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江夏有位愛寫古詩的老人

圖文|熊自洲

認識仲漢祥, 是去年春上隨街領導一行, 到他家精准扶貧。 臨別時, 仲老先生將五年前出版的一本厚厚的古體詩集《騷塵集》, 送給前來走訪慰問的領導手中。

(老人正在接受筆者採訪)

陽春三月, 筆者在青蓮庵村仲家灣一棟二層小樓裡, 探訪了這位有故事的老人。 他高高的個子, 頭髮花白, 留一山羊胡, 一身黑色布衣, 目字形的臉上佈滿歲月的滄桑。 小樓門前是用碎石鋪就的場地, 室內簡陋, 只有幾件生活日用品, 癡呆的兒子住在隔壁老宅裡。

(老人與筆者合影)

仲漢祥今年78歲, 全家四口人。 大兒子是名員警, 二兒子、兒媳去世多年, 丟下一個年幼的孫子, 三兒子由於家庭貧寒, 四十多歲仍未結婚, 靠在外擺書攤維持生什, 小兒子生下後不久, 就得一場大病, 便成了殘疾人。 1998年老伴去世後, 仲老和年幼的孫子、癡呆的兒子相依為命, 苦苦地支撐著這個支離破碎的家。 他沒有被貧困嚇倒, 仍保持著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老人的國畫作品)

仲老先生小時候很聰明, 他父親是一名中醫, 四歲半教他讀古書, 孝經, 7歲上小學, 一年後連跳三級, 高小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原武昌縣初級師範學校, 專攻唐詩宋詞, 就讀一年轉入縣一中, 一學期後, 由於家裡窮, 交不起學費, 也就輟學了。 返鄉後, 仲老先生代過課、扛過糧包、更長的時間是在農村裡種田, 勞動之餘喜歡作詩填詞, 在田間地頭默詠, 在花霄月夕偷詠, 幾十年如一日, 創作詩歌230首。 2011年10月, 在宗親的幫助下,

出版《騷塵集》詩集一部。 此書由泰山文印中心印刷, 收錄詩歌108首, 字數一千字。

這本詩集精選了他半個多世紀以來創作的部分古體詩、近體詩和少量詞, 有五言詩、七言詩和絕句;律詩等。 作品創作時間跨度大, 前後50多年。 作品內容豐富, 有艱苦生活環境中的所見所聞,

有繁忙體力勞動中激情舒展, 有對親情的細膩動人的抒懷, 有對日常生活發人深省的感觸等, 較全面地反映了仲老先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 對豐富飽滿的人生際遇的深邃感悟。 以詩載史, 這本詩集也可以看作是他人生的一部詩歌編年史。

打開詩集, 仲老青年時代豪邁高昂的革命激情、中年時代孜孜不怠的艱苦奮鬥, 以及改革開放以後他對新時代的真情謳歌, 無不隨著優美的文字向我們撲面湧來。 翻閱詩集, 一種時代的穿越感油然而生。

細細品讀, 仲老先生的詩都是有感而發、率性而為, 或直白敘事, 或直抒胸臆, 感情真摯, 情真意切, 毫無矯揉造作之態, 屬於地道的“原生態”創作、“綠色”創作。 如早期的《詠柏》、《耕讀趣》、《夜雨·七律》、《田園寫景·絕句二首》和1969年創作的《西江月·赴咸寧向陽湖圍墾》, 後期的《登黃鶴樓》、《念奴嬌·步蘇韻》等等。金口潺潺流水/赤磯小小荒丘/兩行楊柳一長溝/風逐波濤怒吼/農事完成冬播/江堤開始歲修/白雲一片去悠悠/月照民工挑土/――(《西江月》1969年冬作于范湖江堤工地)。

(老人正在閱報)

(老人正在練習書法)

仲老先生淡泊名利,在農村極其艱苦的環境中,沐風月之自然,享田園之樂趣,癡迷于傳統的詩詞,把自己的心血化作感人的詩篇,這些詩歌作品雖沒對外公開發表,它卻記錄了一個農民的百味人生,也打上了時代的烙印,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堂作品為老人書寫)

鐘老先生的孫子現在武漢上大學,殘疾的兒子仍在吃低保,他雖年近八十高齡,但眼不花、耳不聾,精神抖擻,記憶力超強。老人除照顧好智障兒外,每天堅持寫作,畫畫、練書法、彈電子琴。目前,已創作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累計達十萬字。

(老人彈著電子琴)

衷心地祝願仲老生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晚年幸福、安康!

後期的《登黃鶴樓》、《念奴嬌·步蘇韻》等等。金口潺潺流水/赤磯小小荒丘/兩行楊柳一長溝/風逐波濤怒吼/農事完成冬播/江堤開始歲修/白雲一片去悠悠/月照民工挑土/――(《西江月》1969年冬作于范湖江堤工地)。

(老人正在閱報)

(老人正在練習書法)

仲老先生淡泊名利,在農村極其艱苦的環境中,沐風月之自然,享田園之樂趣,癡迷于傳統的詩詞,把自己的心血化作感人的詩篇,這些詩歌作品雖沒對外公開發表,它卻記錄了一個農民的百味人生,也打上了時代的烙印,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堂作品為老人書寫)

鐘老先生的孫子現在武漢上大學,殘疾的兒子仍在吃低保,他雖年近八十高齡,但眼不花、耳不聾,精神抖擻,記憶力超強。老人除照顧好智障兒外,每天堅持寫作,畫畫、練書法、彈電子琴。目前,已創作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累計達十萬字。

(老人彈著電子琴)

衷心地祝願仲老生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晚年幸福、安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