種水稻, 相比常規水稻田能增加經濟效益200元左右;而且種過水稻的田再種金瓜, 金瓜還不容易發病。 這是什麼原因呢?費康請教專家後, 得知金瓜在種植過程中, 土地“吃到”的有機肥比較充足, 肥力的釋放過程可以一直延續到水稻生長期。 由於營養豐富, 肥力足, 肥效長, 水稻的抗病能力得到提高, 農藥的使用量也減少了。

由於金瓜是旱作物, 如果和蔬菜等旱作物“旱旱”輪作, 容易發病。 但和水稻搭配, 實現了“水旱”輪作, 能有效避免病菌的滋生,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病作用。

費康還發現水稻、金瓜交叉種植的好處不止於此。 金瓜藤、稻草翻耕還田, 還可以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 從而提高金瓜、水稻的品質和產量。 這樣既提高了金瓜和水稻的畝產值, 也有利於改變病菌的生長環境, 有效控制金瓜、水稻的發病率。 他想, 這麼好的模式一定要示範推廣。 於是他在聯益村選取了50畝金瓜地, 採取“合作社+農戶”的辦法, 選用口感較好的水稻品種, 試點種植“金瓜大米”。 通過反復的實驗和論證, 費康終於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栽培技術:使用地膜小環棚早熟栽培模式,

延長金瓜生長期, 提高金瓜成熟度;適時育苗, 培育壯苗, 適時移栽;增施有機肥, 減少氮化肥的使用;合理整株, 人工授粉, 促進坐果;在保證金瓜品質的同時及時採收, 滿足下茬水稻生產的季節性要求。 金瓜大米通過統一機插秧、田間管理, 統一收割、曬穀以及統一加工包裝與銷售, 種植戶的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挖掘銷售管道 解決銷路問題

金瓜一般在6月左右可以採收, 短期集中上市, 保存困難。 如何尋找銷路成了金瓜種植戶的一樁憂愁事。

作為聯社的理事長, 費康積極解決種植戶銷售難題, 每年為農戶銷售金瓜150多噸, 為農民解除後顧之憂。 一方面, 合作聯社鼓勵成員單位和農戶自己找銷路,

另一方面, 合作聯社積極拓展市場。 目前, 一部分金瓜進入崇明生態農業發展公司的門店。 還有一部分銷往上海躍進食品廠。 合作聯社和躍進食品廠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每年有數百噸的金瓜被送往食品廠, 加工成金瓜絲後進入東方航空、上海航空、錦江集團、第一食品商店以及賓館和酒店。 今年躍進食品廠增加了一條流水線、擴大了生產規模, 有望“吃進”更多聯社生產的金瓜。 費康還獨闢蹊徑, 把金瓜賣給了上海鶴仙食品有限公司, 加工成月餅餡, 深受市民青睞。

儘管銷路不斷擴大, 但每年總有20%的金瓜因長斑而難以銷售。 而事實上, 這些長斑的金瓜, 只要及時去除長斑處, 馬上食用, 完全沒有影響。 有什麼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呢?費康多次和加工廠溝通聯繫,

最終達成金瓜加工協議。 在合作聯社的牽線搭橋下, 去年, 在金瓜易長斑期, 農戶每天早上八點前為金瓜“祛斑”、去皮。 由合作聯社統一定時定點收購後直接運至加工廠, 然後加工廠在當天加工成金瓜絲。 這樣每年可為農戶挽回損失20多萬元。

聯益村村民趙忠勤告訴記者, 去年他種了一畝多金瓜, 由於氣溫適宜, 金瓜獲得了豐收。 因為前期收購價每斤只有8角, 就沒捨得賣。 可存放久了, 非但價格沒上去, 金瓜還開始長斑, 急煞人了。 後來找到了費康, 請他幫忙解決了銷售問題。

打造金瓜品牌 發展金瓜產業

合作聯社的5個成員單位雖然分散在崇明的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 但經過費康統籌協調, 成員單位間互幫互助,聯手闖市場,取得了一定成效。合作聯社統一制定了產品品質等級標準,果型好、“果重”在3~5斤左右的一等品,銷售瞄準位於本市中心城區的崇明農產品專賣店和上海江橋等農貿市場;果重在5斤以上的金瓜主要輸送到加工廠。成員單位的包裝和品牌也得到了統一,統一使用崇明金瓜商標,有效擴大了崇明金瓜的知名度。

合作聯社還建立了崇明金瓜良種繁殖基地,致力於為純正的崇明金瓜保種。金瓜生產需要有獨特的生產環境,因此,通過加強金瓜原產地保護,土地、水質、環境檢測,進行金瓜原產地認定。與此同時,發揮崇明良好生態環境的優勢,按照農產品品質認證體系要求,統一規劃,將建立集中連片的高標準生產基地,有利於規模化、標準化生產與管理。

目前已進入金瓜上市期。費康迎來最繁忙的日子,除了管好社員的事,金瓜種植戶找上門來,他都會幫忙找銷路,解難題。在費康的帶領下,社員們的年收入越來越多了,對種植金瓜的信心更足了。費康繼續帶領著社員、金瓜種植戶一起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耕耘著崇明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致力發展優質特色農業種植,實現增收致富。

成員單位間互幫互助,聯手闖市場,取得了一定成效。合作聯社統一制定了產品品質等級標準,果型好、“果重”在3~5斤左右的一等品,銷售瞄準位於本市中心城區的崇明農產品專賣店和上海江橋等農貿市場;果重在5斤以上的金瓜主要輸送到加工廠。成員單位的包裝和品牌也得到了統一,統一使用崇明金瓜商標,有效擴大了崇明金瓜的知名度。

合作聯社還建立了崇明金瓜良種繁殖基地,致力於為純正的崇明金瓜保種。金瓜生產需要有獨特的生產環境,因此,通過加強金瓜原產地保護,土地、水質、環境檢測,進行金瓜原產地認定。與此同時,發揮崇明良好生態環境的優勢,按照農產品品質認證體系要求,統一規劃,將建立集中連片的高標準生產基地,有利於規模化、標準化生產與管理。

目前已進入金瓜上市期。費康迎來最繁忙的日子,除了管好社員的事,金瓜種植戶找上門來,他都會幫忙找銷路,解難題。在費康的帶領下,社員們的年收入越來越多了,對種植金瓜的信心更足了。費康繼續帶領著社員、金瓜種植戶一起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耕耘著崇明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致力發展優質特色農業種植,實現增收致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