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百家姓》中的“趙錢孫李”按什麼順序排列

姓氏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本身就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統, 關係到每個人的生活。 《百家姓》是宋代編寫的收集姓氏的一部書籍,

它集合姓氏為四言韻語, 四字一行, 八字一韻, 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是古代的蒙學課本。 《百家姓》首行為“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這個排列順序是有一定依據的。

宋朝王明清寫的《玉照新志》中記載:“如市井間所印《百家姓》, (王)明清嘗詳考之,

以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名, 何則?其首雲‘趙錢孫李’, 蓋錢氏奉正朔, 趙本朝國姓, 所以錢次之;孫乃中懿之正妃;又其次, 則江南李氏。 次句雲‘周吳鄭王’皆武肅而下後妃。 ”從中我們可以得知《百家姓》的順序是依照當時皇權統治者的姓氏排列的, 受到了權勢地位的影響。 宋代開國皇帝是宋太祖趙匡胤, 所以趙姓便成為《百家姓》中的第一位。 宋代建國之初, 尚有在浙江稱王的吳越王錢叔, 以及定都金陵的南唐後主李煜, 所以錢、李二姓在姓氏排列上居前位。 據說編寫《百家姓》的作者是浙江錢塘江人士, 所以他就將吳越王錢叔正妃的孫姓排于南唐皇帝李姓前, 於是便形成“趙錢孫李”的順序。 而接下來的“周吳鄭王”均是錢叔其他後妃以及他父親後妃的姓。

依照地位來排列姓氏, 是古代習尚。 古人非常重視姓, 它是標誌家族系統的稱號, 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先決條件, 涉及千家萬戶, 關係到每一個社會成員。 所以, 姓氏排列順序絕不容馬虎。 唐朝時期, 朝臣編撰《氏族志》時曾將舊日大族“崔、盧、李、鄭”排列在前,

就惹得的唐太宗很不開心, 最後只好以官爵高下重新排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