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繼承傳統文化是否需“磕頭拜師”?

@北方_85004:都什麼年代了還磕頭拜師, 還美之名曰繼承傳統, 附之以尊師美德, 完全是在嘩眾取寵, 尊師重道不是體現在形式上, 老師教學技術過硬,

人品好, 這就足以讓人敬重了, 沒有必要非得這樣吧, 反對!

@ja浮桑:提到磕頭人們就想到傳統, 這很好;想到傳統卻不能分辨是精華還是糟粕, 這不好。 社會之難進步, 概在於將一些不合時宜的糟粕傳承且維持並想發揚。

@檸姣:傳統文化要弘揚, 離不開儀式感,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 這種磕頭拜師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對待傳統文化也要取其精華, 批判繼承。 過分追求禮儀也是不行的, 要有個度。

專家觀點

以此為文化傳承的招牌不妥當

常州大學周有光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葛金華:磕頭拜師就現代而言, 雙方自願本無可厚非, 私人交往是私人的事, 雙方願意當然可以, 但一旦以此為文化傳承的招牌不太妥當。

在人身依附關係中的下跪磕頭代表著某種“秘傳”和“人身自由的部分出賣”, 這在今天的社會實在是“噱頭”。

常州市高級中學歷史老師湯永成:跪拜儀式表達了學生對師父的尊重, 讓老師有一種責任感, 時刻記住徒弟的囑託。 這種跪拜與學校師生關係不同。 前者是教授家傳的、個性化的本領, 教授的內容有智慧財產權, 確定師徒關係的方式可以個性化, 後者教學內容是社會化、普及化的, 也不適合動輒就用跪拜的方式。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會長夏挽群:我認為沒必要非得把這種傳統恢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經歷, 對傳統也有不同的理解。 對父母表達自己的孝心是一種傳統美德, 但是方式可以自己選擇。

媒體評論

“磕頭拜師”是對傳承的尊重, 無可厚非

東方網:曲藝界和武術界, 自古就有拜師磕頭的規矩, 而且頗為看重。 在這些講究傳承的傳統行業裡, 保持一些傳統禮節無可厚非。 進一步說, 拜師磕頭看起來拜的是自己的師父, 實則是對歷代傳承人表達出自己的尊敬之心。 正是一代代傳承人勤學苦練, 推陳出新, 才會有傳統技藝的蓬勃發展, 發揚光大。

紅網:如果磕頭跪拜可以作為表達敬意的一種方式, 為什麼在拜師儀式上不可以有跪拜的形式出現?只要跪拜者沒有從中感覺到屈辱, 只要受拜者沒有強迫對方磕頭下跪, 這樣的行為又有何不妥呢?很多事情, 都需要有一定的儀式, 方能顯示出其嚴肅性和莊重感。

文化傳承不能停留在“磕頭拜師”的儀式感

東北新聞網:過分的追求形式, 癡迷于傳統文化的“儀式感”, 對於傳承傳統文化毫無益處。 在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承上, 應該更加注重文化本身、文化的內涵, 而不能過於追求形式, 要結合現代的需求加以改變, “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 去除的也應包括不合時宜的形式。

長江網:過去人們為謀生, 苦於沒資本, 只好用低人三分的方式行大禮節, 向有一技之長的人跪拜學藝, 這也是無奈之舉。 如今, 在社會文明不斷發展和進步的新時代, 我們早已擺脫了愁吃少穿的那種艱難度日的窘境, 人們磕頭行禮早已擺脫屈就的窘境了, 在跪拜上也有了自己的尊嚴和選擇。 至於師徒之間, 完全沒必要沿襲舊有的習俗,

行跪拜大禮。 “磕頭拜師”就是在開時代文明倒退車, 這種封建糟粕的形式不搞為好。

“磕頭拜師”的權利應得到尊重

按照現代平等意識的理解, 下跪、磕頭顯然都有失人格尊嚴, 凸顯的是高低貴賤之分, 屬於封建糟粕, 辛亥革命後以法律形式明確廢除了跪拜禮。 所以, 現代人一看到不符合現代文明的磕頭拜師儀式或是學生集體給老師下跪, 很容易將其與封建時代的跪拜禮直接聯繫在一起, 覺得非常的不合時宜, 認為這是對封建陋習的頂禮膜拜, 是在為封建糟粕招魂, 予以強烈的抨擊, 不能接受。 而且, 正如很多人所言, 即便是尊師重道, 增強儀式感, 也不必非得採取有損徒弟人格尊嚴的磕頭拜師這種儀式, 磕頭拜師很多時候更多的已經淪為一種炒作噱頭。 也正如此,即便是在今天的曲藝界等傳統行業,並不是每一位元師傅都會舉行磕頭拜師儀式,不少老師傅不再強制要求弟子磕頭拜師。

但是,根據現代法治精神,師傅與徒弟之間是平等的關係,沒有了人身依附關係,跟學校裡的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沒有本質區別,不管有沒有舉行磕頭拜師儀式都改變不了這一點。另一方面,最關鍵的是,徒弟要不要磕頭拜師,以及學生要不要給老師下跪,這本身是雙方的個人權利,屬於個人私事。只要是徒弟自願、由衷的真心實意地磕頭拜師或者給老師下跪,那麼誰也無權阻擾和指責。因為在法律上,磕頭拜師本身並不違法,也沒有觸犯社會道德和公序良俗原則。從這個角度說,不管我們對待磕頭拜師儀式持何種態度,我們都應尊重磕頭拜師的權利和選擇,不能是你反對磕頭拜師,就有權要求所有人都不能磕頭拜師,我們不能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在別人的身上。

筆者以為,對於磕頭拜師這種封建沉渣,我們當然不應把這當成傳統文化的精華進行鼓勵和吹捧,提倡更多的徒弟、學生去給師傅、老師下跪磕頭。但也不能矯枉過正,直接以輿論暴力方式剝奪他人自願磕頭拜師的權利,應當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尊重別人的合法選擇。

(張立美)

也正如此,即便是在今天的曲藝界等傳統行業,並不是每一位元師傅都會舉行磕頭拜師儀式,不少老師傅不再強制要求弟子磕頭拜師。

但是,根據現代法治精神,師傅與徒弟之間是平等的關係,沒有了人身依附關係,跟學校裡的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沒有本質區別,不管有沒有舉行磕頭拜師儀式都改變不了這一點。另一方面,最關鍵的是,徒弟要不要磕頭拜師,以及學生要不要給老師下跪,這本身是雙方的個人權利,屬於個人私事。只要是徒弟自願、由衷的真心實意地磕頭拜師或者給老師下跪,那麼誰也無權阻擾和指責。因為在法律上,磕頭拜師本身並不違法,也沒有觸犯社會道德和公序良俗原則。從這個角度說,不管我們對待磕頭拜師儀式持何種態度,我們都應尊重磕頭拜師的權利和選擇,不能是你反對磕頭拜師,就有權要求所有人都不能磕頭拜師,我們不能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在別人的身上。

筆者以為,對於磕頭拜師這種封建沉渣,我們當然不應把這當成傳統文化的精華進行鼓勵和吹捧,提倡更多的徒弟、學生去給師傅、老師下跪磕頭。但也不能矯枉過正,直接以輿論暴力方式剝奪他人自願磕頭拜師的權利,應當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尊重別人的合法選擇。

(張立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